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高太尉的套路(第一更)
高俅却很好的脾气,他也坐下来,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双手也沒有停下来。
他亲手为王甫泡茶。
高太尉泡茶的技巧也不俗,手法熟练。
“知道嗎?”高俅一边泡茶一边說道,“我也有两個儿子,小的跟你的年龄相仿,十八岁那一年,說要去参军,被我抽了一巴掌,我不希望他死在战场上。”
王甫不說话,也不看着高俅,只是盯着地面。
“你在樊楼裡說的话,我是深有感触的。”高俅慢條斯理地說道。
王甫還是不說话。
“這些年战死了很多人。”高俅继续說着,“起初,我們站出来抗金,是为了将金人赶走,收复河北、河东,拯救北方的民众,所有人团结一心,可是……”
旁边的人端来一些糕点,高俅摆了摆手,他们都下去了。
王甫依然沉默。
高俅叹了口气,說道:“可是随着時間的推移,许多事情都变味了,失地都已经收回来,但有人为了权势,继续鼓吹在边境增兵,他们在朝堂上制造了一個假想敌,恐吓和欺骗今上,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朝廷继续给他们更多的钱去扩充兵力,想想前唐吧!”
王甫的目光终于落到了高俅身上,他的目光动了动。
高俅继续說着:“說实话,我是不想抓你的,因为你說的都是对的,死了那么多人,而京师裡那些纨绔子弟呢!”
“他们继续穿金戴银,搂着女人,喝着美酒,還张口闭口让前线的人为大局着想!老子恨不得今天就送他们去边疆,为大局着想着想!”
高太尉的声音有些激动起来。
“那些整天要歌颂战争的,真的让他们去战场,屎尿都吓出来!他们那些人才是蠢猪!狗屎!就该送他们去!”
高太尉一边泡着茶,一边情绪失控起来。
“不好意思,我刚才沒控制住自己,其实有些话,不应该說出来,尤其是你說的那些话,不要說出来,說出来对你沒有好处,這些话我也是憋了很久很久。”
“原来高太尉也是性情中人。”王甫终于开口說话了。
“唉,年轻人,你還是太年轻人了。”高俅继续說着。
“当今朝堂奸臣当道,致使无数人惨死异乡,在下虽出身卑微,但亦知长此下去,国将不宁,社稷不安!”王甫看着高俅,他的目光清澈无比,如同清晨的泉水一样,语气坚定无比,似磐石。
“但你要懂得方法。”
“人人都畏惧不言,谁为天下人主持公道,谁为战死边疆的好男儿說话!”王甫慷慨激昂。
他想起自己毕业后,第一次去陕西,去刘锜那裡。
第一次看见军营,看见将士们训练,第一次随军上阵杀敌。
他又想起已经牺牲的刘锡,想起与刘锡一起牺牲的无数战友。
他们曾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說好会同生共死。
他又想起,那個雪天,大军被西夏人包围。
他的眼睛瞬间红了。
“我已经算一個死人了。”王甫强忍住泪光,站起来,抬起头說道,“当初因为我和刘锡对局势的判断失误,导致大军进入西贼的埋伏,以致全军殉国!”
“我应该和他们一起死在那裡的!后来第三营的将士们誓死将我护送出来……”
說到這裡,王甫停顿下来,他明显开始哽咽。
“他们自己……他们自己皆战死……”
周围很安静,阳光从上面落下来,落在王甫的身上,散发出一道道干净的光晕。
“我也无数次想要自裁,但想起他们的家人,我活了下来!”王甫激动地說道,“我将那一封又一封沾满鲜血的家信亲手送到他们的亲人手裡,当看到他们亲人崩溃大哭的那一刻,我发誓!我开始思考……我开始思考那些杀戮的意义。”
高俅坐在那裡不說话,他的茶已经沏好了。
“杀戮沒有任何意义,它只会葬送一批又一批好大男儿!”王甫激动起来,“也许你们会說我們不打仗,西夏人和金人就会打我們,我們是被迫反抗,那现在呢?现在夏金已经被我們打败多次,为何還要继续在边境增加兵力,为何還要主动再挑起进攻!为何還要不断将更多的人送到边境!为何還要让更多的孩子失去父亲!”
他的声音开始颤抖起来,他看着高俅,满眼泪光,也满眼愤怒,低声吼道:“這一切都是少数一部分人野心的膨胀!一切都是一些蠢货们在那裡狂吠,是那些锦衣玉食的官人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推波助澜!他们都该死!”
“沒错!”高俅直接将手裡的茶杯砸了,“他们何止该死!他们简直就该被碎尸万段!将他们的亲人发配到边疆,让他们披上铁甲,拿起刀,去跟西贼和金贼去打,再看看他们的嘴脸!”
“高太尉真的认为在下說的是对的?”
“有许多事,你在民间,看不到,不代表本官不知情,皇城司早就盯着那几個野心膨胀的奸臣,收集了一些情报,官家心中也有数。”
“真的?”
“你以为能看到這些的就只有你嗎?”
“請高太尉为大宋除去那些奸臣,拯救无数還在边境的人!”王甫跪了下来。
高俅立刻将他搀扶起来:“你先坐下来。”
王甫坐下来,他說道:“之前对高太尉有误解,是在下的错,在下向高太尉道歉。”
“无妨,都是为官家分忧,为大宋百姓分忧,喝茶,喝茶。”
两人便如此聊了起来,像忘年之交一样。
不知聊了多久,高俅问道:“王老弟,不是我不想帮你,我也有任务在身。”
高俅从一個皇城司班直手裡接過一份任命函,說道:“這是吏部下发的,任命你为开封府推官的任命函,朝堂上還是有贤臣的,你的所作所为,虽然引起了混乱,可是你的赤胆忠心却被看在眼裡,先从推官做起。”
王甫接過任命函,激动地說道:“多谢高太尉。”
“但你总得告诉我,谁让你在樊楼說的吧,放心,我們不会追查他的,现在我們也需要一些像你這样的人站出来,我們需要更多這样的声音。”
“前签书枢密院事兼兵部侍郎李回。”
高俅出来的时候,沒想到這件事的复杂程度可能超出自己的想象。
甚至远远超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