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太子扶蘇:想讓天下黔
“這是不對的。”
右丞相王綰默默唸叨着太子扶蘇最後說的那一番話。
過了好半響,王綰方纔擡頭看着天幕的太子扶蘇,悠然長嘆:
“明明生來至尊至貴,卻不自矜自傲,更不將之視爲理所當然。”
“反而謙卑自省,能夠低頭看到黔首之苦,能夠理解黔首之苦,更能意識到鄙夷黔首之苦是不對的行爲。”
“那個大秦能有如此的太子殿下,是大秦之幸,亦是黔首之幸。”
“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另一旁的左丞相隗狀也是不禁苦笑道:
“那位太子殿下明明才五歲,但是在世事洞明這方面,卻感覺比活了五十多歲的老夫還要更加深刻、透徹。”
“難道通讀史書對一個人的影響,就真的這麼大嗎?”
說到這裏,隗狀也是轉過頭看向不遠處的太史令。
太史令當即搖了搖頭,推脫道:
“你別看老夫,老夫也不知道。”
“而且史書又不只老夫一個人讀過,你們也同樣讀過史書!”
“最多就是你們讀的史書比老夫少一點而已。”
“你們自己捫心自問讀完史書之後,對你們有沒有影響?”
“如果有,影響又有多大?”
聽到太史令這麼說,一衆或多或少曾經讀過史書的文臣武將,也都開始回憶自己讀完史書之後的感受。
然後不到片刻,一衆文臣武將便紛紛睜開了雙眸,微微搖了搖頭。
怎麼說呢,讀完史書之後的他們,的確有所影響,但是影響不多。
更加不可能說像天幕的太子扶蘇那樣,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
“大概史書是一面鏡子吧,有人從史書中看到了王侯將相,有人從史書中看到了戰場殺伐,有人從史書中看到了合縱連橫......”
“而那位太子殿下,大概便是從中看到了黔首吧。”
武成侯王翦回憶了一下那位太子扶蘇殿下,在通讀完史書之後,口中提到過最多的便是那芸芸黔首。
天下各地的黔首,尤其是老秦人,特別是老秦人中的關中秦人,他們沒有朝廷大臣那麼多的爲什麼。
他們只是知道一件事,那就是:
“太子殿下沒有看不起我們!”
“扶蘇殿下知道我們受的苦!”
“太子扶蘇殿下並沒有覺得我們卑鄙(指地位卑微,見識淺陋)!”
“太子殿下就算覺得我們的飯菜難喫,但是他也認認真真地全部喫完了,沒有半點浪費!”
“要是換做其他王公貴族,恐怕早就將那些飯菜蓋在我們頭了!”
“扶蘇殿下記得每一個孤寡老秦人的名字,也記得每一個孤寡老秦人的過往事蹟!”
“就算其他人也有如太子扶蘇殿下這樣的過目不忘之能,但是他們也不會願意如同太子扶蘇殿下那樣記住我們這樣卑賤之人的名字!”
這個時代,是一個幾乎看不見黔首的時代。
這個時代,是一個王侯將相、貴族士族高高在的時代。
這個時代,是一個黔首卑微低賤如野草,任人肆意踐踏、採割的時代。
王侯將相、貴族士族,幾乎沒有人會願意將目光放在那些卑微低賤的黔首身。
更加別說會有王侯將相、貴族士族願意花費時間、精力,只爲去記住一個普普通通的黔首的名字。
哪怕王侯將相、貴族士族真的如同天幕太子扶蘇那般,擁有過目不忘的天賦之能,他們也不會如此作爲。
因爲他們的眼中,從來都不曾有過黔首。但是,天幕的太子扶蘇不一樣,他的眼中看得到黔首!
甚至他還願意彎腰低頭去聽他們這些黔首說話,去記住他們這些黔首的名字,去喫他們這些黔首夾的飯菜!
太子扶蘇,給了他們這些黔首在這個時代,從不曾擁有過的一絲尊重!
