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二五減租詔!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孤聞治世以文,戕亂以武。今海宇承平已久,戶口日繁,但天下百姓不沐浴皇恩時日久也。”
“或聞水旱免賦,其乃理所當然,蝗災免糧,更是情理之中,並非法外加恩也。”
“現曉諭各省布政使,知府等爾知道,天下郡國黎庶,無論是民戶給朝廷交糧,亦或者佃戶給地主交糧。”
“又或者軍屯之兵給都指揮使交糧!”
‘唯洪武二十五年,在洪武二十四年納糧基礎上,全部減免百分之二十五徵收!’
“若爾洪武二十四年納糧一百斤,二十五年只需要納糧七十五斤!”
“勿要陽奉陰違,令孤寒心。”
‘若有不尊聖旨者,百姓儘可將他拿到應天!各地不得阻礙!’
“茲爾!”
“欽哉。”
朱允熥唸完之後將聖旨放在龍案,轉身走下龍陛。
此時餘音繞樑,但所有人都震驚的看着他。
聽完詔書之後,無論之前希冀還是陰霾之人都不約而同露出了肯定的目光。
詔書的內容很簡單!
不論你是給誰交糧的,給朝廷,給地主,或者給軍隊,只要在大明朝境內,本年度徵收的錢糧較之上年度全部減免四分之一!
這可不是免賦但卻徵稅的那種小把戲,而是實實在在的要將皇恩沐浴給百姓!
劉三吾聽完後心神一顫,看向朱允熥的目光中充滿崇敬!
“皇孫,皇孫殿下您聖明啊!”
倔老頭周觀政同樣忍不住,嘴脣都在哆嗦,平常因爲一點小事便和朱元璋爭的你死我活,很少能讓他屈服,今兒也跪倒在地。
“殿下天德純粹,愛民之心更是拳拳有之。農政全書和司農八法已經讓當今天下百姓沐浴皇恩。”
“今日又來二五減租之詔,天下百姓必將齊心協力,爲我大明效死,感慨朝廷之恩情!”
“穆穆皇孫,實惟盛德。奉身清約,議論懇惻。學勤講筵,治法無逸。愛民勤政,務實致治,古來少有!”
“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二五減租?
無論天下什麼人,只要你交稅,我就以皇帝的命令給你減免四分之一。
這是何等的大手筆!
百官齊齊下跪,“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此時朝堂上只有前面的朱允炆孤零零的站着,黃子澄等人也隨着大衆跪下。
他們實在不想跪,可朱允熥這道詔書分量太重了!
齊泰一臉挫敗,他本以爲這是個燙手山芋,最後他定然左右爲難,自己雖遭火炬,卻如入清涼之門,大可左右逢源!
可現在被朱允熥強勢收割了一波人心!
尤其是茹嫦那狗東西,沒看到麼?搖旗吶喊,鼓譟助威。
就差把是朱允熥的跟班寫在臉上了。
誰能想到他會頒佈這麼一道詔書呢?
朱允炆一臉尷尬,左右看看,最後只得嘆息一聲:“三弟恭儉仁恕,真乃吾之榜樣也。”
朱元璋捧着手中的詔書不停品讀,目光忽上忽下。
隨後哈哈大笑:“咱交給你一道聖旨,卻沒想到,你還給咱一份大禮!”
“二五減租,殿閣大學士給咱抄錄,務必在短時間內傳閱各省各府。”
‘另外,在咱的奉天之寶後,蓋上熥兒的名章。以此表明,此乃熥兒對天下黎民的恩賜。’
劉三吾激動說道:“皇上,這封聖旨定然流芳百世,要不要我將其潤色重新抄寫一遍。”
‘畢竟裏面的用詞着實過於平庸。’
‘若記錄史書當中,豈不顯得我的大明無人?’
劉三吾沒好意思說,裏面居然還有個例子,去年納糧一百斤,今兒七十五斤!
不用懷疑,這絕對是朱允熥的手筆,除了他,別人沒這麼細膩的心思!
“不必!”朱元璋斷然否決,“這封聖旨原封不動的傳抄天下,他的作用是治理百姓,而非寫給後世人看的!”
‘後世人自然知道咱熥兒的好,語句之平庸也遮掩不了這一切!’
‘原泰!’
“微臣在!”
“十三道督察御史,六科給事中全部放出應天,在各地明察暗訪。”
“若有人不尊聖旨,不論他是什麼官職,就地免職就咱拿下,帶上枷鎖鐐銬鎖拿至京!”
“這封減租詔,必須給咱落實!”
原泰跪地叩首:“陛下!臣定然不會辜負皇恩!”
“若督察御史不能竭盡全力反而同流合污,左右副都御使斬之!”
“若左右副都御使狼狽爲奸,左右都御史斬之!”
‘若左右都御史隨波逐流,微臣投河而死,免得陛下動手!’
“好!”朱元璋點點頭,這就是他最信任的臣子。
“熥兒啊。你給咱交上了一副完美的答卷。”
“這封聖旨,咱也是萬萬沒想到!退朝之後留下,和咱一起用膳,皇爺爺要聽聽你的想法!”
朱允熥一愣,我的想法?
他打算頒佈永不加賦詔的!
可是天下的皇冊還沒有固定,百姓依舊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此時永不加賦,人口數目定然爆炸!
現在的大明朝沒有高產作物,是承受不住的。
故而他穩重一些退了一步,頒佈二五減租詔!
這些事情還是先別讓朱元璋知道了,別他一激動直接將永不加賦詔也頒佈出去
每次出手都得想的這麼多,心累啊。
還是將他們可能猜到的事情如實告訴他們吧。
至於其二其三其四
(麻煩各位把免費的鮮花和評價票給我投一下吧,謝謝各位讀者大老爺)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