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陛下不會聽任何人建議!

作者:冥狄z
五日轉瞬即逝。

  秋日大典也在萬衆矚目中開始。

  大典一開始,嬴政就率先祭祀了大禹。

  在五帝之中,禹無疑是最具有事功精神的一人,也是後人中唯冠禹帝以‘大’字,這絕非虛妄之頌,實因其功業超邁千代,奠定了華夏文明之根基也。

  大禹治水以救民,劃九州而立制,設井田以安農耕,封國建制以明國家,設天子百官並常備軍隊以統諸侯

  凡此等等。

  一言以蔽之,華夏邁入國家時代,自大禹始也。

  嬴政對大禹的尊奉是發自內心的。

  他同樣期許自己創立的制度,能如大禹的諸侯封建一般,延續上千年,甚至是更久。

  但同樣這次的大祭也是一場政治對話。

  是始皇向天下臣民再次正面宣示新政宗旨。

  這次大祭十分莊重宏大。

  “因爲他是始皇!”

  李斯看着始皇寬大的背影,眼中閃過一抹凝重。

  這跟大秦自來的法制相悖。

  他們早年便投靠了長公子,過往十公子起勢,他們也是擔憂了很久,眼下十公子自損,再難恢復聲望,也很難再挽回陛下心思,而長公子則穩紮穩打,乘勝追擊,已是優勢盡顯。

  李斯瞬間就明白了。

  入殿。

  儒家推崇的德治,講究的非是以法治人,而是推崇以品性治人,若是拉長來看,而今真正能讓陛下如此上心的,朝堂上下,恐唯有一人。

  大秦諸公子有且只有長公子信奉王道。

  陛下就越不可能退步。

  “不對。”

  待始皇離去後,百官依舊沒有平靜下來,他們心中已是浮現了一個大膽預想,或許今夜的大宴,就是儲君宣定的時候。

  隨後有侍從上前,將幾名老臣擡到了殿中,他們自是不用等候,殿內此刻只有幾位老臣。

  這未嘗不是陛下的一種表態。

  這次十公子之所以沒有出場。

  陛下也從未知會。

  金烏還未完全下落。

  無奈的搖頭。

  這次的祭文,他們察覺到了些不同尋常,陛下似乎對六國餘孽徹底沒了耐心,也徹底放棄了維穩的想法,更爲甚者,還在這次的祭文中強調了德風化俗。

  此後,始皇又祭祀了舜帝。

  重現三代時的王道盛景。

  另一邊,華寄、楊端和等人眉宇緊蹙,眼中滿是散不開的愁思,這次的宴會,他們根本就不想參加,而今在外面等候,更是感覺煎熬。

  這是對山東六國民衆的昭示,也是對復辟勢力的警告,六國乃自取滅亡,非秦無道也,而後便是全面的回顧了秦政的德風化俗一面,列舉了天下太平大治的種種善績。

  令狐範道:“這非是時間過得慢,而是崔御史你心中有事,心中有事,自然是感覺時間過得慢了,但我亦有同感,今日陛下之大祭,實在是振聾發聵,而舜帝之孝慈,之愛民德政,之王道大政,之中正平和,也是備受世人推崇。”

  恐是暗有深意。

  一念至此。

  李斯已全部明白了。

  大祭整整持續了數時辰。

  唯有李斯等人眉頭微皺。

  隗狀點點頭。

  兩人相視一笑,眉宇盡數舒展。

  不過大秦不可能全面轉向德治,因而他雖有些不解,但也並非太過放在心中,只是陛下一言一行都不會那麼簡單,這次秋日大祭本就舉行的突然,又如此莊重宏大。

  即內飾詐謀,外來侵邊,遂起禍殃。義威誅之,殄熄暴悖,亂賊滅亡。

  只見早已退下的王老丞相、隗老丞相等人到了,他們發須全白,身體也略顯骨瘦,但精氣神卻很好,面色紅潤,幾人擡眼看了看四周的朝臣,微微頷首示意。

  這時。

  百官噤聲望去。

  也第一次正面提出了秦滅六國的起因和宗旨。

  皇權豈能兒戲?

  “只是陛下最終會如何處理?”

  其一,舜帝最孝慈,順適屢屢虐待自己的父母兄弟而不反抗,最終感化了父母兄弟,其二舜帝愛民,法度平和公正,其事蹟多多,其三,舜帝敦厚仁德,堪稱王道典範。

  “只怕百官全都想錯了。”李斯低聲道:“十公子固然違了法,但十公子所爲,竟皆利於大秦,陛下是何等人物,又豈會因小失大?這些人這段時間的所爲,完全枉顧大秦政事,實是愚不可及。”

  最終不禁的搖了搖頭。

  只是這次實在是沒法推脫。

  他本已退下,早就無心政事,這次若非陛下明令到場,他們是斷然不會出席的,而且他們這些老臣就不該出現在朝中,他們到場,不僅讓自己不適,也讓其他朝臣多有不適。

  崔意如笑道:“平素只感覺時間過得快,今日怎麼感覺時間過得如此之慢,真是奇哉怪哉。”

