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四章 弘历你個事儿妈 作者:翡翠C 正文 弘皎到底是上過战场的人,不会像一些人一样,想太多,既然有了决断,便在第二天便写好了奏折,然后又让自己养着的谋士帮自己又参谋了一番,便在第三天,上了本奏折,說他愿意去浙江福建领兵抗鬼子。 应该說,对于弘皎,其实雍正是别的安排的。 宁远的年纪大了,再加上连年在西北,他的身体负荷是真的吃不消了。 宁远也上過好几次奏折,准备告老,雍正那是觉得宁远也才五十多,六十也不到,告什么老,宁华比自己年纪小,他要告老,那自己是不是要退位? 他压根沒想過,人家在西北不仅是体力活,更加也是脑力活,哪有他在京城来得舒适和写意啊。 不高兴的时候,還可以朝皇后啊,皇子啊,宁华啊還有奴才什么的发发火降降压的。 雍正原先是打算,再让宁远干個几年,然后弘皎呢,在京城也在磨炼几年,到时候把弘皎放到西北去。 至于弘皎的左右手则由宁远的几個侄儿或者儿子中从中选拔出来。 可哪裡知道,弘皎的一道奏折可谓是打断了雍正的布局。雍正那叫一個郁闷啊,怎么就沒人起過,弘皎是应该去西北的呢? 這是你们应该争论的嗎?怎么就沒人理解朕呢? 张廷玉看了看黑脸的雍正,低下了头沉思起来。 在朝堂上,认为弘皎应该去的,是认为他有多年的征战经验,绝对能把鬼子给揍趴下。 至于弘皎不应该去的,则是认为。以前弘皎是陆地上作战,现在可是海上作战,情况那是不相同的。 而且在一些人看来。弘皎本来就是北方人,会不会水還是個問題呢。万一有個啥岔子呢? 咱不是真心想咒宁郡王,只不過,咱得考虑到王爷的安全不是? 弘皎年纪小时,十三家的便和宁华走得近,因此可以說,老十三的几個孩子,除了弘晓是不会水的,老十三家的别的孩子。包括弘墩還有和惠公主還有几個格格在内,那都是会水的。 因此,弘皎也是感谢了一些朝臣的关心,他表示,自己那是会水,而且也能坐船,他也是考虑了良久,才上這道奏折的。一般情况下,肯定会有人跳出来保奏,然后又会有人反对。到时候雍正便有可操作的空间了。 可哪成想,今天沒哪個逗比出来,倒是有几個朝堂,說愿意保奏,還說只要弘皎出马,那鬼子肯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毕竟,朝臣们也有自己的线报,知道在江南一带活动的鬼子,其实也沒多少人。哪有西北几十万人来得比较势力庞大啊。 你說弘皎能对付那几十万的蛮夷对付不了几千個鬼子? 你這不是看不起人家嗎? 這么红果果打郡王的脸,谁敢? 再說了。人家为毛要這样上奏折啊,肯定有人示意了。看着笑得一脸灿烂的弘历還有面色不错坐在龙椅上的雍正,谁也不知道是现任帝王授意的還是将来的那位。 反正不管是哪位,都不是這些人能得罪的就是了。 再說了,這些鬼子是严重影响了江南的太平,而整個大清的赋税又有五六在江南,要不然,這些朝臣還真沒把那一千来人的鬼子看在眼裡。 毕竟谁家沒有在江南的生意?或者說谁家的亲戚沒有在江南的生意啊? 而坐在龙椅上的雍正那叫一個郁闷啊,你们tmd都同意了,你叫老纸怎么办?让老纸跳出来反对么?? 以前见朝堂上人的,都還挺有眼力劲儿的,可现在,一個個都不知道死哪去了!! 弘皎刚认为自己能過去的时候,這时候,张廷玉跳了出来,表示强烈的反对。 他的理由是有二。 第一,弘皎的爵位和本事太高,那一千来個鬼子,何须要动用到弘皎呢? 你說就那些些鬼子,咱出动咱大清的郡王,這不是抬高了鬼子贬低了自己么? 不得不說,张廷玉的這個话,挺有煽动效果的,原先挺支持弘皎去的人,立即都点了点头。 至于坐在龙椅上的雍正更加是点了点头,心裡那叫一個内流满眼啊,這所有的朝臣,哪一個比得上,廷玉懂自己的心啊?? 张廷玉众人点了点头,便又說出了第二点。 第二個原因则是他也算是熟读书的人,自然也知道,陆战和海战的区别,更何况,为什么這一千多人能在江南两地造成這么大的困扰和伤亡呢? 不外乎有几個原因,第一是那些鬼子熟悉海的涨退潮之时,那你說,咱北方人知道? 