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兵敗如山(下)
阿育王呆住了,愣愣看着魏豹,眼眶甚至都有了些泛紅。
這些日子以來,他聽到了太多太多的壞消息,每一個彷彿都是一把重錘,要他的精神徹底擊碎。
沒有人,哪怕是一個,在這個期間跟他說過一句鼓勵的話語。
而現在,魏豹不但說了,而且還說要爲了自己的榮耀,爲了孔雀王朝而戰死!
這一刻,長久以來的壓力彷彿瞬間得到了釋放,哪怕他心中隱約有種感覺——這種釋放是虛幻的,但還是忍不住一陣輕鬆。
歸根到底,他還只是一個人而已,只要是人,一遇到危險,就會忍不住尋找心理安慰。
而巧好,魏豹就是非常擅長心理安慰的人。
呼
阿育王起身了,雖然依舊皺着眉頭,但卻沒有繼續說投降的事情。
而是繼續分派命令,佈置防務,準備好和大秦的最終的決戰。
底下的剎帝利和婆羅門們都沉默着聽令,表面上都聽從阿育王的安排,可實際上沒有人知道他們心中在想着什麼。
……
秋冬交加,寒風陣陣。
華氏城作爲孔雀王朝的首都,已經屹立了數十年。
這數十年來,這裏一直以來都是孔雀王朝的核心,是孔雀王朝商業,軍事和政治的中心。
這裏的貴族醉生夢死,奴隸也欺壓其它地方的奴隸爲樂,絲毫沒有危機感,從來都沒有想過華氏城會遭受他國的入侵。
自從孔雀王朝建國以來,從來都是隻有自己入侵他國的份,什麼時候輪到他國入侵自己了?更比說還打到國都了。
所以對於生活在華氏城的衆人來說,所謂的死亡和敵人都距離他們非常遙遠。
然而就在今天,整個華氏城都陷入到了恐慌之中!
因爲人們居然發現,在華氏城的四周,居然出現了遊蕩的騎兵!
他們往往都是輕騎,只穿着皮甲,手中配着長刀,並且得益於現在大秦高超的鍛造工藝,這些刀具還無比的輕便。
這些人往往三五成羣,遊蕩在華氏城的周圍,勘察地形,考察水源,繪製堪輿圖。
甚至有膽子大的,更是來到華氏城的弓弩射擊範圍內,查看城牆上的駐軍部署,時不時還揮舞大刀。
一旦發現有敵人靠近,他們就會立刻逃竄,絕對不會給任何機會孔雀王朝,極力避免與之交戰。
見到這個情況,華氏城的諸多貴族全都膽顫了,以前只聽見戰報,他們雖然恐慌,但是還維持着體面,覺得這些秦人肯定會被阻攔在那爛陀之外。
可當真切看到大秦全幅武裝的斥候部隊的時候,他們才發現戰爭已經距離自己如此之近!
那斥候手中的長刀,隨時都可能砍到他們的脖頸,甚至是心臟之上!
而且斥候既然都出現了,那麼大秦的主力部隊還會遠嗎?
彷彿是在印證他們的猜測那般,就在斥候部隊出現了三天後,就有一支大秦部隊抵達了華氏城的郊外。
他們人數並不多,只有四五千的模樣,可是卻押送了着上百輛囚車,其中全是血跡斑斑,奄奄一息的孔雀王朝貴族。
並且這些囚車還被特意推到了營地的正前方,距離華氏城的城牆只有不到百丈的距離,完全可以用肉眼看到。
“是阿圖曼將軍!”
“你在胡說八道什麼?阿圖曼將軍可是在鎮守那爛陀,怎麼可能會在……天啊!真的是他!”
“不會吧!他居然被俘虜了!”
有守城的士兵認出其中一人,頓時在周圍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人的眼中都流露出不敢置信。
阿圖曼可是阿育王的得力大將,鎮守那爛陀的高貴剎帝利,結果現在居然成爲了秦軍的階下囚?
關於那爛陀可能被攻破的消息,阿育王爲了保持軍心,雖然選擇了封鎖,不然外傳。
然而很顯然,項羽是猜到這一點,所以故意把自己在那爛陀的俘虜全都帶上,並且還特地放在了華氏城的城牆前,讓所有守軍都看得清清楚楚。
這一個舉措效果也確實非常好,幾乎讓整個華氏城都陷入到了恐慌之中!甚至是絕望!
