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一千零五章 年关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粗略统计,大颂和高丽的逆差在三十亿颂圆左右,与东瀛的贸易逆差在四十八亿颂圆左右。”

  杨贺早有准备,端着一本账册向赵煦說道。

  顿了下,他道:“這只是账面上的贸易往来,民间多有疏漏。”

  赵煦轻轻点头。

  按照银子和颂圆的兑换比,這相等于六百万两银子和九百多万两银子。

  如果拿颂圆和当代货币相比,一颂圆的购买力和一块钱也差不多,只是稍微高一点。

  对于這個顺差数目,赵煦觉得在情理之中。

  毕竟,大颂基本上从上到下控制了高丽和东瀛,毫无障碍地向他们输出工业品。

  而由于高丽和东瀛沒有工业基础,大颂的工业品在两国内沒有敌手,盈余這么多理所应当。

  “对于商税這块,你们要盯的紧一些,经商的商贾必须取得商引方能经商,每一笔贸易都要有记录,按照盈余缴纳商税。”想到杨贺說的‘民间多有疏漏’,他提醒了一句。

  当前,大颂保持很低的农赋,那么税收就必须从商贸方面补足。

  他率领大颂的将士们在外用命,为商贾打下一個又一個市场。

  他们不能只享受红利而不愿承担一点责任。

  而按大颂律法交税便是他们的责任。

  当然,他很清楚商贾本色,他们的本性是不断扩张利益,对于责任能不承担就不承担。

  這也会是今后朝廷与民间商贾的主要矛盾。

  也是大颂从农业国转向工业国,发展商贸所要承受的结果。

  对于這点,他必然是要保持警惕的,既要保持大颂商贸的发展,也不能允许闹出乱子。

  這便是他为什么让官办商行占据主导,引领商贸发展的原因。

  谁也无法保证未来大颂会不会出现一個受西土人思想教唆而成长起来的野心家。

  他辛辛苦苦和将士们流血流泪打下来的江山,不愿因此葬送。

  “是,殿下。”杨贺应了声是。

  赵煦点点头,又望向刘福,“为了配合大颂商贸的发展,大颂也该建立国籍制度了,非大颂国籍者,不能擅自入境,对于高丽,东瀛想要入籍大颂者,也要定制相关政策,设立條件。”

  顿了下,他继续道:“只有拥有大颂国籍者,方可享受大颂一切福利,包括商贸方面的政策福利,本王還会要求高丽,东瀛,以及吕宋同样建立国籍制度,避免一些大颂商贾为了逃税,将资产转移到以上诸国,又想要享受红利的两头吃行为。”

  他的想法很简单,责任和义务对等。

  否则一個個只想着钻营,逃避义务,大颂還怎么发展?

  這個政策目的就是为了约束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商贾。

  各国国籍制度建立,便让他们沒有空子可钻,必须二选一。

  要么作为大颂商贾,老实经商纳税,要么就放弃大颂国籍,不再享受大颂发展的红利。

  其次,他還会在东土建立统一税制,将东土诸国俱都纳入其中。

  商贾们无论到哪儿都得纳一样的税,他们也就不想這些邪门歪道了。

  說了這些,赵煦宣布散朝。

  随着年关将近,他又让刘福下达政令,允许州郡县府衙采买一批年货,发放给又子弟当兵的人家。

  這自然是为了凝聚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塑造大颂“尚武”的氛围。

  二来,這也是为了扶持一些效益不好的工坊,向他们专项采购。

  三则是促进粮食买卖,让百姓们能把余粮换成钱,因为给将士们的主要福利就是粮食。

  把年前的碎屑事务都处理了,赵煦终于安下心来過年了。

  年三十,正是燕城东西两市的年关大集。

  为了凑热闹,也为了体察一下民情。

  他和杨素素,凤儿和鸾儿在四院队员的帮助下,简单易容了下,换了身便服在徐烈等侍卫的保护下出了王府。

  当然,徐烈等人也简单化了妆。

  一行人如同富商公子带着妻妾护卫一般。

  出了王府,一拐入燕州主街,赵煦立刻被眼前如织人流惊住了。

  只见整個主街上比肩继踵,人挨着人,脚跟着脚,十分喧闹拥挤。

  在這人流中有担着鸡鸭鱼肉的百姓,他们刚才东市买了年货,准备回家,此刻脸上挂着盈盈笑意。

  也有扛着糖葫芦叫卖的小贩,满树的糖葫芦卖的差不多了,只有两三根,同样喜滋滋的。

  還有顽童穿着簇新的新衣,手裡握着五颜六色的糖果,吃的满嘴是口水。

  這些糖果的成分都是蔗糖,而不是传统的麦芽糖。

  大颂钢铁,冶炼,机械,电力等重工业发展的同时,他沒有忘记轻工业。

  毕竟轻工业主要生产日用所需。

  而轻工业的主要技术都在专利司。

  每一项轻工业技术條件具备的时候,专利司便会将专利挂牌,提醒商贾购买。

  所有,大颂当下已经有了专门生产蔗糖糖果的工坊。

  随着商贾们对糖果技术的了解,他们也在自我创新,比如加入天然的食物色素,让糖果更漂亮。

  “殿下,我和鸾儿也去买。”凤儿见了孩子手上的糖果,也馋了。

  大颂如今日新月异,不断涌现新的事务,令人眼花缭乱。

  有时候一些小东西,她倒也沒见過。

  “你们去吧。”赵煦露出笑容,慢悠悠跟在二人身后。

  二人穿過道路,在斜对面一间杂货铺停下。

  杂货铺裡商品琳琅满足,大多数是当下大颂工坊制造的工业品。

  白酒,香水,肥皂,玻璃瓶,怀表這些老物件不必說,新出的糖果,橡胶皮筋,胶底鞋也是有的。

  买了糖果,一行人继续往东西两市去了,但越往裡越挤。

  杨素素不禁感叹,如今的燕城竟然比金陵還要喧闹了。

  赵煦则主要关心的是民情。

  一路走来,他见百姓身上最差的,穿的也是棉布衣服,而沒有了麻布衣服,心裡甚是宽慰。

  又见市场繁荣,百姓多多少少有余钱采办年货,便更舒心了。

  只是,他清楚這是燕城,天子脚下,自然繁华,但不能代表整個大颂。

  他目标是让整個大颂百姓都富裕起来。

  而且不仅要富,還有超過西土的生活水平十倍,百倍,千倍。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