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荥阳郑氏 作者:月影斜冷 » “写字也沒什么不好的,荥阳郑氏不就是出了一位女书法家嗎?” 一直被冯氏拉着的柳如露露出了笑容,“祖母說的是,孙女立志要成为郑夫子那样的人。” “好好好。” 孙女有远大的志向,老人当然高兴了。 “我记得你祖父书房,收藏着前朝书法大家,汤大师的书法,回头让你祖父送你。” 汤大师的作品备受喜爱书法的追求,大部分的作品都在世家和权贵的手中,柳国公不太喜歡书法,确很喜歡收藏,家中的好东西数不胜数。 柳国公又是一個抠门的性子,即便是自己的孙儿也很难从他的手裡要东西。 柳国公抠门,可是柳老夫人却不是,相反柳老夫人是一個大方的人,时常不柳国公的宝贝随口送出去,为此,夫妻两個沒少吵架。 但是吵归吵,柳老夫人依旧我行我素,柳国公也从来沒驳柳老夫人的面子,只是将宝贝藏得更深了。 柳如露急切的回答,“多谢祖父祖母厚爱。” 汤大师的作品她也只是听說過,沒想到祖父竟然会有,柳如露脸上写满了喜悦,脸颊红扑扑的喜庆极了。 柳如雯:“……” 柳如霏:“……” 汤大师的书法,举世无双,她们也想要。 都怪柳如雯(柳如霏)白白的便宜了三妹妹了。 “月西,你怎么了,是哪裡不舒服?快些告诉外祖母?”柳老夫人突然說道。 崔月西眼睛红红的,嘴角却带着笑。 “是不是昨夜沒睡好?”沈氏关怀。 崔月西鼻子愈酸涩,心裡却涌起熟悉的暖流。 柳老夫人的目光熟悉又温暖。 前世,她被程始哄骗,偷了柳国公府的兵符,外祖母为此一病不起,后来還中风了,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却因为她导致晚年不幸。 听闻柳家噩耗的,崔月西最亏欠的就是外祖母。 苍天垂怜,让她重回到這一年,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 “表姐可是也喜歡汤大师的书法?” 柳如露似乎下了很重要的决定,“我……让给你好了。” 看着柳如露明明很不舍,却還要装大方的样子,崔月西笑了。 “我可不喜歡汤大师的书法,表妹不必這么客气,我只是看到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想到自己以前做的蠢事自责罢了。” 柳老夫人還以为是什么事,不在意的說,“過去的都過去了,谁還沒個糊涂的时候,你外祖父年轻的时候也做了不少蠢事,你要是想听回头我悄悄地告诉你。” 柳国公:“……” 崔月西被逗得开怀一笑。 沈氏笑着打圆场,“瞧我的记性,竟然把這么重要的事给忘记了,娘不是說要给月西选几個下人们,王婆子已经带着人在外面了。” “也好,让王婆子进来吧,雯姐儿你们三個也顺便看看,要是有喜歡的就留下。” 三人高兴不已。 柳家家规严格,吃穿用度都有规定,各房绝不能越了规矩,像是添人這样的事,老夫人和国公爷不开口,即便是沈氏也不敢轻易做主。 李氏轻哼一声,自己的外孙女选人如此的大动干戈,给亲孙女选人却是顺便,真是偏的沒边了。 冯氏很开心的推了推女儿,后者却不怎么感兴趣。 柳如露的心裡只有书法,选個人伺候這种小事她才不会在意。 冯氏知道女儿的性子,心累的叹息一声,再看看跃跃欲试的柳如雯柳如霏,心裡羡慕不已,都是柳家的孩子怎么她生的如此的另类。 沒多久,王婆子就带人来了。 院子裡,整整齐齐地站了三十来個人,为首的,也是最醒目的就是王婆子。 头上戴了一朵大大的红花,手裡拿着一方大红色的绣花帕子,身形有些丰腴,见人就笑。 “拜见老夫人,拜见几位夫人小姐。” 王婆子一看就是沒少去大户人家,规矩丝毫不差,“听闻柳国公府需要人手伺候,奴家特意把手头上好的丫头都带来了,不知是给哪位小姐选人啊?” 柳老夫人示意崔月西上前。 王婆子笑容不改,“崔大姑娘請過目。” 三十多個小姑娘站了三排,年龄大概在八九岁到十二三岁之间,每個身上都穿着干干净净的布衣,低眉顺眼,就這么乍一眼看過去,也看不出個所以然来。 崔月西有些为难了,王婆子上前說道,“不知崔大姑娘想要什么样的?” 崔月西想了又想,“有沒有会医术的?” 所有人都沒想到崔月西选人的标准竟然是医术,正常人家选人伺候都是選擇手脚麻利,家世清白的,又或者有什么技能,会厨艺会针线的,哪有人一上来就只想要会医术的。 崔月西想得清楚,蕉蕉会算账会厨艺,红杏会针线,幻月大方得体,在选人自然是要選擇不一样的。 柳老夫人眼眶湿润了,心想這孩子一定吃了不少的苦,要不怎会選擇会医术的呢? 柳如雯和柳如霏第一次沒有嫌弃崔月西。 就连李氏也沒多嘴。 王婆子猛然一震,很快反应過来,“有。” 竟然真的有。 随后,王婆子从最后面选了一個十三四岁的丫头出来,“這丫头自小学习医术,小小年纪就已经能给人开方子了。” 女孩子长得低眉顺眼,行为举止一目了然,是個不错的。 “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裡?” “我叫杜若,来自……” 崔月西皱眉问,“怎么不說了?” 王婆子皮笑肉不笑的說道:“实不相瞒,這丫头是前太医院杜太医的孙女。” 是她? 崔月西在脑海中搜索着,杜太医在太医院负责的是妇人内症和小儿病症,医术一向很好,在京城的妇人圈子裡有着很好的口碑。 可是后来因为沒保住一位贵人的孩子一家人都被流放了。 有一次,程始喝醉提起過此事,其实害了那位贵人的是五皇子的生母,不過所有人都怀疑是皇后做的,皇后却怀疑是贤妃做的。 两宫主位因此接下了仇怨,大皇子和李璟的争斗也搬到了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