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要分封?(第二更)
而且是连夜撤兵,撤得非常果断。
因为按照目前的局势,已经不是王伯龙去把云州危机解除這么简单了,而是要回援后,主力布防到辽东。
至此,安北府的危机全面解除。
此时的安北府,已经只剩下安北城這一座孤城,连后方的东胜城都被金军夷平了。
到底战死了多少宋军,沒有人知道。
也许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只是一個故事,在寻常百姓那裡,也只是茶余饭后的一点点谈论。
八月初九,王伯龙在云冈附近召集溃败下来金军,打算休整之后,卷土重来。
但此时,无论金军再如何对抗,巨大的战略胜利之后,时代的天平已然倾斜在了大宋這一边。
第七次宋金之战后,金兀术面临的不仅仅是重新布防的問題,金国内部将要再一次掀起一场权力斗争。
而此时的大宋,却迎来了一個新的时代。
八月十三日,南海捷报经历了数月,放到了赵官家的面前。
這让赵宁激动地已经无法言表,他在文德殿内来回走动,时不时去看看那份地圖。
看看南海,再看看西北!
自安史之乱后,华夏开始全面内缩。
這种内缩不仅仅是在领土上,更体现在意识形态上。
凌牙门之战,奠定了大宋在南海的海上强权。
自从,大宋控制了从东南沿海到凌牙门的海洋路线。
這意味着,未来东西方贸易的主动权,将掌握在他赵官家手中。
那不仅仅是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而是更加广阔天地,将来会有无数人宋人沿着海线南下,甚至穿越凌牙门,进入西方海域。
而他赵官家的财政压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
這将是一個新的开始。
一個前所未有的领土扩张时代将要到来。
上午,宰执们一起抵达文德殿。
张叔夜提报了關於奖赏辽东龙卫军的奏札。
齐王被赐封为辽王。
从這個赐封来看,辽王是在齐王之上的。
毕竟辽是代指曾经强大的辽国。
韩世忠被赐封为安东侯,龙卫军麾下诸将也都论功行赏。
张青、呼延通等人都有功劳。
杨再兴则被赐正四品的忠武将军。
赵官家御笔一批,這件事基本上就這么定了。
但是今天要讨论的却不是這件事。
赵宁问道:“陕西六路现在总兵力是多少?”
张叔夜回答道:“回禀陛下,禁军、厢军、蕃兵和土军加在一起,总兵力三十万。”
“在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今年能为陕西前线调度多少粮食?”
“陕西本身的粮食就比较充足,再从黄河、渭水调度,可以增加500万石,有东南和荆湖的粮食支撑,各地粮价不会受到影响。”
“明年呢?”
“明年可调度一千万石。”
三十万人,理想情况下一年也就消耗三百六十万石粮食,碍于运输途中有耗损,就算五百万石。
按照這個粮食需求,绝对是充足的。
這就是大宋远远强于金国的地方。
“国库现在有多少钱?”
赵鼎出列說道:“国库现在有8000万贯,马上要对前线阵亡将士以抚恤,還要再投入一部分进入安北府和辽东军镇的重建,2000万贯足矣。”
看来卖地這件事,是真的他妈的赚钱啊!
王宗濋现在還在四京加班加点地卖地,之前核算的卖地总收入可是有一亿多贯。
“那剩下的6000万贯,灭西夏,够不够?”
钱喻清出列說道:“陛下,除去大约4000万贯的日常开支,剩余的只有2000万贯了。”
“2000万贯,灭夏够不够?”
众人沉默了一下,一時間有些不敢接這话。
毕竟灭夏這种事,对于大宋朝的文臣们来說,实在是太過梦幻。
一個西夏,横陈在西北一百多年!
“够!”吕颐浩說道。
“好,那就准备出来!”
蔡懋說道:“陛下,安北府的金军是否撤军,這件事尚未查清,现在开始商议灭夏,是否操之過急。”
“够了,金军撤军是必然。”赵宁說道,“不過卿言之有理,凡事得確認,不可贸然行事。”
赵官家话音刚落,文德殿外就传来了王怀吉的声音:“官家,吴帅传来了紧急奏札。”
“拿进来。”
赵官家接過来一看,立刻笑道:“金兀术亲笔撤兵令在此,這上面可是有他的印章的,做的不假。”
众人一時間竟然有些感慨,金军就這样撤兵了。
蔡懋继续說道:“金军撤兵,并不意味着金军不会再一次出发安北府,朝廷出兵伐夏,用多长時間能灭夏,现在谁都不敢肯定,若是朝廷与西夏长時間作战,而金国回過神,再一次大军压进安北府,有感如何?”
蔡懋提的這個問題,并非张口就来,這确实是一個很严重的問題。
金军的实力有目共睹,金军不南下了,并不代表金军不能打。
如果安北府再次遭遇重创,恐怕大宋上下都将出现从安北府撤兵的声音。
而若是伐夏中稍微出现問題,两路受阻,都不是好事。
“卿有何高见?”
蔡懋說道:“此关键在于辽东,若是辽东战线能进一步扩大,使金国不敢贸然再西进。”
赵官家点了点头,說道:“有道理。”
“鉴于此次辽东战况顺利,臣倒是還有一個提议。”
“你且說来。”
“为了更快地调集辽东的资源,辽东需要一個更高级别的统帅,在特殊时期,不需要請示朝廷,可以从军政、民政、财政和人事任免,四個方面做主。”
蔡懋把话說到這個份上,就差說给辽王更多的权力了。
這俨然就是一個封国。
就像汉初那些诸侯国一样。
蔡懋见众人都不說话,连忙补充道:“臣也是为了辽东局势能够更好地往前推进,为接下来伐夏减轻未知威胁,非常时刻当用非常之计。”
“胡說八道,我大宋难道要效仿那司马的晋朝不成?”吕颐浩冷声說道。
在大宋的士大夫们看来,分封這种事,就是歷史的倒车。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