守城的士兵連忙將這個消息送入帝宮,然而帝宮之內卻彷彿變成了一灘死水,沒有任何的波瀾響起。
連同那位傳訊的士兵,也都一連消失不見,
一天,兩天,三天……一個月後。
砰砰砰!
又一股更爲龐大,更爲浩蕩的秦軍抵達了華氏城。
和之前的四五千人不同,這一支軍隊足足有數十萬。
他們直接在華氏城的周圍建起一座座營寨,將整座華氏城都包圍得水泄不通。
除此之外,還有一座座高臺建造了起來,將一座座怪異的金屬造物架了起來,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別樣的光芒。
l兩股秦軍會和,徹底完成了對華氏城的最終包圍。
華氏城城牆上的士兵在心中默默期待,全都不由自主握緊自己手中的武器,準備按照訓練中的教導,打一場浩浩蕩蕩的防禦戰。
最終,在數日後,一個晴空萬里的早上,秦軍開始了最終的攻城。
轟轟轟!
轟轟轟!!
轟轟轟!!!
和所華氏城的守軍所想不同,大秦軍隊沒有進行衝鋒,也沒有進行投石炮攻擊,而是直接開火炮!
無數炮火從高臺上,從怪異金屬造物的炮管之中射出,宛如滅世的流星羣,又宛如摧毀拉朽的火箭,瞬間就令整個華氏城淪爲一片火海!
無數慘叫聲,救命聲和咒罵聲交雜在一起,難以分割。
華氏城引以爲傲高大的城牆,號稱堅不可摧的超級堡壘,在這些超越時代的超級火器面前,幾乎沒有任何反擊能力,反而成爲阻止衆人逃走的障礙!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
城牆在倒塌,炮火在轟鳴,生命在消逝!
孔雀王朝在搖晃,華氏城在搖晃,帝宮也在搖晃,這是老人走到生命末路而害怕哭泣的聲音!
顫慄的帝宮內,阿育王身穿龍袍,獨自坐在龍椅之上。
他看着搖搖欲墜的宮殿,神色上沒有了絕望,只剩下深深的恍然。
這一刻,他終於徹底明白了!
“原來如此,原來是怎麼回事,擁有這種武器,難怪這些秦人可以一路橫推了過來。”
“難怪沒有人可以抵擋,這根本就不是人可以擁有的力量啊!”
這是他心中一直存在的疑問,而現在,終於得到了解答。
可惜這個答案,不是他想要的。
不過也沒關係了,因爲他的想法已經不重要了。
“王上!”
“南城門,東城門,西北門,偏北門等三十二全都開門投降,那些婆羅門貴族,還有魏豹那些走狗……他們……他們全都投降了!”
“我們快逃吧!從東門逃離,那裏全是王上的人!”
“只要我們過去,他們一定可以保護您逃出城!”
有忠於阿育王的剎帝利踉踉蹌蹌走進來,穿過重重炮火,想要勸說阿育王離開。
但是阿育王卻彷彿什麼都沒有聽見,依舊在自言自語自己終於明白。
“王上啊!!!”
“快逃啊!”
那位剎帝利聲嘶力竭,幾乎把喉嚨撕裂了!
阿育王才終於看了過來,冷漠道:“你喊錯了稱呼,朕現在的皇帝,不是什麼王上!”
“你要叫朕——陛下!”
“而皇帝,是不會逃走的。”
“???”
那位剎帝利愣住了,不明白阿育王爲何突然說起這個,現在是在意這個的時候嗎?
他還想說什麼,但是阿育王已經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了。
阿育王站了起來,低着頭,深情而癡迷地看了一眼身上的帝袍,看着那上面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龍。
這件帝袍,是他根據魏豹的描述,而復刻出來的帝袍。
它用的是孔雀王朝最好的布料和裁縫,還鑲嵌着諸多名貴寶石,每一刻都價值連城。
他不知道始皇帝的帝袍是如何,但想來,應該是沒有自己的好。
一定是這樣的。
“這樣也好,這樣也好。”
“起碼朕……現在是皇帝了!”
