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41章 扶桑国有银矿!

作者:九族消消乐
“那要攒到多少银子?”

  朱元璋紧盯着张宁继续问道。

  “三千万两!”

  张宁看着朱元璋坚定地答道,“不到這個数不能停。”

  “三千万两?!”

  朱元璋原本觉得一百五十万两已经难以置信。

  而张宁竟直接說出了三千万两的天文数字。

  他脸色一沉,难以置信地追问道:“为何是三千万两?”

  不管是后世的大明還是现在。

  他都不相信大明满朝文武,能有這么巨额的财富。

  可张宁的回答,却当场给了他重重的一击:“因为朝中官员不可能全数交出家财,能收取他们一半财产已然不错了。”

  “三千万两只是他们一半财产?”

  听到這番话。

  朱元璋几乎被气得当场吐血。

  可這时张宁却又冷冷摇了摇手指,浅笑道:“更准确地說,连一半都不到。”

  “臣以为那些贪官污吏财产,至少超過七千万两银子。”

  “若想要剩下的,天子大可靠天威去抄家!”

  七千万两?!

  這個数字。

  不仅朱元璋不敢想象。

  恐怕是连户部的尚书詹徽也难以置信。

  毕竟郭桓案中损失的粮食换算成银子,也不過是两千五百两而已。

  這已经是被称为是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的大案了。

  “你确定,大明众臣会贪到這种程度?”

  朱元璋难以置信的问道。

  张宁心中暗喜。

  他等的就是老朱這句话。

  “臣能确定,以后大明的文武官员终将如此。”

  表面上依旧平静的說道。

  “你可知這话,就算刘伯温都不敢說。”

  张宁冷笑:“诚意伯擅长风水术数,而臣则不同,臣找的是病根,若病根不除,病人必死,這不是常识嗎?”

  朱元璋追问:“病根在哪?”

  张宁直言:“病根在陛下您這。”

  此话一出。

  院内顿时变得一片宁静。

  只有深夜凉风吹拂而過的声音。

  “我看你是找死!”

  朱元璋盯着张宁,冷冷說了一句。

  张宁却摊了摊手,无奈說道:“陛下,前宋一品大员月俸加补贴年入四千三百二十两。而今,月俸仅八十七石,年俸一千零四十四石,无其他补贴。”

  “您觉得這样的待遇合适嗎?”

  朱元璋听后有所悟,当仍辩称:“咱在宫中也是吃咸菜而已,整個朝廷少吃一口,天下百姓多得一口,咱有什么不对?”

  张宁叹气,反问:“陛下,民间有‘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之說。”

  “陛下给如此微薄的月俸,他们怎么可能会尽心尽力给你办事?”

  朱元璋当即怒斥道:“就算咱只发八十七石,天下学士不還是会争着入朝。”

  张宁讽刺回应:“陛下不觉得這才是最可怕的嗎?”

  朱元璋一时语塞,沉默地盯着张宁,心中疑惑:对啊!

  明治买卖是吃亏的。

  为何他们仍争着去做?

  难道他们真是想一心为百姓办事不成?

  可很快。

  他又厉声反驳道:“但如果他们不参加科举,那不是浪费了他们抱负?”

  “毕竟天下都是咱大明的!”

  “天下有钱的地方都属于大明,其他地方要么是瘴气弥漫,要么毒虫横行,他们就算想去其他地方,也沒有地方可去!”

  显然。

  朱元璋只能依靠大明的垄断地位来反驳了。

  可惜他面对的是张宁。

  一個知晓歷史的穿越者!

  “陛下此言差矣。”

  张宁当即就反驳道:“高丽虽远在海外,但其庆尚道、全罗道、忠清道的气候与江南相似,沒有交趾的瘴气和毒虫,且仅隔一水之遥。”

  “他们为何不選擇在高丽安居乐业,施展才华呢?”

  “陛下,您也知道,高丽官员的俸禄与我們大明相比,可是大差不差!”

  朱元璋听后,冷哼一声:“那些化外蛮夷,怎么比得上咱的大明富庶!”

  “那陛下是否想過,为何大明的富饶会成为官员们争相攀比的标准?”

  朱元璋一时语塞。

  是啊!

  大明官员为何不走?

  因为富饶之地有利益可图!

  想到這裡。

  朱元璋的自信开始有些动摇。

  但他的脸色依然阴沉:“他们敢!咱已经颁布了祖训,立下了铁碑,万世不移。贪污六十两银子者,扒皮充草!”

  “上有圣人教诲,下有君父祖训,咱不信他们還胆敢做出欺师灭祖的大逆不道之事……”

  朱元璋越說下去。

  气势越是羸弱。

  毕竟他知道。

  在后世的大明崇祯年间。

  那些朝廷百官就沒有将他所谓的圣人教诲放在眼裡。

  祖训?

  也早被当作废纸了……

  张宁不以为意地,冷笑了一声道:“陛下,您真认为后世的君主们,都能像您一样掌控群臣嗎?”

  “還有,陛下可知,在洪武五年起,官员的俸禄就在不断贬值了。”

  “因为银子這东西的价值是会随时变的!”

  這番话一出口。

  朱元璋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

  当即便训斥道:“胡說八道!差几文钱,能叫什么变化嗎?”

  “今天能换十斤粮食,明天能换二十斤,那银子還算是银子嗎?”

  张宁无奈提醒道:“金银价格之所以稳定,是因为世上的金银总量有限。”

  “但要是某地突然开采出大量白银,可就不一定了。”

  “据我所知,海外的扶桑国就有一個银矿,近年来年产白银数以万计,且产量逐年增加。如果這些白银全部流入中原,到那时,官员们的這点俸禄更不值钱了?”

  话音刚落。

  朱元璋瞬间愣住了。

  扶桑有银矿?越多越不值钱?

  這些念头在朱元璋脑海中闪過,他立刻变得警觉起来。

  前几天朱由检曾向他提及那边的粮价。

  糙米每石竟要三两银子!

  而现在的大明。

  一石米才不到一两!

  当时他還以为這只是因为灾年,粮食稀缺。

  才会涨价的!

  如果扶桑银矿的事情是真的。

  那問題就不仅仅是灾年粮价上涨那么简单了!

  朱元璋想到這。

  不禁打了個寒颤。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一個問題,“既然是這样,那你张宁還敢叫咱开放海禁?如果咱继续海禁,他们银子不就进不来,咱的大明不就沒那么多問題了嗎?”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