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出谋划策 作者:未知 南岛的第一座县城叫做曹县,第二座县城就叫高县,第三座县城才恢复正常,叫做武县。 目前南岛有人口一万两千户,六万百姓,在经济、城建,各方面都落后于北岛,它们现在還不能流通货币,主要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各种生活用品都实行配给制。 不過北岛和南岛之间交流很紧密,每天都有三班客船往来,票价也很便宜,很多南岛百姓在节假日都会拖家带口来北岛游玩,感受热闹繁华的商业气息。 明仁事先用鸽信通知了曹县,所以当范宁船只靠上码头时,范宁一眼便看见了他的老丈人曹佾,和几年前相比,曹佾的气色很好,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风貌,所以神话中,他被封为曹国舅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贤婿,好久不见了!”曹佾笑着挥手喊道。 范宁连忙上岸躬身行礼,“小婿向岳父大人請安!” “不必多礼了,阿秀呢!沒跟你一起来?” “她晕船很严重,现在還在恢复之中,小婿也是巡视途中转道過来。” “我明白了,她确实从小就容易晕船,不管怎么說,你能来就让人高兴,這好像還是你第一次来南岛吧?” “還真是第一次来。” “我带你去看看,当然不能和吴城,不過也另有一种风味!” 曹佾很热情,等范宁和其他迎接官员见了礼,他便急不可耐地带着范宁去参观县城以及农田各地。 如果从可利用的土地来說,南岛比北岛的资源要丰富一些,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草原,茂密的森林,丰沛的淡水资源。 而北岛的平原都不大,分布比较破碎,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和沿河两岸,当然,北岛的平原只是相对南岛比较弱一点,丘陵较多,不利于发展畜牧业,但在农耕上還是相当不错。 另外南岛气温比较低,只能在北部沿海发展一些农业,其他向南的平原都是畜牧业了。 南岛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牧业,羊群总数已经突破百万只。 范宁和曹佾骑马进了县城,曹县只能算中等县城,周长约二十裡,大部分建筑都是砖房,街道和房舍都显得比较整齐干净,和吴城一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气息。 道路笔直,绿化很好,铺满了石板路,基本上沒有什么商业,只有靠城门处有几家酒楼、客栈等服务行业,還有几家杂货铺和布店、绸缎店,整個县城内显得很安静,和吴城的喧嚣热闹完全不同。 “曹县现在有多少人口?”范宁问道。 “六千户,三万人口,不過大部分住在乡村,城内只有两千户人家,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生活必须品都是官府配给,比如每人每月三十斤面,十斤肉,油盐都是官府供应,蔬菜则是自给自足,刚开始人少還好办,现在百姓越来多,官府大包大揽,也有点承受不起,精力也应付不過来。” 曹佾忧心忡忡道:“我們想学北岛发展商业,家家户户自己挣钱养活家人,现在的問題是提供不了這么多物品,也沒有那么多位子给百姓挣钱,我們心中很焦虑。” 范宁笑问道:“岳父大人在南岛是什么职务?” “我目前是长老堂主政,就是南岛的最高官员,我的压力很大啊!” 范宁点点头道:“关键就在于南岛要提供足够的岗位,让百姓都有事情可做,都能挣钱,商业自然就起来了。” “這就是根本,我們也在考虑怎么发展,你說种植、养殖,可南岛就這么几万人口,能吃多少粮食,吃多少肉?现在用羊毛织地毯,用羊皮做皮革,虽然在大宋卖得不错,但還是比较单一,不需要那么多工人。” 范宁想了想问道:“南岛有多少日本劳工,目前在做什么?” “日本劳工有一万人,還有两千日本少女,男的筑城伐木,女的纺织羊毛。” “南岛有矿嗎?” 曹佾摇摇头,“目前沒有!” 范宁便道:“我提個建议,其实现在南岛用不着這么多日本劳工,如果需要筑城,可以从北岛借,像伐木,两三千人就足够了。” “這個問題我們也考虑到了,等明年年初契约到期,就送他们回日本,不再雇佣,只留两千日本小娘子做纺织就足够了,但問題是,南岛還能做什么营生,贤婿帮我們出出主意。” “我就是为這件事而来!” 曹佾大喜,连忙道:“贤婿快說!” 范宁微微一笑,“我們去城外看看吧!” 两人骑马离开了县城,去了县城南面,南面和北岛一样,也是一望无际的麦田,远处是山脉,山上覆盖着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以松树为主。 范宁望着远处的森林问道:“南岛的木材资源很丰富吧!” 曹佾点点头,“相当丰富,甚至我們砍伐的速度還比不過它们重新生长的速度,我們這几年砍伐了上万顷松林,现在一半以上又重新被小松树覆盖了。” “南岛为什么不利于這些木材资源呢?” “好像大宋不缺木材吧!而且松树也很廉价,运到大宋去,运费都赚不回来。” “岳父沒有明白我的意思!” “你說!”曹佾期待地注视着范宁。 范宁淡淡道:“其实任何营生都无外乎围绕着‘衣、食、住、行’這四件事做文章,木材可以做家具,可以造船,還可以造房子,海外移民這么多,第一件事就要造房子,南岛可以加工木材,比如造家具,造了家具后,制漆也出来了,再比如我造一座木房子散件,买回去后就能直接搭建成一座木屋,再比如北岛有造船工场,但所需要的船木都要向大宋购买,为什么南岛不把這個生意接過去?” 曹佾和旁边两名陪同官员都听得如梦方醒,曹佾连忙道:“還有什么,继续說下去!” “再說行,南岛有這么大的牧场,完全可以养马养毛驴,至少我們北岛就不用向大宋万裡迢迢购买马匹和毛驴了,南大陆也是一样,刚才說向北岛提供造船木材,也是行的一部分。 還有食,食就更广了,南岛的资源是羊,羊肉可以做成羊肉干、羊火腿、熏肉,羊奶可以做成乳酪,可以酿酒,比草原部落做得乳酪和羊酒要好吧!包装精美一点,打出招牌来,在大宋会沒有销路?還有海裡的鱼可以做成鱼酱,北岛就有,很美味,也可以卖到大宋去。 說到包装精美,造纸不是很好嗎?有丰富的原料,就可以大量造上等宣纸,同样可以卖到大宋去。 再說衣,羊毛就只能做地毯,不能编制毛衣?羊皮做靴子,做内穿的皮制比甲,关键是做工要精湛,把牌子打出来,在专门的店铺裡卖,不怕卖不出好价钱,甚至可以卖掉西方去。 我說的這些,如果南岛真的做大做强,那至少要二三十万工人,你们现在六万人根本就不够。” 曹佾长长叹息一声,“贤婿的一席话,让我們胜读十年书,我們怎么沒有早点想到呢?” 范宁又微微笑道:“其实我還沒有說到要点上!” “要点是什么?” “要点是要做精品,建招牌,卖高价,做别人所不能做,有足够的厚利,就能抵消长途海运的耗费支出,我觉得這才是南岛和北岛的共同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