哪怕這個太子扶蘇只是天幕的太子扶蘇,哪怕這個太子扶蘇真正給的那一絲絲尊重是給天幕的那些黔首,而不是他們。
但是在這一刻,也依然有越來越多的黔首,開始將天幕的太子扶蘇,當成了這個時代照亮他們這些低微卑賤黔首的一束光。
甚至如果天幕的太子扶蘇真的出現在這個世界的話,那麼恐怕會有不少的黔首爲了追尋太子扶蘇這一束光,而如同撲火的飛蛾一般投靠過去。
【聽完太子扶蘇一番話的蒙恬,沉默了很久。】
【而後蒙恬方纔朝着太子扶蘇躬身一禮,神色極爲認真道:“恬受教,殿下今日所言,恬收穫良多,必定銘記終生!”】
【太子扶蘇笑了笑,沒有再說剛纔的話題,轉而說道:“明日再多停留一日。”】
【“孤想看看普通的黔首的一天是怎樣的。”】
【“包括他們平常一天,一家老小都喫些什麼、喝些什麼、穿些什麼。”】
【“以及他們的勞作耕種,又是怎樣進行的等等。”】
【“孤發現史書所記載的黔首生活,孤以爲的黔首生活,以及黔首真正的生活。”】
【“這三者之間,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就像麥飯,史書記載黔首喫的是麥飯”。】
【“然後在今日之前,孤以爲黔首喫的麥飯,都是和孤以前喫的那些麥飯一樣,都是脫殼了的。”】
【“但是在今日晚宴之後,孤才真正知道,原來黔首喫的麥飯是不去殼的。”】
【“而原因,一是黔首們爲了節省去殼的時間、精力,讓自己能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耕種。”】
【“二是,去了殼之後,原來一百斤的小麥,可能就只剩下七、八十斤了。”】
【“這對於黔首來說,那就相當於是‘平白無故’地少了五分之一的糧食。”】
【“他們捨不得沒了那五分之一的穀殼‘糧食’,甚至他們覺得帶着穀殼喫下去,能夠更加頂餓一些。”】
【“所以他們寧願自己帶着穀殼喫下去的時候,又澀又刺喉嚨,他們也不要去殼。”】
【說到最後,太子扶蘇的聲音有些低落。】
【一旁的章邯看到太子扶蘇有些失落的樣子,連忙安慰道:“殿下,這不怪您,天下黔首都是這樣的。”】
【“甚至有很多黔首,就連帶穀殼的麥飯也喫不到。”】
【“難道這些也要怪殿下嗎?”】
【太子扶蘇側頭看向安慰他的章邯,露出一個笑臉,示意他不用擔憂道:“孤知道,孤也沒有怪自己。”】
【“孤只是覺得,既然我來到了這個世界,那麼或許我應該做些什麼事情。”】
【“讓這個天下,至少因爲有我,而有了些許的不一樣。”】
【“就比如說,往後的天下黔首都可以喫不帶殼的麥飯。”】
【另一旁的蒙恬,聽到太子扶蘇的最後一句話,雙眸圓睜,而後面露苦笑之色道:“讓天下黔首都喫不帶殼的麥飯,這或許很難、很難、很難。”】
【蒙恬一連用了三個很難,來表示想要做到這件事的難度。】
【甚至在蒙恬看來,讓天下黔首都喫不帶殼的麥飯這件事,搞不好比大秦掃平六國、統一天下還要艱難。】
【至少掃平六國、統一天下這件事,大秦只要打垮六國就行了。】
【但是讓天下黔首都喫不帶殼的麥飯,從某種意義來說,這是要讓天下黔首都過現在這些王侯將相、貴族士族的生活。】
【因爲當前只有王侯將相、貴族士族才喫得起不帶殼的麥飯。】
【太子扶蘇神色堅定地點了點頭:“孤知道,但孤還是想試試。”】
【蒙恬默默凝視地看了太子扶蘇好一會,見其神色堅定,不似說笑之後,緩緩單膝跪下低頭沉聲道:“恬,願爲太子殿下效勞!”】
【另一旁的章邯也是隨之拜道:“唯願追隨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太子扶蘇連忙扶起兩人,面帶笑意道:“那就讓我等試試看吧,且看天下有孤與卿等之後,可能讓天下黔首都喫脫殼麥飯!”】
清明踏青快樂讀書!充100贈500VIP點券!
(活動時間:4月4日到4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