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十三章 保大元年的夺位旧事(上)

作者:法宝
最大的两個儿子和最亲信的大臣出去,占住除了首都外最重要的城市,当日的李璟究竟在恐惧什么,以及這么做的目的,呼之欲出!

  眼看李煜张嘴要說话,李弘茂一笑摆手“你也想到了?很好,但不要說出来,记住要学会把這些事情放在自己心裡”

  “此外,烈祖驾崩当日,只有父皇一人守在他床前,之后便有诏令出,指父皇为监国,随后几日才是正式登基……你且想想看,如此是否多此一举,要知道父皇本就是太子還是长子;

  再有,升元四年烈祖封父皇为皇太子,父皇辞让,再封,再辞,后還上表說前朝皇帝迫不及待的封太子是因为兄弟不和,才及早定下名分,免得闹到后来不可开交,可像我們兄弟這样团结友爱,何必着急?

  這一桩桩一件件,你串起来想想……”

  信息量有点大,這是李煜的第一反应,他对自己的三叔印象不坏,相貌英俊举止得体,对他们几個小孩也挺不错,可从李弘茂這些话看来,自己這位三叔可是非常能折腾啊。

  這些事情本来看起来都是小事,但被李弘茂三言两语集中到一块儿之后,确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李煜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李昪晚年,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突然把皇位继承权当成加衔来撒,从老大李璟开始,老二,老三,老四都成了理论上的第一继承人,当然這不是說一個国家同时出现四個太子,那也未免有些骇人听闻;

  而是通過其他方法来昭示某個儿子有继承权,比如加封尚书令一职。

  大唐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度,南唐自然是照方抓药,全盘继承;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由副职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左右仆射,承担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而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三個头衔,则是作为加衔,赏给有功之臣,并非实职,只要做到节度使了,头上多半会顶個中书令或者门下侍郎的头衔,被人称为使相,意思是节度使兼宰相。

  因为李世民在担任尚书令的时候发动的宣武门之变,随后登基成功的,如此不管是处于辟讳還是辟邪考虑,尚书令這個头衔便被封存起来,不再授予。

  而李昪则先后将李景遂和李景达封为尚书令!

  至于還有個早逝的儿子李景迁虽然沒有尚书令的头衔,却被封为西都留守!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照例這個位置应该是太子亲自兼任的。

  所以通過李弘茂所吐露的這些情况来看,自己的老子李璟当年拿到這個位置实在花了不少心思啊。

  起码兄友弟恭是做给外人看的,别的不說,三叔,四叔在当时也是有理论上的继承权的,所以皇位实际就成了個桃子,谁先摘到谁来吃。

  李璟通過买通皇宫中的太医可能還有不少太监,在第一時間知道李昪病情加重熬不過当天的消息后,火速入宫,并且成功的对老三,老四进行了信息封锁。

  那话怎么說来着“信息就是力量”啊。

  如此等于是直接拿到了先手位置。

  李煜知道李昪是服用道士进献的丹药后而死,按照他来自后世的知识,這种死法多半是因为矿物中毒,但并不是那种吃下后马上伸腿瞪眼的暴毙,而是持续了一段時間,那么在此期间,三叔,四叔就不进宫去看看自己老子?

  還是說进去了也沒见着?

  从這個角度看的话,這個信息封锁很可能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時間,能做到這点,說明宫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倒向了李璟,這份心机手段也真是了得。

  再有,如果皇位之争真的是如此剧烈的话,那日李璟突然急冲冲的直奔皇宫而去,李景遂和李景达难倒沒有派人在太子府前盯着?或者說李璟用了瞒天過海之计才悄悄进入皇宫的?

  這都是谜团了。

  本章未完,請翻下一页继续閱讀.........大宋终结者最新章節第二十三章保大元年的夺位旧事(上),網址:入宫后,說是床前尽孝,其实就是等李昪咽气,随后一纸遗诏下来,李璟监国,這等于是帮助他获取了全部的行政军事权力。

  当时南唐军政大事尽操纵于李昪一人之手,当然他也对三個儿子有分工,比如李景达一直负责军队系统,但精锐的雄武军和神武军却始终坚持自领;行政方面大半是李璟,小半是李景遂。

  朝中的文臣武将们当然也有各自投效的对象,李璟作为嫡长子和正式的太子,自然手下势力最雄厚,而且李煜怀疑李璟和雄武军和神武军早有勾结,因为到了现在這两支军队成了李璟手中的王牌,其间并沒有进行過大换血。

  這样說的话,李璟本身就有相当不错的人望和班底,关键时候又拿出一张正规的遗诏,拿到了监国权,从法理层面成了李昪死后的南唐实际掌控者。

  “那时的门下侍郎是陈觉,中书侍郎是冯延鲁”李弘茂轻轻的加了一句。

  這两個人,李煜也知道,在外面口碑是真不好,也是归于佞臣一类,但也是李璟心腹实打实的心腹,陈觉是李璟那时在深宫中唯二会见的人之一,至于冯延鲁则是冯延巳的亲弟弟和他哥一样文采斐然,也是李璟的东宫旧人。

  按照南借鉴盛唐所定下的法律,合法的圣旨,或者說具有法律效力的圣旨,应该是由皇帝提出构想,和中书省商量,中书省同意皇帝构想并且加以完善后形成书面文件,然后传递到门下省,门下省同意后,再发给统领六部的尚书省执行;

  反之如果门下省不同意的话,那么這封圣旨就会扔回给中书省,当然圣旨依然可以强行下发到尚书省要求官员执行,但官员是有权拒绝的,沒有门下省复核的圣旨便是十足的“乱命”!

  换一种說法就是,中书省有肯定权,门下省有否定权,尚书省是行政权,算是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

  当然到了唐中叶后,這种规矩被破坏殆尽,通常某個大太监会說“要圣旨?来人啊,给他写一张。”

  但南唐刚开国,李昪又是雄才明主,這套制度被执行的非常彻底。

  李弘茂的提醒来的恰到好处,陈觉,冯延鲁的存在使得那张至关重要的监国遗诏形式规整,完全合理合法,這让某些墙头草或者心怀不轨者挑不出毛病来,只能捏着鼻子执行,否则一個抗旨不尊的大帽子扣下来,還是在這种节骨眼儿上,杀头都是轻的。

  本章已完成!大宋终结者最新章節第二十三章保大元年的夺位旧事(上),網址: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