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第192章

作者:假面的盛宴
192

  連着數日,宮裏都是一片熙攘繁忙之態。

  幾乎每天都有賜宴,除了賜宴外,還有外藩宴。

  每年的大朝會之時,都有外藩的貢使進京朝賀,尤其今年是新帝登基改元的第一年,更是衆外藩貢使雲集,以示對宗主國皇帝的尊重。

  交趾、琉球、暹羅等周邊小國,每年都會來‘上京’朝貢。由於他們距離京城路程遙遠,幾乎形成了一個慣例,每年會派出兩支隊伍前來朝賀。

  這支隊伍還未回去,另一支隊伍已經在路上,以確保不會錯過大燕的重要節日,諸如皇帝萬壽、皇后千秋節以及年節、元宵節等,以示尊重和敬畏。

  當然他們付出的辛勞也不是沒有回報,每次前來朝貢,大燕的皇帝都會根據他們的貢品,賞賜下價值高於貢品數倍不等的回禮。

  除了這以外,他們還會帶上本國的商品,前來大燕售賣。

  既是朝貢,也相當於是通商。

  由於之前和羅剎國定下通商協定,如今兩國也是友好關係。所以這次羅剎國的使節也在其列。

  除了羅剎國,漠西衛拉特也派出了使臣,另有漠南漠北諸部派出的貢使。

  可謂是一片繁榮,萬國來朝。

  這次衛拉特汗國派出的使臣是衛璠,估計烏格也是心中有些酌量,纔會派他前來。

  曾經的三皇子搖身一變成了漠西貢使,此事引來了許多大燕官員的詫異。

  當年漠西和大燕聯手,擊潰了漠西叛部,具體是怎麼聯合上的,大燕這邊知道詳情的人極少。

  此時見到曾經是三皇子的衛璠,成了漠西衛拉特的國師,又是這次的使節,一切似乎真相大白。

  由於這次番邦使節衆多,幾次設宴衛傅都沒找到機會和衛璠說話。

  這日,藉由單獨給衛拉特使節的賜宴,兩人才算找到機會。

  在單獨面對衛傅時,衛璠的臉上難掩陰鬱之色。

  到底今非昔比,彼此的年歲都長了,自那次不歡而散後,顯然衛璠另有經歷,又或是來之前烏格就叮囑過他,他倒未說出什麼不恰當的話。

  “若是你想回來,還是可以回來的。”衛傅略有些感嘆道。

  太上皇臨走前,還送了衛傅一個大禮。

  他臨走時留下了兩張詔書,一張傳位詔書,一張是恢復元豐帝帝號的詔書。

  在那張詔書上,他大致說了些,諸如他不仁,我不能不義,我拿回皇位是爲遵從皇考遺願,如今仇已報氣已消,一切塵歸塵土歸土。

  其實太上皇本不用留下這張詔書,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他詔書中說的都是虛言,其根本目的不過是不想讓衛傅這個繼承人爲難。

  也是不想讓衛傅立身不正。

  須知做皇帝,最是講究合法性和正統性。若是正統性遭到質疑,天下任何一個人都能打着匡扶正統的名號造反。

  親兒子之說,本就是虛妄,就算正武帝想認,恐怕衛傅也不會願意,再來於黎皇后的清譽也有損。

  嫁給小叔子,和丈夫沒死就跟小叔子有一腿,是有很大區別的。

  私底裏的流記言,與留下鐵證在青史上留一筆,也有很大區別。

  估計太上皇也考慮到怕衛傅當了皇帝后,恢復親爹的帝號,哪怕不爲父子情義,只爲了自身的正統性?

  不如先做在前頭,也免得到時自己尷尬。

  總之,太上皇給衛傅解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現在迴歸正題。

  既然元豐帝的帝號被恢復,他的兒女自然可以恢復以前的身份,衛琦被封爲親王,就是在此事的基礎上,結合他之前的軍功,名正言順拿了王號。

  衛璠也是衛傅兄弟,他也是有資格的。

  不提這事還好,一提這事,衛璠的臉色就陰了。

  “你覺得我會接受?”衛璠緊捏着酒盞,“衛傅,我們兄弟一場,不食嗟來之食這話,我不是針對你。你明白意思,我不想多說。”

  衛傅怎會不明白?

  說白了衛璠並未放下心中仇恨,他也沒資格勸衛璠放下仇恨,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衛璠之所以現在沒能報仇,是礙於實力,礙於大勢。

  估計他也沒想到正武帝會突然把皇位傳給衛傅,所以他現在也應該很糾結。

  其實時隔多年,回頭再看往事。

  正武帝奪位就是爲了報奪位和奪妻之仇,他本身行徑,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並無錯,卻由於他的行爲,導致牽連了許多無辜的人。

  其中最無辜的,當屬衛璠這些皇子以及那些嬪妃。

  因爲這場事,衛璠和衛兆的母妃死了,二人失去皇子身份,歷經重重磨難,才重獲新生。

  如今讓他們摒棄前嫌,回頭再來當他們的皇子親王,等於是讓他們向仇人低頭,喫仇人給的飯。

  以二人的性格,在衛傅開口之前,他就知道此事不可能能成。

  但他必須是要開這個口的。

  他坐上這個位置,等於承了正武帝的恩。做人不能只受好處,不受壞處,所以正武帝留下的爛攤子,他自然要收拾。

  “那你以後有何打算?”

