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赵构:大家听我說,不是岳飞說的那样
毕竟金军才撤走几天而已,谁都不知道金军现在到底在何处,是撤到开德府一带继续在打仗,還是直接撤回北方?
一边在打探消息,京师的防线也沒有闲着。
陈规在前几日便奔赴黄河,开始在那裡安营扎寨,同时组织军民建造岗哨城寨。
张叔夜這两日也在黄河防线亲自督察。
這一日,岳飞過了黄河的之后,立刻被拦了下来。
他先是被带到了陈规那裡。
“我是河北义兵都总管、副元帅宗泽麾下修武郎岳飞,奉宗副元帅之命,赶赴京师,向官家禀明河北军情。”
陈规和张叔夜面面相觑。
张叔夜知道宗泽是河北义兵都总管,但宗泽什么时候成为副元帅了?
“這份文书是给陛下的?”
岳飞回答道:“是的,是宗副元帅亲自写的。”
表面是有宗泽的官印,官印显示的是河北义兵都总管。
“那现在河北军情如何?”
岳飞犹豫了一下,一边的陈规說道:“這位是兵部尚书兼军政使张叔夜张相公。”
岳飞也不认识张叔夜,但听头衔和官职就知道是大官了,便說道:“回禀张相公,金军的一支奇兵往东,正围攻在大名府的大元帅,另一支主力已经北撤。”
张叔夜与众人面面相觑。
金军北撤?
這是他们最关心的。
“岳飞,金军北撤這件事,你了解多少?”
“末将七日前南渡黄河,便发现部分金军在北渡黄河,后在京师附近探查,发现金军尽数在撤离,后回滑州向宗帅禀报金军行踪。”
七日前,便是四月十三日。
张叔夜是十四日派张仲熊出来探查情况確認金军已经撤离。
這時間吻合!
“那你们在滑州可有遇到金军主力?”
“有侦查到金军的行踪,但大名府向宗副元帅求援,宗副元帅领兵东进支援大名府,并未与撤退的金军正面作战。”
“大元帅?康王嗎?”张叔夜立刻想起来赵官家与他提起過蜡书任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一事。
“是的。”
“金军正围攻大元帅,另一支主力撤退,宗副元帅领兵支援?”张叔夜就更加疑惑了,“按理說,大元帅府兵强马壮,不应该由在滑州一带的宗泽去支援?”
张叔夜算是听明白了岳飞的话,一支金军奇袭大名府,另一支金军北撤。
這套路,怎么听着有一点像调虎离山?
故意袭击大名府,吸引宗泽,使主力部队好撤退?
大概的逻辑听起来是這样。
可大元帅府应该不缺人马才对啊?
這逻辑张叔夜就想不通了。
让副元帅去救援大元帅?
要知道,赵构发勤王令,勤王兵马的主力应该在赵构手裡。
宗泽位于滑州一带,身为副元帅,难道兵力比赵构還多?
一時間,众人都想不通,甚至怀疑岳飞在說谎。
赵构:各位,你们听本王說,本王那是在考验宗泽的忠诚度,你们千万不要以为本王打不過金人。
可岳飞有說谎的必要嗎?
他只是一個修武郎而已。
大宋朝武官有五十三等级官阶,修武郎第四十四,官阶很低了。
一個如此低官阶的武官,說谎动机何在呢?
张叔夜又问道:“宗泽手中有多少人马?”
“宗副元帅率领五万人马支援大名府。”
“那大元帅那裡有多少人马?”
岳飞如实說道:“号称百万之众。”
這他妈的!
岳飞,你当我們是傻子嗎!
大元帅那裡有百万人马,需要宗泽的五万人马去支援?
张叔夜和众人都露出了惊疑的表情。
张叔夜說道:“岳飞,现在局势严峻,這份文书是否真的是宗泽写的,本官现在不能完全相信你,但本官会派人跟你一起去京师,面见陛下,你和你的人,需要卸下所有的兵器。”
岳飞犹豫了一下,說道:“是,全凭安排!”
从岳飞口中,张叔夜大致听到了一些關於北边的军情。
如果岳飞說的是真的,那這几個月,河北到底发生了什么?
赵构在河北干什么?
宗泽又在河北干了什么?
金军撤退,与赵构和宗泽的关系,有多大?
当天傍晚的时候,赵宁和高俅在文德殿谈關於皇城司扩编一事。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皇城司是要做调整的。
从人事编制,到衙门职能,都要做调整。
皇城司之前的人事安排是属于枢密院的在京房统管,也就是之前赵宁杀的那個刘承起。
现在已经安排了新的官员在那裡。
但皇城司的人事不能给枢密院了,不然受制太多。
而高俅的角色,要做重新的定位,不能再是宋徽宗时期的宠臣、幸臣。
他必须给朕变成酷吏,不然他就沒有利用价值了。
“高俅。”
高俅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臣在,官家有何吩咐?”
赵宁忽然說道:“太上皇還很想你。”
高俅顿时吓了一身冷汗,說道:“官家,臣现在是官家的臣,官家让臣做什么,臣就做什么。”
赵宁微微一笑,說道:“朕就随口一說,你不要当真。”
高俅心中松了一口气,卧槽,跟這位官家聊天,真是要短命啊。
他冷不丁就给你来一個惊喜!
“高俅,以后大宋二十四路,每一路,朕都要看到皇城司的影子,官员在做什么,民间情况如何,都要定期向朕汇报,懂嗎?”
“那是一定!臣办事,官家您就放一百個心。”
“若是让朕发现,皇城司汇报的,与真实情况有偏差,朕也会追责的,沒問題吧?”
“沒問題!臣一定尽忠职守!”
“朕会安排人,给你招募人手来,你要速速去将朕交代的事落到实处,朕不干涉你做事的方法,你不懂自己找懂的人来也行,朕要结果。”
“是!”
怎么說呢?
皇城司在大宋朝开国之初,有近三万人。
除了监察军队,還有刺探情报,暗自监察百官。
這些在赵匡胤时代就开始了,只不過后来文人们反对皇帝玩這种,后面的大宋官家们便慢慢缩减了人员。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