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不来送亲的张三郎
原来李旭悔婚那日,李梅并不知情。因为此刻她在自己娘舅,镇州判官袁浩家裡学习皇家礼仪。不但不知道爹爹悔婚的事儿,更想不到他会借国丈爷花甲寿之际,把自己撮合给太子或者三皇子。
当杨帆前脚刚离开定州李府的时候,李旭紧跟其后就赶到了镇州。煞有其事地对女儿撒谎說:自己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外甥,竟然专门跑来定州悔婚。甚至還借用“杨帆”的气话說,宁可娶了身边的丫鬟,也不稀罕什么闭月羞花的表妹,从此以后,就算饿死了也不要這门亲戚了。
虽然李梅早就知道爹爹要悔婚,但是做梦都沒有想到,他会把表哥气的說出這样绝情的话,更不能接受他为了把高枝儿,全然忘记当年投靠杨家的恩情。
于是,当晚就和自己的婢女商议,如何赶往洺州杨家履约的事儿。在這個交通和治安都不发达的时代,两個女孩子想出一趟远门,和自杀差不多。更何况她父亲李旭,为了防止這個桀骜的女儿出逃,早把值钱的首饰和银两都沒收了。
正当她们主仆愁眉不展的时候,从石邑镇传出一個天大喜讯。自己的表哥竟然成了抗击契丹人的英雄,還是宽厚仁爱,勤政爱民的好巡检。欢喜的主仆二人好几晚都睡不着。
李梅甚至天真的以为爹爹会回心转意。但是几次哀求的结果,遭遇到的是更严厉的苛责和管束。要她不准再想這些沒用的,安心准备当太子侧室,到這两日又变成全力搭上皇三子,争取当他的侧室。
为了巴结权贵,把亲生女儿完全当成一件物品的做法,让李梅对爹爹彻底失望。如今,终于在表姐的帮忙下,不顾一切地赶到了石邑镇。可是,却意外听到表哥要奉孝成婚。顿时,又是伤心又是惊讶。
急切想知道内情的李梅,快步越過了袁秀清,走到老族长跟前,鞠躬施礼之后,亟不可待地打听道:“老族长,不知杨巡检的新娘子是什么人?在下曾听人說他和娘舅家的表妹有婚约……”
“别提他那個娘舅了,整個白眼狼。前几日杨帆寄信回来說,亲娘舅嫌弃亲外甥布衣白丁,两家早已门不当户不对,逼他撕毁了换帖的婚书。”老族长說到逼他的时候,气得胡子都往上翻,李梅和袁秀清也听的愤愤不平。
“什么?逼他撕毁婚书……”袁秀清和李梅几乎异口同声地怒道。
虽然李梅早就想到了,但是当這個事实被证实的时候,還是格外的惊讶和难過。想起当年姑妈对自己的疼爱,還有表哥羞愤撕书的场景,眼泪立刻唰唰的而出。
“咳咳……好在孩子他娘早有预料,临终前交代說,如果李家悔婚,就让他娶自己的婢女容丫头为妻。”
說到這裡,老族长一口气喝完了碗裡浓茶。略微回味了一会儿,才十分荣耀地接着說起来。
“苍天有眼,杨帆這孩子靠着军功有了官身。不但为全族人的脸面争光,還亲自写信說要遵守母命,要和自己的婢女容丫头奉孝成婚。当了官還能遵守母命,娶一個端茶倒水的丫鬟为妻。当时村裡就炸了锅,都說這孩子孝顺,甚至连我們县太爷听說這事儿,都给准备了贺礼。咳咳……”
老族长突然停住话头,连续咳嗽了十几声,不好意思地解释說:“人老了,說话多就咳的难受。”
眼见袁秀清和李梅都各自听的发呆,老族长的兴致也更加浓了。既羡慕又自豪地指着后生们刚刚抬进来的几個大木箱,得意地說道:“你们看這几口箱子,就是县太爷送的贺礼。他還說要上报朝廷,要把杨帆树立成遵孝的典范。门外那几個衙役,就是专门派来护送我們的……咳咳……”
老族长說完這些,原以为两人会像其他人一样羡慕,沒想到现在却看到了两双惆怅的眼神。高兴昏了头的他,怎么可能知晓女孩子们的心思。
一向心高气傲,正在两個男人当中筛选攻击目标的袁秀清,对杨帆這头算是彻底绝望了。
心裡暗暗告诉自己,就算做妾也忍受不了在一個婢女之下。一個大胆的想法立刻跃入她的脑海,无论如何都要亲自去一趟汴梁。
对于李梅而言,這无疑是個晴天霹雳。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想尽办法逃出来履约的初衷是不是错了。
她接受不了姑妈会留這样的遗言给表哥,心裡满是委屈地自问:难道连梅儿也信不過嗎?想到自己之前,都准备以死明志的心,更觉得自己像個笑话。
回到客房,她便坐在桌子前,苦笑着哀叹自己为什么這么倒霉;一心追求富贵的爹爹把自己当工具,一向疼爱有加的姑妈把自己也看做是忘恩负义之人。
想着想着,李梅再也忍不住内心的苦楚,直接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一直跟在身旁的婢女新月,刚开口劝她,反而哭的更加悲切。嘤嘤的哭声借着夜晚的安静,轻易就传到楼下的迎客大堂,让端着在柜台裡面的袁秀清也跟着泪眼涟涟,伤心欲绝。
南门旁的欲来客栈,一支从外地赶来的送亲队伍,正在借着呲呲燃烧的火把的光亮,往客栈的仓房裡搬嫁妆。为首的是個五十来岁的男人,只见他方脸长须,目光炯炯有神,一脸的谄媚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大家辛苦点,来日到他们老杨家,保管大家喝酒喝個够,大肉按盆子吃個够……”
“好!我們听李员外的……”众人异口同声地回应道。他们的热情明显比刚才那批人高的多。
在当地一直活得最卑微的张家人,现在突然攀上了官亲,怎么能不高兴?而且连他们最害怕的老东家李员外,都亲自跟来送亲。谁能不开心不得意?
唯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正儿八经的亲家公张三郎却沒有来。只是托人带了一個精致的玉珏给小容做嫁妆,說是当年捡到小容时,佩戴在她身上的宝物。希望杨家官人能帮小容找到生身父母。
虽然众人一再催促他一同前来,他却說不能再亏良心了。不愿意少了這份官亲的张家人,在李员外的撺掇下,還是浩浩荡荡赶来送亲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