  頓了頓,衛傅又道,“不管你想做什麼,我都希望你能考慮到大燕,考慮到百姓。”

  衛璠冷冷一笑,又頗爲煩躁道:“你能不能不用這些東西來綁架我?你把自己綁架了,放棄了去報復,現在能坐上這個位置,是你運氣好,現在又來綁架我?”

  衛傅不以爲忤:“我只是希望你能明白這個道理。”

  這句話不光是規勸,也是威脅。

  若衛璠真不聽勸,不顧黎民百姓要重燃戰火,到時就別怪他不顧情面。

  讓衛璠回來,是他作爲兄弟的善意,當善意過後,該宣示態度的時候,衛傅也不會客氣。

  看着衛傅清亮的眼睛,衛璠眼底光芒一陣閃爍。

  他把酒盞中的一飲而盡,又重新給自己倒了一盞酒,拿在手裏。

  藉着這機會,他似乎在思索什麼。

  “漠西內亂多年,又四處征戰,元氣大傷,烏格暫時沒有跟大燕作對的意思,打算休養生息。”

  所以纔會派使者前來大燕,算是示好,也是表明態度。

  “雖然汗國內有其他人蠢蠢欲動,但都不成氣候,五年之內你應該不用擔心。至於五年之後,我就不敢保證了。”

  衛璠緩記緩道:“我這趟回去後,打算西去,臨着漠西的有幾個小國和衛拉特有世仇,烏格願意借我兵馬去打下那幾個小國。”

  說到這裏時,他將酒盞放在桌上,站了起來。

  “當然,你不要以爲我這是認輸,待我積蓄夠力量,我還會回來的!”

  臨走前,他還是留下了‘狠’話。

  衛傅忙着賜宴款待外藩使節的同時,福兒其實也沒閒着。

  連着忙了幾日,她終於抽出空閒,特意設了個小宴款待家人,就當彌補初二那日她沒回孃家。

  如今王家是一片形勢大好。

  老爺子有了爵位後,連帶萌蔭子孫,如今王家人在京裏的有老爺子、牛大花和王鐵栓夫妻二人,以及小兒子王多壽、二兒媳孫荷兒和幾個孫兒。

  二哥王興學這些年管着福兒手下的生意,又幫着黑城和外面做生意,算是管着衛傅的錢袋子。黑城的收購所和冰城的交易所都有他的手筆在,給衛傅立了不少汗馬功勞。

  衛傅本打算給他個官做,可他對做官一直沒什麼興趣,反而更喜歡做生意。

  之前衛傅進京時,他就帶着船隊去福建了,至今還沒回來。

  大哥王興齊是個老實本分人,這些年一直留在建京,福兒等人在京裏安定後,就給家裏送了信,讓他帶着妻兒來京。

  只是家鄉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年前是趕不及了,只有年後才能到。

  至於劉長山,作爲最開始跟在衛傅身邊的班底之一,又是親姐夫,早在前年他就已官升至副統領的位置。

  如今衛傅和衛琦都來到京城,漠北那邊不能留人,所以他還鎮守在漠北。至於之後衛傅對他有沒有其他安排,暫時還不知,但想來以後定是官運亨通。

  一片喜氣洋洋之下,崔氏眉宇間偶爾閃過的一絲陰鬱,就有些顯眼了。

  “娘,你沒問問小弟和崔氏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

  宴罷,福兒特意將趙秀芬留下說話。

  一提這事,趙秀芬喜氣洋洋的臉上,就多了幾分鬱色。

  “你別管他們的事。我聽夢竹說,這幾日宮裏各種擺宴,你也累得不輕。剛忙完,你就顧着孃家人,家裏人難道還會跟你計較什麼禮數?再說你現在是皇后,哪有皇后過年回孃家拜年的。”

  顯然初二那天出嫁女回門,福兒沒回去,王家人也是經過一番討論,不然趙秀芬可說不出這種道理。

  而且這話一聽就是在轉移話題。

  “我這哪是講究禮數,我是想你們了。”

  福兒先是撒了個嬌,又道:“她跟小弟是夫妻,他二人過得不好,我這個做姐姐的也不能安心。”

  見此,趙秀芬也不好隱瞞了。

  “其實這事我私下問過多壽,他開始不願說,但我是他娘,哪有兒子瞞着老孃的。”

  福兒倒也不意外她娘會把她都問不出來的事逼問出來,因爲她娘向來就是這種性格。

  再說到底是長輩,多壽不願跟她說,是考慮到她自己都一攤子事,不想用家事來煩她。但他破了王家的規矩,家裏那邊肯定要過問的,若不給個合適的理由,恐怕王家人也不會置之不管。

