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喜事和考量
杨素素一脸幸福,靠在赵煦身上,她也是這两天才有了反应。
不過因为不敢确定,所以沒有和赵煦說。
但她也猜出了個大概。
“就是不知道是男是女?”杨素素轻声道。
赵煦哈哈一笑,“都行,大不了再继续生。”
杨素素闻言,不由噗呲一笑。
這时,赵煦扶着杨素素坐下,认真道,“接下来可就要安心养身体了,不能太劳累了。”
对杨素素有孕這件事,他自然高兴。
以前,因为大颂国内未定,他和杨素素采取了避子的法子,倒不是二人有問題。
如今大颂内乱平定,大颂的蒸汽工业又向电力工业转变。
一切欣欣向荣,他便就顺了糜皇后的意思。
再者,在這個时代,他的年龄真的不小了。
继续拖着,真的是要被外人說三道四,怀疑他有問題了。
“嗯,臣妾知道了。”杨素素初为人母,也有些忐忑,心裡既兴奋,又紧张。
二人又說了些体己话,赵煦又想起刘福的事,不由问道,“刘福這小子拖国公找你說媒,是看中了谁家女子了?說不得,本王要亲自给他做媒。”
“若是如此,就更好了,因为這女子正是你皇家的女子,他呀,相中了襄城公主。”杨素素道。
赵煦怔了下,哑然失笑,“這小子的胃口倒是很大,主意都打到公主身上了。”
虽赵恒一起来到燕城的有三位公主。
這三個公主俱都是他的妹妹。
其中襄城公主年龄最大,今年十九岁了。
按理說,十九岁的公主年龄不小了,早就该婚嫁。
大颂尚未内乱之时,赵恒也的确盘算着将襄城公主许配给哪家势族。
沒想到一场祸乱到来,整個大颂都乱了,襄城公主也就被耽误了下来。
据他所知,当年襄城公主在金陵的时候,和当时還是长乐郡主的念玉娇私交甚好,也一度是同情他這個在燕王的九哥的。
因为同病相怜,她的母亲在宫中地位也很低微,同样不是势族出身。
所以,她来到燕州之后,赵煦对這位妹妹也很照顾,给了他一处宅院,作为公主府,還按照皇家制度,按月拨了月银。
“也不能怪刘宰相,這燕城的青年才俊裡,想娶襄城公主的人可不再少数,只是殿下忙于政务不清楚而已,臣妾与各家大臣的妻妾多有往来,可听了不少八卦。”杨素素道。
赵煦点点头。
谷/span除了襄城公主,他两個妹妹宁国公主,长泰公主年纪也一個十四,一個十五了。
過两年也都到了嫁人的年纪。
以前,這事自然是赵恒包揽的,但如今這個任务便落在了他的头上。
因为有时候皇家的公主很可悲,不過是皇家笼络臣子的工具。
若赵恒来做這件事,难免不会引起刘福,常威等燕州系将领的警惕。
认为他有夺权的野心。
赵恒身为帝王,這点觉悟也是有的,因此也委婉提過让他考虑下襄城公主的婚事。
毕竟让他来做,就沒人說三道四了。
只是,他认为自己可不需要借襄城公主来笼络自己的手下。
他可不是赵恒這些自幼长在深宫,文治武功啥也沒有的吉祥物皇帝。
只能依靠重臣来辅佐自己,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
相反,如今大颂的崛起是他一手塑造。
无论是朝堂還是军中,他威望无人能替代。
刘福常威他们敢和他瞪個眼试试?
于是,他道,“這得问问襄城公主,如何她愿意,本王自然成人之美,如果不愿意,本王也不愿强求。”
“臣妾可就等着這句话。”杨素素松了口气,“殿下让天下女子入学,又让臣妾办女子学院,這事襄城公主也出了不少力,若殿下强行让襄城嫁给刘福,就怕她想不开。”
赵煦差点忘了這茬,他频频点头,“那就請王妃去一趟,最好能成了這美事。”
他让女子入学,参与到工业建设的大潮中,是为了解放更多的劳动力。
既然這么干了,自然就得坚定走下去。
不過三妻四妾的传统他還不会动。
因为他需要大颂把人口基数给提升上来。
即便大颂的女子不够,让大颂人去娶高丽,东瀛的女子为妾也是好的。
同时,他想促成此事,還有一個原因。
如今大颂一统,他必然要任用大颂范围内的有才之士,不会只集中在燕州。
而刘福等出身燕州一脉的官员,本身就容易抱团,对来自金陵和其他地方的官员排斥。
這是他不愿意见到的。
如果刘福和襄城公主成婚,便能打破這個壁垒,他再继续加以引导,便能向他希望的方向发展。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