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著书
“公子错了。”
闻言,扶苏愣了一下。
错了?自己哪裡错了?
迟疑了一下,扶苏這才开口问道:“敢问先生,学生何错之有?”
冉方面色如常,沒有因为扶苏的质问有任何的不悦,只是给扶苏递了一杯茶,說道,“公子错在,本末倒置。”
“這修书与解决天下百姓疾苦,其实是一件事。”
“公子须知,修书是为了天下思想统一,便是要让百姓以秦为国,這是根本!”
“可……”扶苏蹙眉,低着头沉思了片刻,才开口道,“可如今百姓疾苦,难道不应该先解决此事嗎?”
“届时,即便沒有书,這天下人不也心归大秦嗎?”
冉方笑了,“公子心有百姓,若是为官,必是天下百姓之福。”
還不等扶苏开心,就听到冉方又說,“可若公子是天下之主,那就是百姓之祸了。”
扶苏心中一惊,却是沒有想到冉方会這样评价自己。
這不是在嘲讽他不懂为君之道嗎?
但扶苏知道,冉方并不知晓他的身份,說這话只是无意之举,但显然冉方要說的是为君之道。
身为嬴政的子嗣,即便是扶苏再如何仁爱,也具备一個皇家弟子该有的素养。
“還請先生赐教!”
冉方倒是沒有接着這個话题說,坐在那裡为自己斟满一杯茶,抿了抿嘴才說,“赐教之前,有件事儿我要问问公子。”
“先生請讲。”
冉方笑了笑,开口道:“公子可知,陛下为何要四次出巡?”
“這……”扶苏愣了一下,随即迟疑道:“陛下出巡,乃是为了巡视天下。”
冉方换了一個舒服的姿势,给他解惑道:“此话只說对了一半,六国旧地,余孽虎视眈眈,更有六国旧部還在收拢人心,想要找准时机给大秦致命一击。”
“陛下巡游天下,說到底不過是为了震慑六国余孽罢了。”
扶苏微微一愣,他刚刚所言只是朝臣们的說法。
但在儒家士子和自己眼中,父皇巡游天下就是劳民伤财之举!
他从未想過,父皇出巡還有這样一重意思!
见扶苏发呆,冉方微微一笑,接着說道:“世人不懂其中缘由,只当是陛下劳民伤财,但這也是无奈之举。”
“造成這种情况的原因,只是因为陛下无法收拢六国民心。”
“那依先生之见,就是這修书与百姓要同时兼顾,可這個尺度该如何把握呢?”
冉方看着扶苏有些无奈,這人怎么什么也不懂啊?
他摇摇头說:“修书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問題,就是让百姓时刻牢记,這天下是大秦的天下,是统一的天下。”
“其次便是要多做郑国渠這样利国利民的事情,六国旧地百废待兴,陛下只需稍稍倾斜一下资源给六国旧地,就能够收拢大量人心。”
“例如修书過程中,整理利国利民的墨家之說和农家之說,广泛在六国旧地传播,扶持百姓修养身息,也是适合修书之举。”
“而且這也是修书的主要目的!”
“如此一来,既为陛下赚了名,又为百姓获取了利,岂不是两全其美?”
“這修书虽然時間长,但却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六国旧民排斥大秦的想法。”
“到时候再佐以福泽六国旧民的政令,焉能不会天下归心?”
“這两者缺一,则事倍功半。”
“所以我才說公子错了,不应该厚此薄彼。”
听到這裡,扶苏心中对冉方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若是冉方說的真能实行,那也是解了父皇最大的难题了!
“先生此计甚妙,以先生之才若能入朝为官,必是我大秦之福啊。”
冉方失笑一声。
也不看看现在的情况,他现在连這一方小小的牢狱都出不去,還得罪了当朝丞相李斯,還妄图想要入朝拜相?
那不是上赶着送人头嗎?
“公子說笑了,以我的身份,谈此事怕是不合适。”
扶苏却是飒然一笑。
“大秦有先生,实乃万幸啊!”
……
夜色已深,咸阳殿内還是一片光亮。
嬴政的桌上,放着一堆竹简,這都是每日大臣们的上书谏言。
但是现在摆在嬴政面前的,却是一份特殊的竹简,上面记录着今日扶苏与冉方在牢中的一言一行,甚是详细。
嬴政看得十分仔细,生怕自己错過什么细节。
看到二人谈论修书之事的时候,他眉头微蹙,看得更慢了些。
尤其是在看到冉方提到郑国渠时,他心中微微一动,倒是给他提了個醒。
這百家的修书,虽然也有些实用方面的,但大多数都是理论,以及为官之道。
农业方面的书籍,确实是太少了些。
“赵高,宣郑国觐见。”
“喏。”
這郑国官职虽小,但却深受嬴政的喜爱,与李斯的关系也甚是密切。
自从大秦一统之后,郑国的日子悠闲了不少,和朝中官员的来往也减少了许多。
突然深夜被陛下召见入宫,他這心裡還有些激动,难道陛下准备在哪裡开渠嗎?
但是,为何他先前沒听到半点风声呢?
同时也在心裡吐槽,前几日听說陛下也是這個时辰召见蒙毅,然后蒙毅从少府出来的时候,整個人都憔悴了不少。
现在陛下召自己入宫,自己应该不会也是這個结局吧?
怀着忐忑的心情,郑国进入了咸阳殿,跪在大殿中间,“拜见陛下。”
“起来吧。”
郑国恭敬站起来,然后又朝着嬴政行個礼說,“不知陛下深夜召臣前来,所谓何事?”
“修书之事,想必你也知道了。”
话音刚落,郑国立刻跪在地上,紧张地低着头說,“此事臣有所耳闻,可臣只知修渠种田,修书之事帮不到陛下,实乃臣之過!”
嬴政对郑国向来比较宽容,听他這么說也沒有生气,只是嘴角微微一笑。
“寡人叫你前来,并非修书之事,而是想让你写书。”
“写书?”郑国這才抬起头来,也不敢擦头上的汗,跪在那裡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想让臣写何书?”
“农耕之书。”
“可……”郑国有些迟疑,他虽曾帮助大秦的农业发展,可那只是修渠,其他农业方面的东西他也不是完全明白啊。
“臣从未写過书,此事……”
他后面的话還未說出口,嬴政抬了下手,就把后面的话打断了,“寡人明白。”
“關於修书之事,你可去咸阳狱询问扶苏,他可以帮你解决問題。”
“切记,不得在牢中暴露你的真实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