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拖下去,狠狠地打!
胡惟庸唇角微微上扬,竟是有些忍耐不住的得意。
御史台的官员自己反水,军方将领束手不管,在這种情况下,他刘伯温便是舌上生莲,亦是难辩一二。
朝堂倾轧,看的从来都不是你本身的能力,而是你背后的势力。
刘伯温缓缓出列。
本就沧桑衰老的面容之上,更多了些许疲惫。
他本是元朝官员,后为朱元璋所感,入红巾军,出谋献策,昭复华夏。
后大明立国,他刘伯温无意官爵,一心退隐,想要回青田。
粗茶淡饭,闲撰书籍,便是他余生所愿。
刘伯温深深看了一眼李善长,
這位中书省左相依旧是面上云淡风轻的模样。
他看穿了局势,却无心争斗。
“启禀殿下,老臣年迈,再无心争辩。”
“只是臣问心无愧罢了。”
刘伯温缓缓开口,而后闭上双目。
如此一来,皇后娘娘当不会责怪我刘基,不守五年之约吧。
這一句话說出,便是令得群臣皆是一怔。
就连策划了這一切的李善长,此刻亦是面露惊愕之色。
打败李善长,会如此轻而易举?
蓝玉看着刘伯温,虽然還是厌恶這老小子之前做的种种事情,但此刻也是有些看不清這個糟老头了。
“启禀殿下,刘伯温前二罪,臣說不得什么。”
“但是此时,臣也要参他一本!”
“之前臣不過是饮酒罢了,那御史台便在洪武陛下面前弹劾臣。”
“连御史台都约束不好,着实无能可恨!”
蓝玉不知为何,鬼使神差得出列开口。
头颅高高昂起,說了一件不痛不痒的事情。
此话說出,胡惟庸面色巨变!
蓝玉這一席话,不正是在說‘独断专行’這件事,实在是虚构诽谤嗎?
谁都想不到,向来性子冲撞的凉国公蓝玉,居然会在這种关头为刘伯温‘說话’。
牙关一咬,胡惟庸轻轻咳嗽一声。
這一個细微的声响,如同千军万马之中的一道军号。
“启禀殿下,且不论御史台之内的事情如何,杨宪一事,他刘伯温脱不开干系!”
“不错!殿下!杨宪乃是刘伯温的学生,欺瞒上意,以徒晋升,說不得就是他刘伯温的谋划!”
“殿下,杨宪既然已死,他刘伯温如何能置身事外?”
“臣附议!”
“....”
一道道声音响起,几乎是大半文官,尽皆出列。
倒也不是說人人皆存将刘伯温踩死的心思,只是此事明显风向已经展露出来了。
便是中立的官员,此刻上前喊两句‘臣附议’,也比站在原地要好。
站在原地,便是他刘伯温无事,一個御史中丞,又能记得你什么好?
但是說上两句‘臣附议’,日后李相转過头想要清算的时候,便可免灾。
一进一退的思量之下,竟形成了对于刘伯温‘口诛笔伐’的局面。
看着面前的朝堂,刘伯温忽而觉得有些陌生。
這還是当初为了驱除暴元的朝堂嗎?
這些人现在的一言一行,到底是为了大明的安定,還是黎民的安康,抑或是....自己?
他刘伯温...有些看不清了。
算尽天,算尽地,算尽敌我人心,算不清功成之后的自私自利。
“砰!”
“好!”
“說得好!”
“都是咱们大明的肱骨之臣呐!”
就在此时,高台之上的朱雄英,面带微笑,而后一巴掌拍在案桌之上。
如此动作声响,百官心头一震。
“你们說的很好啊!弹劾嘛,就是要闹得大一点!”
“既然你们說的都有道理....”朱雄英面上得微笑更甚。
而台下的李善长,内心却是猛然浮现出一股子不安来。
這种感觉,沒有来由,只是隐约有些熟悉。
当年他背叛朱元璋,投靠郭天叙之时,似是如此。
百官翘首,看向朱雄英,期待接下来的话语。
刘伯温闭幕昂首,悄然流泪,准备布衣归青田。
徐达默然,有些失望。
太孙殿下...终究是年岁太小,经不住如此的大场面啊!
然而,
就在此时,一道喝声响起:
“将他们都拖出去,廷杖二十!”
“狠狠地打!”
此话說出,所有人都懵了!
他们甚至都在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問題了!
廷杖二十?
不是打刘伯温?
是打他们?!!
“是!”
一道阴柔的声音响起,而后一名名身穿金绣白袍的力壮侍卫走入奉天殿内,将他们‘拖’着的时候,他们方才反应過来。
等等?!!
我們沒听错?
真的是打我們?
“殿下!不可啊!”
“殿下,我等有何错?居然要将我等廷杖啊?”
“殿下,此举违反大明律啊点下!殿下,您年纪尚轻,怎可如此暴虐行事啊点下!”
“臣...呜呜呜!”
“....”
也就前面几個臣子来得及喊话,东厂的鹰隼探子,哪裡会给這些個官员‘咆哮朝堂’的机会?
就连原本還觉得朱雄英年纪尚小,终归有些软弱得徐达,此刻都是瞪大了双眼。
事情的变化太快了,让這位擅长应付战事变化的大明战神,都反应不過来!
“咱這重外甥...真踏娘的...咳咳!”
“殿下真霸气!”
就连蓝玉都差点說漏嘴了。
不愧是他们将门女子生出来的娃,就是彪悍霸气啊!
徐达狠狠瞪了蓝玉一眼,若非朝堂之上,他直接拿脚踹了。
“殿下不可啊!”
惊呼声响起,一直都缩着脖子沒有站出来的胡惟庸,此刻再也按捺不住,连忙开口。
這要是這些個大臣被皇太孙殿下给廷杖了,他胡惟庸不就彻底面子抹不开了嘛?
刘伯温睁开双眸,眼神之中满是震惊疑惑!
为何...皇太孙殿下,沒有让自己归還青田?剥官褫爵?
而這些個大臣,无论是上奏弹劾還是附议的,皆是被推出去廷杖了?
朱雄英笑意吟吟,对于胡惟庸的呼喊,置若罔闻。
“砰!”
“啊!”
“砰!”
“啊!”
“....”
奉天殿外,棍棒敲击皮肉的声音传来,闷响得令人有些心头发颤。
谁也沒想到,前一刻還在弹劾刘伯温,這位诚意伯都快卷铺盖回青田了,下一刻,便是数十位官员被拖着出奉天殿廷杖?
“殿下,此事究竟为何?”
李善长牙齿紧咬,面容上甚至浮现出一丝怒火,缓步出列,上前,沉声:
“臣...”
“不解!”
一语出口,奉天殿的气氛,瞬间焦灼!
大明百官之首,在...质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