见過大海的還不知道有沒有几個呢。 第二,裡面肯定有暗鬼,有鬼子的暗鬼,要不然,人家怎么能做来抢完就跑的本事? 你当人家能掐会算嗎? 听了這個,朝堂上的人更加是点了点头,那些鬼子生得又矮又丑的,怎么可能会掐指一算的?绝对不可能,绝对出了暗鬼了!! 因此张廷玉一說完,便朝雍正跪了下来說道,還是先請皇帝找惯会水战的人去江南,另外,派御史去江南走一趟更好,說不定能发现一些事儿。 雍正一听自然觉得很有道理了,便准奏,并且让兵部尚书准备了几個会水战的能人的名字,到时候他会从中挑选,然后便迅速的退了朝。 弘皎那叫一個郁闷啊!! 特么滴皇帝是成心不让自己去啊!! 要不然,怎么众朝臣答应的时候,雍正沒有立即答应下来,然后退朝。這說明什么意思? 這是要投闲咱嗎? 而同样郁闷的還有弘昼和弘历。 苦难三兄弟虽然是各自上了马车,不過,目的地倒都是一致的。淳郡王府太福晋院子。 宁华到现在为止還霸占着淳郡王府的正院。 一般情况下,换了是别人。早就很识相的搬去了后边的朝晖院,毕竟那才是太福晋居住的地方。 只不過,宁华么不提,弘昼呢也沒想到,主要是他自己的院子住着也挺习惯的,而那时候瓜尔佳氏见婆婆和男人都不提,她则也不說。 反正住的地方真不重要,钥匙和管家权在自己手裡那才是最真实的。 谁在乎那虚名不是? 更何况原先住的院子离几個侧福晋那叫一個远啊。而正院呢?则在府裡的正中心,倘若搬了去,這岂不是方便那些侧福晋老来自己面前晃? 当然了最重要不是来弘昼面前晃? 這得多傻提供给几位那些机会啊?? 最重要的是婆婆待自己不错,真沒必要为了院子的事惹宁华不开心。 因此,一直到瓜尔佳氏過世,宁华還住着,至于玉淑当了继福晋,更加不会提了,你让她怎么說? 本来她就是和弘昼当假夫妻的,更何况那是她的亲姑姑。至于另外几個侧福晋明显也不会提。 毕竟宁华搬不搬家关她们什么事,宁华搬家了,她们還是侧福晋。還是住偏院,所以,傻瓜才提呢。 至于另外人,谁有空来管宁华住哪儿啊,因此,宁华也就這么一直霸占着,压根沒感觉有啥問題。 弘历在宁华的院裡发了通脾气,便摸了摸自己的两撇八字胡开始找宁华麻烦了。 “七婶,你怎么老占着這主院呢?不是应该让出来给弘昼了?” 宁华本来挺高兴看见這三個孩子的。而且挺高兴弘历還像小的时候那样乱发脾气的,毕竟。弘历這孩子真不适合走那翩翩君子的路线。 一想到一惯走那翩翩君子路线的八爷還有弘盼的凄惨下场,宁华便在想。也不知道哪個逗比给弘历想出来让他這样的,這得和弘历有多大的仇啊!! 正在考虑应不应该和弘历提呢,哪知道,弘历却抛出了這么一個問題来了。 “什么叫我占着,我一向住這儿好不?你包着尿片满街跑的时候,你七婶我就住這儿了,有什么問題?” 特么滴這货管太宽了吧,老娘住哪儿都要管,忒讨厌了,和他老纸一样讨厌!! 弘历最讨厌宁华提他還包着尿片的事儿了,现在自己都要做玛法,你提個毛的包尿片啊!! 因此便道,“七婶,我可是为你好,你想啊,弘昼都做当家人了,本应该就住正院的,哪有当额娘的還占着這個位置的,不合规矩不是?” 然后又朝弘昼說道,“你不能为了孝顺,就一個劲的惯着你额娘,這素不对滴!” 弘昼则是觉得,现在要考虑谁去江南才是最重要的,你管咱家正院是谁住干嘛? 這关你p事啊,弘历你個事儿妈!! 因此,便白了眼弘历道,“我們還是先来看皇上会让谁去,另外,江南那边到底要怎么处理吧,這才是正事。” 应该說,自从弘昼的老丈人告退之后,弘昼的大舅子小舅子并沒办法挑起重担来,一来是自己的本事不够,二来便是雍正不让人家上位。 因此,福建那边的瓜尔佳氏家的男人们那叫一個担忧啊!! ps:翡翠的基友兼同事也在开文了哦,翡翠做了直通车在下面,书名叫穿清,大家有空去踩踩,也是写清朝穿越的故事的,是穿到四四家裡哦,是個温馨欢乐的种田文,翡翠觉得,会喜歡翡翠文的亲,应该也会喜歡同事的,不過,還是挺瘦的呢,大家可以先收藏了,過段時間开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