阿育王推翻了身前的蠟燭,在轟鳴的炮火之中,任由它點燃自己的案桌,柱子和宮殿。
然而拔出隨身的長劍,朝着自己的脖頸輕輕撫了過去。
這一刻,他眼中出現了很多畫面,但最終還是停留在了自己的帝袍身上。
撲通!
“王上!”
那位剎帝利聲嘶力竭,然而一切都是無用功。
熊熊大火升騰,把阿育王連同整座帝宮都徹底淹沒。
孔雀王朝,徹底落幕了。
……
“他還算是一個英雄,居然選擇了自焚。”
一天後,項羽摘下頭盔,起碼率軍來到了這片帝宮廢墟之中。
在他的面前是一具焦黑到認不出來原本樣貌的屍體,但是看着他身上殘餘的物件,可以推斷他的身份就是阿育王。
這位曾經的王者,選擇以最慘烈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項羽神色複雜,他對這種在危難之前,敢於自殺殉國的英雄很敬佩。
“英雄?我看他只是一個狗熊罷了。”
又有一人率軍走了過來,正是張良。
兩人對視的瞬間,火煙味幾乎瞬間就起來了。
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是因爲之前的矛盾,兩人還是一直互相看不順眼。
“爲什麼這樣說?”項羽皺眉,覺得張良就是在故意找事。
“因爲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承認失敗!”
張良冷笑道,還踢了一腳屍體:“明明就是一個殘暴不仁,濫殺無辜,還整天喜歡白日做夢的瘋子。”
“現在居然因爲敢於自殺殉國就被稱呼爲英雄,這是何等的荒繆?”
“哪怕最後他死的時候,也沒有任何從白日夢中清醒過來的意思。”
“憑什麼他的死亡可以那麼厲害,可被他害死的人卻要死的不明不白?”
項羽沉默,沒有反駁的意思。
張良乘勝追擊,繼續道:“你承認他是英雄是你自己的事情,但也請你不要把自己的想法當成是我們所有人的想法!”
“在我看來,這個阿育王就是一個垃圾!”
“如果他真的是英雄,現在更應該去做的是活下來,然後去接受我們大秦的審判,去承擔所有的責任!”
項羽徹底不反駁,而是默默下馬,給張良賠了一個不是。
“張兄對不住了,是我剛纔口出狂言,孟浪了。”
“希望你可以原諒我。”
項羽很少承認錯誤,但不代表他不會,而是因爲大多時候他都相信自己是絕對正確的。
但是這一次,他錯的心服口服。
張良說的的確對!
這位阿育王的死亡固然悲壯,但也沒法掩蓋他是一個人渣敗類的事實!
跟沒法掩飾他所殺的那麼多人的殘暴!
張良冷着的臉色稍稍放緩。
項羽詢問道:“張兄未來有何打算?”
“應該是會去秦國當國相。”
“秦王殿下之前已經多次邀請我,陛下也是如此,只是我一直覺得沒有什麼功勞在身,去了難以服衆。”
“這一次率軍攻破孔雀王朝,正好可以讓我擁有功勳。”
張良不想考科舉,那樣升上去太慢了,還是功勳實在,可以讓人一步登天。
“張兄有志向!”
項羽很羨慕,他其實也很想跟隨崔遠,可惜他背後還有項氏宗族。
而且自己現在大秦的冠軍侯,和沒有任何職務在身的張良不同,他是屬於大秦的徹侯,如果投靠崔遠,很容易會引起朝野的動盪。
兩人又簡單交流一番,最後纔看向了阿育王的屍體,思考怎麼處理。
最後,他們決定就在原處挖一個墳墓,把他就這樣留在這裏。
一代王者,就這樣徹底落幕。
“我們該回去了。”
“嗯!”
張良和項羽對視了一眼,然後轉身默默離開。
在他們的身後,寒風飄飄,然而卻沒有一個人因此感到寒冷,因爲它既吹散着瀰漫的硝煙,也吹散了這片土地的腐朽。
王賁,葉騰和王離也相繼趕來,看着阿育王下葬。
一切都塵歸塵,土歸土!
這一戰,徹底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