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探监
纵然是精通修渠治水的郑国也是如此。
泗水郡那地方,谁碰谁倒霉。
可纵然如此,也不能放任不管不是?
眼见沒有人站出来,嬴政便将目光落在了李斯身上。
“丞相,此事朕交给你去办,三日之内想出個法子来。”
“若是還沒有,朝中衮衮诸公就给朕去泗水郡修渠治水去吧!”
闻言,李斯不由得面露难色。
他就知道,這倒霉差事会落在自己身上。
“臣领旨!”
退朝后的李斯思前想后還是觉得应该去一趟咸阳狱。
因此,回府换了一身常服后,李斯便直接来到了咸阳狱。
恰好看到冉方和扶苏在院子裡,正在做一些“诡异”的动作,两人看起来還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
见到李斯来了,扶苏本来要上前打招呼,结果那冉方像是沒有看到一样,接着做自己的事情。
扶苏也只好收回自己的脚步,跟在冉方身后继续熟练地做动作。
站在那裡的李斯也不好催促,就站在那裡饶有兴趣的看着两人。
過了片刻,等到冉方站在那裡不动了,他才走上前。
“先生,這大早上是在做什么呢?”
冉方看了李斯一眼,拿起旁边架子上放的布子,一边擦汗一边說:“在牢中坐着身体不好,每天早上起来锻炼一下,有助于身体健康。”
“怎么?你也要学?”
“沒有,”李斯摆摆手,這不是他今天過来的目的,若是真的让冉方教他一会儿,估计正经事儿也耽误了。
他走在冉方旁边,看了一眼红光满面的扶苏,心暗暗一动,确实比进来的时候看起来健康了些。
心中不免有些心动。
“下次,下次我再来学。”
冉方脚步片刻沒停,朝着自己牢房的方向走去。
听到他說這话的时候,随意地回答道:“苏先生的父亲也学過,你跟他去学就好了。”
“呵呵,”李斯尴尬地笑笑,沒想到冉方這么不待见自己。
脸上却沒有一点的脾气,一直跟着冉方走进了牢房,站在那裡。
他一直等着冉方洗完脸,喝了一碗粥坐在那裡,才上前坐在冉方的对面。
“先生,今日我過来有一事,想請先生帮忙解惑。”
闻言,扶苏端着粥碗的手一顿,這是朝中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儿了。
他把目光转向了冉方,却见冉方神色如常,多看了几眼李斯,沒有說回答,也沒有說不回答。
不由得让扶苏捏了一把汗,這是他不满意了啊。
见冉方這個态度,李斯也心中一动,這是不愿意回答自己的問題。
稍稍琢磨了一下后,李斯才拱手行了一礼。
“若是先生能替我解了這個惑,我愿意出千金,答谢先生。”
看李斯如此上道,冉方才微微点点头。
在牢裡這段時間他也发现了,指望這群人救自己出去,還不如指望自己。
但老是白嫖谁受得了?
你救不出去,总得给点好处不是?
“說吧。”
见他同意,李斯才开口說道:“先生知晓,我家与苏公子家都是做生意的,做生意自然是要走南闯北,可最近却遇到了一個难题。”
“那泗水郡发生了水灾,灾民流离失所,千顷良田被水淹,我們的生意自然也有了损失。”
“虽說一次小小的损失,不会对生意造成多大的影响,可這泗水郡每年都要被淹上那么几次,确实是一大笔的损失。”
“這让我們都颇为头痛,想问问先生有沒有什么法子,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這水患?”
听他說完,冉方不由得抬起头,看看李斯又看看扶苏,這人现在撒谎都不過脑子了。
這泗水郡在南方啊,苏家和李家的生意都做到這么远了?
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啊。
脸上却是什么都沒有表现出来,還一副沉思的样子。
過了片刻,他开口问了一句:“你可听說過大禹治水?”
李斯有些失望,這個法子他们岂能沒有想過,泗水郡的郡守也找人实地测量過。
可,這法子对泗水郡来說不现实啊。
先不說泗水郡如今已是河渠遍地,单說人力就是一大难题。
這几年大秦修长城、建皇陵,已经用了大批的人力。
若是再抽调大批的人去挖灵渠,怕是其他的事情就耽搁下来了。
况且那泗水郡地势低洼,周围又沒有大江大河,若是要修渠,這水往哪引啊?
這根本不现实!
但既然冉方问了,他還是点点头,“自是听過的。”
“先人大禹治水,三過家门而不入,历时十三年才完成了治水大业。”
“难道先生是让我效仿古人,也用十三年的時間修渠嗎?”
闻言,扶苏先摇摇头。
他身为大秦的皇子,对泗水郡的情况也是知道的,依据大秦现在的国力,怕是抽调不出那么多的時間和金钱来治水的。
“此法不妥。”
“如今大秦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哪裡還能抽调這么多的人去修水渠?”
“若是执意如此,怕是会引起百姓的不满的。”
冉方看了他一眼,跟在自己身边這么久了,怎滴還是如此着急呢?
一点长进都沒有。
他還什么都沒說呢。
看着扶苏如此着急的样子,他摇摇头說:“错了。”
扶苏有些疑惑,不由得问了一句:“哪裡错了?”
“修水渠错了。”
看他俩都不明白,冉方接着說:“泗水郡有水患這么多年,想必当地的郡守定也想過办法,這些法子都已经用過了。”
“况且,這泗水郡应当也是有自己的水渠,這么多年水灾一直沒有被彻底解决,還是因为当地的治理不到位。”
“若是能把原有的水渠加深,水坝加固,那水渠防护能力定然能提高。”
“我想,经過這么多年的治理,水患還在却沒有引起朝廷的在意,应当是不太严重,对百姓来說是要命的,对郡守来說却是能趁机捞一笔的机会,所以才沒有人真正去治理。”
“本身的問題应该也不大,不然郡守早就二次三番地上奏了,既然能留到现在,那就說明還在可控的范围内,只要稍加改正就好了。”
不得不說,冉方這個看法是一针见血的。
每次水患之后,朝廷都会派粮食和金银去赈灾,每次也都是给安抚灾民和修水渠的钱,可那水渠只见修却不见好。
其中郡守贪污了多少,李斯心中也大概有一杆秤的。
只是,每年都发生水患,确实是有些過分了,可那郡守交上来的章程,确实是加固了啊。
“先生所言极是,可当地的郡守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吧?”
“那可是成千上万百姓的安危啊。”
“而且我也听說,朝廷是派人去加固了河渠的,按理說不应该如此不堪一击啊。”
冉方不由得笑出了声,這种面子工程,真是在哪裡都很常见的。
這些郡守为了贪污那些粮草,等着他日有人起兵造反,提供粮草供应,他们什么也做得出来。
“用草垛子放在河渠上,就是加固河堤了,你觉得能抵挡住那滔天的洪水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