  只見數輛馬車緩緩駛入到殿外。

  百官的關注點都不在大祭上。

  朝臣弄出的這出亂象,陛下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也從來沒有想過處罰十公子,只是朝臣羣情激奮,陛下的確該給天下一個交代,因而陛下就堂而皇之的給了朝臣這麼一個交代。

  “我等深受陛下恩重,理應替陛下紓難,而且大秦時局艱難,也該確立儲君了,長公子也好,十公子也罷,無論立誰,大秦朝堂也都將徹底安定下來。”

  “從始至終陛下都不會聽任何人建議。”

  這次又是長公子主持大祭,而長公子一向寬仁、孝慈,而今陛下這麼主張王道,自然是在爲長公子上位鋪路,不然何以如此?

  隗狀輕嘆道:

  “這次宴會不知幾人歡笑幾人落空。”

  李斯冷笑一聲。

  而且

  大秦儲君定然是長公子的!

  是夜。

  他似想到了什麼,臉色微微一變。

  “陛下的心思,豈是他們能猜測的,陛下是何等人物,豈會受他們掣肘?他們以爲陛下會徵詢我等建議,立長公子,殊不知,陛下根本就沒有徵詢過意見,而是通知。”

  對於德治,他自是厭惡。

  陡然間。

  是王道,是寬政,是愛民,是法度公正。

  就是十公子!

  也唯有德治能爲其開罪。

  這一次。

  他們其實並不知陛下會立誰。

  嬴政的聲音還在山谷迴盪,‘大秦萬年,陛下萬年’的呼喊聲已然是淹沒了羣山大澤。

  他望着四周面露喜色的百官,眼中不僅浮現一抹冷色,他們以爲十公子這次在劫難逃,殊不知,陛下從來就沒有想過放棄十公子,甚至肯爲十公子做出一定的取捨。

  實是以退爲進。

  “陛下前幾日特意徵詢了退下老臣的建議。”

  舜帝在主流正史中,人品功德堪稱五帝之最。

  “我亦是歎服。”

  儒以文亂法。

  百官跟着大聲齊頌。

  想到這。

  而早先倒向扶蘇的朝臣,同樣心潮澎湃。

  王綰臉上的笑容斂下。

  都是長公子在主事。

  “陛下既已選定十公子,我也不能再這般猶豫了。”李斯心中暗暗做出了決定。

  “現在朝堂大多半朝臣都站在長公子一方,若是陛下輕舉輕放,就算提出了德治,恐也會引得朝臣不滿。”

  始皇而今這麼隆重的祭祀舜帝,其意義何在,他們豈會不清楚?

  “大秦新政,上承天道,下順民心。力行郡縣,天下一法,和安敦勉。自今於後,師法舜帝,常治無極-——”

  扶蘇面色潮紅,顯然很是振奮。

  這讓李斯對自己的想法更加認可了。

  而且在這次的大祭中,嬴政第一次全面回顧了六國的失政暴虐:‘六王專倍,貪戾慠(ao)猛,率衆自強,暴虐恣行,負力而驕,數動甲兵。陰通間使,以事合從,行爲闢方。’

  而是這次參與大祭的人選中,諸公子竟皆在列,唯獨少了一人,便是十公子。

  “這於國於朝都是好事。”

  他們何以不感到振奮激動?

  一旦長公子上位,他們也定將平步青雲。

  想到這。

  總體意向是明確的,又隱含着某種微妙意蘊。

  這讓不少官員神色微動,心中也不禁生出一抹意動之色。

  “陛下之心思,莫要多言語。”

  不過。

  凝聲道:

  “慎言。”

  全程下來。

  朝堂的官員很多還沒反應過來,天下早已變了,大秦非是昔年的夏商周三代,而今陛下大權獨攬,根本就不會理會朝臣的建議,想靠口舌、上書、彈劾,就影響到朝政,讓陛下不得不做出妥協,這些人註定打錯了主意。

  外面傳來陣陣腳步聲。

  “陛下究竟是意欲何爲?”李斯在心中盤算着,眉宇間卻是皺的更緊了,回過頭,他看着身後的一些朝臣臉上止不住的喜色,神色略微有些不滿。

  百官盡數行禮。

  王綰擡眼看了隗狀一眼。

  舜帝是甚?

  百官卻是早已等候在了章臺宮外,御史崔意如、令狐範、姜叔茂等人更是笑臉盈盈。

  他們笑到了最後。

  他們越是彈劾。

  外界傳聞陛下徵詢過他們意見,其實並不是真的,陛下的確派人將他們接到宮中過,但只是留他們吃了一頓宴,宴中並未講任何話,而後便直接將他們送回去了。

  但他們跟陛下共事這麼久,自然是能揣測到陛下的一些心思,陛下是絕不會受制於人的,若是陛下想立長公子,根本就不用把他們擡出來,也完全沒有必要。

  而陛下之所以弄這麼一出。

  就是在堵朝臣之口。

  大秦的儲君如不出意外,當是十公子嬴斯年!

  最近偏頭疼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