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735章 临危受命

作者:未知
为首的工匠叫做田华,年约五十岁,当年蒸汽船就是他带领一群工匠做成功的,他现在又当仁不让接手了火车的研制。 田华笑道:“启禀殿下,這台耕田机我們也参与了制造,中间的联动轴也是我們做出来的,火车原理其实和它一样,只是稍微复杂一点,估计再有一年時間,火车就能问世了。” “现在的火车难点在哪裡?”范宁又问道。 “主要有三個地方,一是材料,其次是蒸汽机,再其次便是铁轨。” “能不能具体說說。” 田华一摆手,“不如殿下去看看实物吧!” 范宁欣然跟随他向后院走去,走进一座被高墙包围的大院,范宁眼前一亮,一辆老式火车头便矗立在院子裡,让他又惊又喜。 田华对范宁介绍道:“這是按照殿下绘制的图纸制造出来,可惜现在還只是一個外壳,很多地方還需要完善。” 范宁轻轻抚摸着這辆黑红相间的蒸汽火车头,這是蒸汽时代的顶峰产品,它终于要问世了嗎? “具体說說,還有什么問題?” “首先是轴的材料,普通生铁强度不够,精钢硬度是够了,但容易折断,现在我們考虑用普通铁重新冶炼后锻造的精铁,应该就可以了。” 精钢其实就是高碳钢,北岛的铁矿品位高,冶炼出的生铁杂质少,密度更大,但高碳钢虽然很坚硬,但同时易折断,所以在碳粉的加量上稍微控制一下,就能得到硬而不脆的精铁。 范宁点点头又问道:“材料已经解决了,然后呢?” “然后就是蒸汽机,耕田车安装的是单缸蒸汽机,虽然很小型,但力量太弱,我們想在火车上安装三缸中型蒸汽机,就是驱动五千石船只那种,比万石船略小,现在還是稍大一点,现在我們還在想办法缩小它,用橡胶来做密封防止蒸汽外泄,现在已经快成功了,再過几個月就能造出来。” “其实之前還有個紧固問題,我們以前是用铁水浇固,造船场发明了螺钉和螺扣,這是個好东西,我們再继续完善它,想办法提高产量,用它来做紧固件,也就解决了一直困扰我們的紧固問題。” “我刚才听你說還有铁轨?” “对!最大的問題就是铁轨,我們现在可以浇铸出一丈长的铁轨,然后可以用两块铁片夹住螺钉和螺扣,将两根铁轨连接固定起来,现在的問題是,我們沒有那么多螺钉和螺扣,得想办法提高产量,实在不行我們也可以用老办法,用铜水浇固,再一個就是震动問題怎么解决?還有铁轨固定不移位怎么解决?” 范宁蹲下来,抓了一把砂子均匀铺在地上,“首先把地夯平,其次上面铺上碎石,就像這把砂子一样。” 范宁又找了一根细树枝折成几段,摆放在砂子上,“人睡觉如果沒有枕头,就觉得头下面很硬,不舒服,铁轨也是一样,那我們就给铁轨做枕头,用稍微软一点的木头,铺在铁轨下面,每隔三尺横铺一根,叫做枕木,枕木放在碎石中,保证地面平整,這样火车在铁轨上行驶就不容易震动了,而且铁轨還可以用大铁钉固定在枕木上,保证铁轨不会移位,作用很大。” 众工匠一点就透,纷纷点头,“這是個好办法,可以试一试。” 田华大喜過望,连忙道:“這样能解决問題的话,說不定半年后我們的试验火车就出来了。” 范宁点点头,“我拭目以待!” 這时,一名楚王府的官员匆匆忙忙跑进来,向范宁行礼道:“朝廷有紧急鸽信送来,好像是天子手谕。” 范宁点点头,“我知道了,马上就回去!” 他从怀裡摸出一张图纸,递给田华笑道:“上次你们抱怨,蒸汽机车的车轴磨损得太快,我琢磨了一下,用滚珠轴比较好,做一個钢笼這些滚珠套起来,這只是我的想法,至于怎么做出来,你们自己想办法。” 田华接過图纸看了看,躬身道:“我們尽快想办法造出来。” 范宁随即带着儿子离开了神宫院,坐马车返回楚王宫。 