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朕要制造大宋朝的火炮
毕竟宋朝已经出现了火器,并且火药大批量使用在战场上。
例如金军的铁火炮就是模仿的大宋朝的。
李充和汪似也不觉得奇怪。
汪似說道:“官家,现在军器监便有。”
“有多少?”
“臣七日前统计,约有8456枚。”
“你說的是震天雷?”
“是的。”
“這远远不够,800台投石机,每一台投石机配置200枚,就是16万枚。”
皇帝此话一出,李充和汪似吓了一大跳。
李充說道:“官家,這……這恐怕超出了承受的极限。”
“缺原材料?”
赵宁說這句话的时候不是看着李充說的,而是看着汪似說的。
汪似說道:“官家,這個数目的确很大,不過臣可以尽力去想办法,臣可能需要工部的协助。”
“无妨,你想要什么协助都可以,你交出朕要的,朕给你你要的。”
赵宁就喜歡跟汪似這种人打交道,谈事情简单。
一件事情必然是会遇到很多問題的,如果下属一提起問題就认为這不可能,那真的就是头疼的事了。
有些人为什么干了一辈子升不上去?
就是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
有些人为什么升的快?
因为這些人脑子裡面想的不是困难,而是办法。
你說现在金军十五万大军围城,大宋朝难不难?
难啊!
赵宁现在面临這样的局面,地狱模式,带着一群整天只知道张口就来的文官,和更多沒有上過战场的禁军,抵抗现在這颗星球上最强悍的军队。
請问還有什么比這更难的?
但他也沒有說什么,也沒說完蛋了,别守了大家。
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抗住金军物理和心理上的攻击。
然后再整顿内部,团结各方,一致对外。
一個男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就应该迎难直上!
汪似說道:“臣领旨,臣一定竭尽全力!”
“好!”赵宁拍了拍汪似的肩膀。
汪伯彦是個无耻的投降派,沒想到他儿子倒是還不错。
“其他军备如何,甲胄、铁骨朵、刀、剑、头盔、箭簇。”
李充說道:“回禀官家,甲胄尚有10万件,铁骨朵6万支,刀、剑各有20万把,箭簇有400万支。”
“哦,带朕去看看甲胄。”
“官家,甲胄储存严实,要看甲胄,需要拆封一段時間。”
“无妨,朕今日来此,有的是時間。”
李充又說道:“不如官家先看火作。”
“也行。”
他說的火作,就是制造火器的地方。
到了火作,赵宁总感觉不太对劲,看一個甲胄有這么难?
他也不继续问李充,而是在火作参观。
此时,一個人過来了。
“臣参见官家。”
“你来了。”
“不知官家宣臣有何事?”
“沒别的事,就是想邀請你今日跟朕一起参观军器监的作坊。”赵宁看了一眼這個人。
這個人就是两宋之交的名臣,赵鼎!
南宋中兴四名臣之首的赵鼎赵相公。
如果赵鼎都不是能臣,那两宋之交就沒有能臣了。
可以說,在南宋初年,他帮赵构把整個内政给稳定了下来,平衡了多方派系的争吵。
這個人的决断能力出众,三观正得让人肃然起敬。
何栗的宰相位置空着的,赵宁一直沒有任命人。
为什么?
因为留给赵鼎的。
此时的赵鼎還是开封府士曹。
开封府士曹属于人事小官,就是人事任免的时候,签字盖章好做官员名册登记的人。
赵鼎心中疑惑,不知官家今日为何突然宣自己,且直接叫到军器监的作坊這裡来。
他也不多问了,只是說道:“是。”
“赵鼎,来,過来。”
“官家。”
“你来看看,這是震天雷。”赵宁拿了一個,周围的人吓了一跳。
李充连忙說道:“官家小心。”
“怕甚,它又不会自己爆炸。”
赵宁将震天雷递给赵鼎,說道:“這东西,朕打算让他们制造十六万枚出来,你觉得如何?”
一边的张叔夜心裡琢磨着,官家此时忽然召见赵鼎,此举便已是很奇怪,又问赵鼎這样的問題。
看来官家是要重用赵鼎啊!
“16万枚数量繁多,臣对军器监的事务不甚了解,臣不敢妄作定论。”
赵宁說道:“军器监下面的作坊有近万人,火作目前有一千多人。”
赵鼎一听,皇帝這是铁了心让自己回答。
赵鼎說道:“如此看来,人数還是些许紧凑,若要保证完成,可以从军民中调派部分人手。”
赵宁也沒有任何表态,只是看着汪似,說道:“听到了嗎,赵士曹给你出了個主意,从军民中调派人手過来,具体的执行运筹文档,你明天就要写出来,然后给朕一份,给叔夜相公一份,给赵士曹一份,需要多少人,多少钱,需要工部如何配合你,都要写得清清楚楚。”
“若是不写清楚,朕可是不认的。”
汪似立刻說道:“臣明白。”
为什么要写清楚?
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先列计划,尤其是团队协作完成一件事。
如果沒有计划,大家一盘散沙,到时候事情搞砸了,连复盘总结的文档都沒有,各自甩锅,一团乱,最后什么事都做不成。
這就是项目管理。
为什么說赵鼎是人才,他在這方面就是一個顶尖高手。
赵宁从袖中拿出一张纸,說道:“汪似。”
“臣在。”
“你来看看,此物军器监能否做出来?”
汪似接過皇帝手中的纸。
這是一幅画的比较粗糙的草图,上面是一根很粗的筒,筒后面部分坐在有两個轮子的架子上。
汪似這個宋朝人,实在不知道這是個啥。
如果是明末的大臣徐光启或者孙元化在這裡,立刻就会认出来,這玩意儿是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对铁的质量是有要求的,不過以宋朝的铁,想要制造火炮,难度不大。
以大宋朝的工艺水平,要制造火炮,也不是不可能。
但肯定不会一下子就造出来,更不可能一下子就批量造出来。
但赵宁得先给军器监一個提示,让他们自己去摸索摸索了。
“官家,這是何物,請恕臣愚钝。”
“此物名为火炮,它用铁铸成,中间镂空,你可以理解为它像一根铁质的竹子。”
“铁质的竹子?”
“沒错,将一颗铁球放到它裡面,在裡面填充火药,火药爆炸产生推力,将铁球推出去。”
其实火炮的原理并不难,宋朝已经大面积应用火药,想要理解火炮就更加简单。
但還需要一点的時間,需要一定的实践基础。
“臣知道了,臣会去尝试的。”
“不急,此物朕不会让你很快给朕,现在当务之急是投石机和震天雷這一类能够立刻量产的武器。”
“是。”
說完,赵宁话题转回来了,他看着李充說道:“李卿,走,咱们去看看甲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