  “我這不是埋怨她,若是按照兒媳婦的標準,她也算是合格的。也沒有瞧不起咱家是驟然富貴,對我和你爹也是恭恭敬敬,禮數禮記節也都到了……”

  崔氏並不是個壞人,相反她很有禮,做什麼事都是秉持着禮數禮節,一定做到不失禮。

  這樣的人,從大家婦的角度來說,是絕對沒問題的。

  可王家不是普通人家,王家出身底層,從微末走到崛起,這種經驗太難以複製。而且他們富貴的時間太短了,根本不習慣也不理解大戶人家講究的那些規矩和禮數。

  他們做什麼事都是衆人一心,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一家人從來都是親親熱熱,有事也從不藏着掖着。

  因此當出現個特別有‘禮’的人,就顯得格格不入了。

  只從對待兩個兒媳婦,就能看出。

  王家人對孫荷兒就是親親熱熱的自家人,對崔氏則就是客人。大概就相當於,你對我客氣,我就對你也客氣。

  都沒錯,就是生疏。

  崔氏大概也有所察覺,所以越發對公婆有禮,這也就導致雙方越來越客氣,再加上還有個孫荷兒在一旁襯着,就更顯得王家人似乎不喜歡崔氏。

  當然,這並不是崔氏的錯,也不是王家的錯,只能說是出身不同思想不同的碰撞,時間也許會消弭掉這些不和諧。

  可這樣的問題,同樣也存在王多壽和崔氏之間。平時看不出來,時間久了,就有了隔閡。

  “……你說她不是作的嘛?咱家不準男人納妾的規矩多好,偏偏她自持什麼大家閨秀的身份,總是想給你弟弟納妾,顯示自己賢德。一次兩次,次數多了,你弟就被試探煩了,納了個妾回來……”

  福兒聽得哭笑不得。

  可又不意外,因爲之前那次來京住在多壽家時,她就感覺出崔氏是個很重禮的人。

  這樣的人也好,也不好。

  好就在於真的不會失禮,壞處就在於別人跟她親熱不起來。

  “不過你弟說了,他沒碰過那女人,就是故意氣她的。”趙秀芬又道。

  福兒想了想道:“她到底是小弟妻子,家和萬事興,娘你不是一直這麼說?趕明兒抽個空,你勸勸小弟,這種氣慪久了沒意思,兩口子有什麼說不開的?”

  “行了,我知道,我抽空跟多壽說說。你也別操心這點小事,我看你最近都瘦了,是不是最近沒好好喫飯?”趙秀芬端詳了下女兒。

  福兒簡直想鑽進娘懷裏撒個嬌。

  嗚,就娘發現她最近瘦了!

  她確實瘦了,還瘦了不少。

  “等忙過這陣就好了,畢竟是頭一年。”福兒解釋道。

  趙秀芬無奈道:“你這個皇后看着尊貴,當着也辛苦。”

  “這世上哪有做事不辛苦的。”

  “說得倒也是。”

  送走王家人,福兒想到衛傅,叫人來問陛下那邊宴散了沒。

  正在問,衛傅回來了。

  “衛璠怎麼說的?”

  衛傅把衛璠的話大致說了一遍。

  衛璠的身份暴露後,是不可能再留在漠西當國師。而他又不願意回大燕,所以選擇西去,去打下屬於自己的地盤,這未嘗不是一條路。

  至於衛兆,他從始至終沒露面,但他和衛璠感情甚篤,顯然兄弟二人要共進退。

  “其實這樣也好,你也不要操心他了,他既然打算這麼做,必然是已經想好了。”福兒嘆記了口氣道。

  衛傅點了點頭。

  福兒見他不說話,似乎在想什麼。

  突然心領神會,知道他在想什麼了。

  衛璠衛兆這邊是解決了,但還有人流落在外。

  衛崇、永安、永平三人,還有甄貴妃她們。

  六皇子衛崇,當年是跟着甄貴妃走了,而甄貴妃如今在吉林將軍府裏做如夫人。

  當年福兒他們還在黑城時,隨着黑城和吉林的生意越來越多,後來福兒和衛傅便知道了甄貴妃的下落。

  還知道當初卓坤之所以願意給黑城方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甄貴妃在對方面前說了好話。

  甄貴妃已經改嫁,自然是不可能再回來了。

  衛崇可會離開親孃回來?

  還有永安和永平,永平公主跟着麗嬪,永安公主跟着成嬪,這兩人的下落福兒和衛傅是知道的。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嬪妃都已改嫁,也不知道衛崇幾個願不願意離開親孃回京?

  “不管願不願意,總是要去信問了才知。”

  只是讓衛傅和福兒沒想到的是,甄貴妃幾人還沒給回信,倒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人冒了出來。

  當年的陳淑妃,衛琦的母妃。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