范宁让儿子先回后府,他自己走进了楚王宫官署,楚王宫官署雏形初现,分为六司一局,一共三十名官员,长史是欧阳华,实际上就是府衙的功能,统管下面的五座县城。 按照范宁的想法,他准备把长老堂演变为类似议会的立法机构,改名为民议堂,由百姓投票选举代表。 然后把目前的贸易商会一拆为三,一個叫金银资产储备局,类似央行,一個叫海外经略司,主管海外贸易和海外产业经营,還有一個叫做投资促进局,专门经营北岛的各种投资管理。 再设一個提点刑狱司,作为终审法院,還要设安抚使司,也就是军衙。 当這些机构慢慢建立起来后,一個国家的雏形就出现了。 這些事情不急,范宁准备在三年内陆续建立。 范宁走进自己的官房,谘议参军张云将一份鸽信递给他。 范宁坐在桌前慢慢打开纸卷,又取来一只放大镜细看纸卷上的小字,這些小字当然不是赵顼手书,关键在后面一個手谕印章。 鸽信中說,对辽国战役形势急转直下,大同府难以保住,燕山府面临巨大的威胁,希望范太师立刻返京,参与商议军机,具体旨意在吕宋府等候。 鸽信中沒有提到军队遭遇败局之时,但如果不是军队大败,局势怎么会急转直下? 其实就算赵顼不来鸽信催回,范宁也打算在明年二月回京一趟,督促赵顼实现他移民北岛十万户的承诺,還有把北岛改名为楚国之事,他也要向赵顼提出来。 范宁沉吟一下,对张云道:“发鸽信给朝廷,就說我即日出发,返回大宋。” “殿下要回去嗎?”欧阳华走进房间问道。 范宁点点头,“原计划就要回去,只不過提前一点罢了。” 停一下,他又道:“我不在北岛,一切政务正常运转,如果有重大决定,還是由长老会投票表决,然后报王妃批准。” 报王妃批准,实际上就是报范宁的世子批准,只是因为范景還沒有成年,暂由母亲代替他行使批准权,這是中原王朝的政治传统,到范宁這裡也不例外,大家也不抵触。 欧阳华点点头,“属下明白了。” 范宁又交代几句,這才回到后宅。 他来到自己书房,不多时,朱佩走了进来,笑问道:“夫君找我有事?” 范宁点点头笑道:“我們坐下說。” 朱佩在一旁坐下,范宁歉然笑道:“還有半個月就是新年了,原本想好好和大家一起過新年,但接到天子手谕,对辽战役局势急转,他宣我立刻进京!” 朱佩有点不高兴道:“当初是他把夫君赶走,现在又求夫君进京,他好意思?” “情绪上可以理解,但话不能這么說,我毕竟還是楚王、太师、大学士,還是大宋第一重臣,再說,我們還有求于他兑现移民承诺,所以我們要保持低姿态。” 朱佩叹了口气,“反正夫君二月初也要回去,就当提前一個多月吧!至于過新年,家裡的亲戚长辈都在這裡,祖母也在,我們大家应该会很高兴,夫君就放心去吧!” 范宁又道:“還有一件大事我要告诉你,我不在时,如果有大事,长老会投票表决,然后由世子批准,但景儿還年少,所以就由你来替他行使這個核准权。” 朱佩愣了半晌,“夫君的意思是說,由我来核准?” 范宁点点头又道:“事实上,长老会中范家和朱家各有一票否决权,是否动用這两张否决票也是由你来决定,這就保证了真正的决策权是掌握在你手上,你觉得不妥,你可以让朱家和范家投下否决票,這是一個办法,或者你索性就不核准,压着不动,等我回来决定,這也是一個办法。” 朱佩想了想道:“否决票還是不要轻易使用吧!我觉得不妥,就不核准,拖到你回来再做决定。” 范宁又安慰妻子道:“這只是在有重大决定之时才会发生,比如战争,单项超過万两白银的支出,任命县令以上的官员等等,一般重大情况不会太多,平时的日常事务由长史处理,你就不用操心了。” 朱佩点点头,“我记住了!” ......... 两天后,范宁登上了楚王船,一艘两万石的巨船,他带领一支三十艘万石大船的船队离开了北岛,返回大宋。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