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2章 朱允炆:只要仁义教化,必定四海臣服

作者:爆炸的榴莲
李景隆目光低垂,悄悄量着眼前的两個身影。

  允炆年岁稍长,平日总伴着纯孝贤名的光环,可一涉及军事军事,便格外领悟不透。

  反观年纪稍幼的朱允熥,平日沉默少言,性情温和得近乎软弱,可在那兵书战策间,却常常语出惊人,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這时,李景隆按捺不住好奇心,“今日我只是浅浅带你们了解了大明军力的皮毛。行军、布阵、扎营,這都是大学问,你们要学的东西還多着呢。”

  话锋一转,他又抛出了一個問題:“不過,我倒想听听你们对大明当前敌手的看法。我大明坐拥中原沃土,谁是我們的敌人?若是交由你们,又会如何应对?”

  這一问,让人猝不及防。

  言毕,李景隆姿态悠然地执起茶杯,目光轻扫過二人,并未抱有太大期许。

  话虽随意,却触动了聆听者的心弦。

  朱允熥闻言,眉头微蹙,显然已陷入了深思。

  一旁,朱允炆已率先开口,声音中透着不容小觑的豪情壮志。

  “大明之威,四海皆知,万国来朝,纵有跳梁小丑兴风作浪,只需秉持王道,以仁义教化,自能化干戈为玉帛。”

  神经病!

  正当朱允熥沉浸在李景隆提出的大明外患思考中,朱允炆那回答如同夏日裡突如其来的噪蝉,让人心头烦躁。

  与此同时,朱允炆再次发言,声音裡带着一股不屈的傲气:“凡入中原者,皆为中原之子。以吾大明朝之仁德王道遍施四海,自能无敌于世,万邦来贺。”

  這家伙,难不成還梦想着以文化征服世界不成?

  朱允熥一侧目,眼角余光瞥向朱允炆,心下不禁暗叹,這孩子怕是已被黄子澄之辈彻底洗脑,病入膏肓了。

  再转向李景隆,眉头已悄然拧成了一個结。

  李景隆的思绪飘到了昨日东宫的流言上,那位曾伴读于东宫的黄子澄,据說正伴随燕王北上,前往宣府镇的开平卫。

  李景隆的目光掠過窗外,注意到曹国公府的几個李氏子弟已悄然聚集,好奇地透過窗棂向内窥视。

  该用膳了?

  李景隆对着窗外轻轻摇头,再回望向朱允炆,声线裡多了几分凝重:“允炆殿下的意思,可是說当下大明已无外患忧虑?”

  朱允炆不假思索地颔了颔首,“行仁政,兴王道,加之边防稳固,大明何惧外患?”

  “……”

  李景隆心头的草泥马几欲脱口而出,却又碍于朱允炆的身份,只好生生咽了回去。

  摆了摆手,李景隆将视线转向一旁静默已久的朱允熥。

  “允熥,你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李景隆心中暗自感慨,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帝王之师,還真是任重而道远。

  朱允熥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才缓缓开口:“学生愚见,对待大明的外敌,应如国公布阵行军般,因势利导,灵活应对。”

  “大明虽外有强敌,但时局变换,敌人亦会随之更迭。世间无永恒之敌,唯有贼寇之心,蠢蠢欲动,不可不防啊。”

  朱允熥的话语落下,李景隆的眼中闪過一丝赞赏,他微微颔首,“继续。”

  朱允熥嘴角勾勒出一丝谦逊的微笑,眼角余光轻轻掠過一旁神色略显不忿的朱允炆。

  他话锋一转,深入剖析:“当前,我大明的心头大患,无疑是北方那群尚未臣服的元朝余党。”

  “他们马术精湛,箭法如神,行动迅速且难以追逐,迫使我們常常处于防守的被动位置,唯有等待最佳时机,方能集结大军,向北讨伐,扫清边患。”

  “而东海外,彼岸的樱花小国,领土狭小,其民族若求壮大,难免对我大明生出非分之想,威胁我东海沿岸百姓的安宁。”

  “至于南边,虽有山林密布,瘴疠横行,虫害频发,局部偶有叛乱,却不构成重大威胁。”

  “西方,西北诸卫虽因元人占据安西旧地,局势微妙,但還不至于引发大规模战乱。”

  這一席话,字字珠玑,透露着对天下格局的深刻洞察。

  言毕,朱允熥抬眸望向李景隆。

  李景隆连连点头,显然颇为认同:“允熥分析得颇为透彻,虽然粗略,但却直击要害。当前大明的首要敌人,无疑是北方的元人残部。”

  “至于东海之畔的隐忧,亦不可忽视。那东瀛国,自古便对中原大地的广袤富饶心生觊觎,其野心岂是轻易能遏制?”

  感慨之余,李景隆的目光中闪烁着热切的期盼,他转向朱允熥,“你既然看得如此通透,那么依你高见,我大明应当如何布局?”

  朱允熥的气势猛地一扬,如同春日破冰,锐不可挡。

  眼神坚定,言辞铿锵有力。

  “尊严,只在剑刃锋利之处彰显;真理,则在火炮轰鸣之下伸张。”

  “大明欲要立于不败之地,必以铁拳展现力量,令天下宵小闻风丧胆,彻底熄灭叛逆之心。”

  “兼行仁政,招抚归心,使万民共融于中原,消弭异族。”

  一时之间,四周陷入寂静。

  朱允熥虽非高声疾呼,但那话语却似重锤击心,让屋内屋外众人心潮澎湃。

  “說的好!”

  “允熥殿下言之有理。”

  “我大明当以剑与火炮衡量敌人之勇怯,彰显我大明之威。”

  门外,那些来邀李景隆等人前往前院用餐的李家年轻一辈。

  此刻无不热烈鼓掌,面颊泛起激动的红晕。

  李景隆望着這位倡言“尊严在于剑锋”的少年,心中震撼不已,情绪难掩激荡。

  這真的是未及加冠,年仅14岁的孩子嗎?

  這真的是那位向来以温文尔雅、性格怯弱著称的朱允熥嗎?

  他暗自思量,此番言论,足以响彻大明军营,激励百万将士之热血。

  不過,一旁的朱允炆已是按捺不住胸中的愤懑,猛然一拍桌案,霍然起立:“朱允熥,我先前是怎么跟你說的。”

  朱允炆原以为,自己在皇城门前的教诲能让朱允熥铭记于心,却不曾料到,对方竟是转瞬即忘,此刻又在此宣扬他的激进之见。

  這怎能不令他生气。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