60,朱聿键:這东西为师看着不像行宫,像军营啊……
京城城根下面的一大片土地便开始大兴土木了起来。
大明的一众亲王望着远处的尘埃脸上的表情才算是舒缓了几分。
晋王朱审烜冷哼一声道
“這才像個样子,這天子也着实的不懂礼数。”
“這行宫不早就应该准备了?”
“本王還当是早就准备好了,让咱们的娃子们在京营裡跟那帮丘八挤了這么多日!”
在一旁的唐王朱聿键却是眉头紧锁的望着城外。
“還是不对啊,总觉得哪裡怪怪的。”
朱审烜不屑道
“城裡沒地方了呗。”
“不過咱朱家的倒個個都是有福之人,太祖爷若是看到有這么多的龙子龙孙,怕是乐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哎,对喽,中间挖個大池子,咱就爱在池塘边听個曲儿,不然都吃不下饭。”
诸藩之中。
城外确实是在大兴土木。
這些藩王们平日裡也沒怎么见過施工现场。
只觉得這阵仗确实够大。
唯有唐王朱聿键的沒投进。
城外的這些人,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建行宫。
中间挖出来的那块地方,也不像是在修池塘。
反而像是……中军大营!
就在一众藩王在齐化门上眺望城外的“工地”时。
两名小太监脚步匆匆的跑了過来。
看着面前的众王道
“各位殿下,陛下有旨意,明日京郊祭天,告祭列祖列宗,還請各位殿下提早准备衮服。”
朱审烜眉头紧锁的低声道
“這位公公,那陛下可說過,這路上的开支,跟各藩的名字……?”
朱元璋有祖制。
凡是宗室子弟从起名字的那一天开始。
便可以在朝中按月领取俸禄。
只不過這项政策注定随着愈发庞大的宗室人口而逐渐被扭曲。
毕竟有了名字才能领俸禄。
太祖爷又沒說多大岁数必须起名字。
宗人府那边从万历朝开始,便开始卡起了宗室成员的名字。
不少的旁系宗室,从生到死,连個名字都沒混上。
而各藩的俸禄都是由本府的亲王去领的。
至于亲王发不发给下面的后生。
那就看亲王的良心了。
若是现在能够将各藩娃子们的名字都给取了。
朱审烜每月从朝廷领到的俸禄起码能翻一倍!
而面前的小太监沒有藏私,而是看着朱审烜笑道
“這個路费的事情倒是沒听陛下提起。”
“户部跟礼部各衙门最近都挺忙的。”“但是名字的事情快了,礼部各位大人们這几日净忙着给藩的龙子龙孙们起名字呢,祭天之后陛下便会正式赐名。”
听到這裡,朱审烜都不由得一愣。
跟每個月多出来的那么多口粮比起来。
這点路费算個锤子啊!
听到這裡,在场的三十個藩王登时便乐的合不拢嘴了。
“哈哈,那本王便在這儿替本府的娃子们谢過陛下了。”
“行了,行了,本王都好久沒祭過天了,赶紧去礼部演一遍礼,莫在陛下面前露了怯!”
在场的一众藩王這才猛地想起来。
别說是忘了该怎么祭天了,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這辈子第一次出城。
他们那是压根就不知道有什么礼节!
次日清晨时分。
京师九门所有火炮齐鸣。
在声声炮响中。
“朙”字战旗迎风飘扬。
而在天坛四周,象征着朱由检的黄龙旗及三十面藩王府的大纛插满了天坛四周。
朱由检着天子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而身后三十名年纪各不相同的藩王则是身着蟒袍,头戴九旒冕冠,紧紧的跟在朱由检的身后。
三跪九叩之后,朱由检诵读完祭文之后,亲手将祭文丢进火坛之中。
脑海中陡然间浮现出了朱元璋的面庞。
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
“祖爷爷,儿臣,儿臣都是为了大明……万望见谅……”
祭祀完毕之后,朱由检亲自高声道
“呈,玉碟!”
王承恩起身高声的念颂起了朱由检给這些宗室子弟起好的名字。
一张张被精心裁剪過的纸條被送到了個個宗室子弟的手中。
這是朱由检最后能为他们做的了。
随着一個個名字被念出。
晋王朱审烜的嘴都快乐歪了。
這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名字。
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就在一众藩王千恩万谢之时,朱由检却看着面前的三十名亲王高声道
“《皇明祖训》有云。”
“太祖建立诸藩,所图所为者,乃我朱家之天下,我朱家人保之!”
“今强敌叩边,辽东染腥。”
“朕不才,膺天命数载,欲练宗室军十万,出关讨敌!”
“特颁诏,自即日起,凡我朱家壮龄子弟,皆编入京营羽林卫,保我朱家之天下!”
此话一出,整個天坛之上,顷刻之间便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藩王的嘴裡個個都能塞下一個鸡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