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两难之选
连带着三叔李景遂和四叔李景达都抱着大堆礼物联袂赶来,一口一個“六郎果然是大哥的好儿子,英明不凡,神武异常,智勇双全,德艺双馨……”
再往下這话就不是味道了,开始把他和李弘冀作比较,并且**裸的暗示,大李不如小李,李煜听得满脑袋尴尬癌,只好眼睛一闭装着精力不济的样子,才算躲過了唠叨。
不過,耐人寻味的是,三叔、四叔却沒有去看同样在此次事件中出了大力的五叔,非但自己不去,也沒让王妃出马,只是派個王府太监去保宁王府送了份厚礼了事。
给李煜的感觉的是,他们似乎在躲着李景逷,但這话有不好当面问,生生憋的难受。
這几天终日躺在床上,让他有了大把的空闲時間来思考問題,很多往日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此刻也显出吊诡的本来面目来。
李煜有时候是越想越害怕,总觉得這個富丽堂皇的皇宫实在是阴森无比,处处诡异处处险恶,每当這时就悄悄的让樱雪躺在自己怀裡来,抱着少女温存一会后,才感到稍微好些,樱雪见他神色有异也不多问,只是静静的躺在他怀中,在他叹息时轻轻的亲他一下……
李璟和钟皇后也是每天都要来看他一次,钟皇后在安定宫裡浑然沒有往日管辖后宫的气度,拉着李煜就是抹眼泪,這两天李煜觉得自己恢复的差不多了,终于借机会将整件事情从头到尾向自己爹妈說了一遍。
边說心中边叹息。
那日李景逷走前和他耳语的是“這份功劳,你尽量往自己身上拉,你功劳越大,我麻烦就越少,切记切记,算是帮我大忙了。”
果然,李璟听到大部分线索和功劳都出自李煜,而李景逷只是协助的时候,顿时变的异常高兴起来,连說要赏他,先是将他的安定公变为安定王,又挂了個从六品国子助教的头衔。
和之前的澄心堂承旨学士不一样,澄心堂系统是皇家私人所辖,李煜算是李璟的私人特聘助理,国子助教则是正儿八经的南唐行政体系内的官员,李煜是正式步入官场。
這個职位倒也清闲,隔三差五去国子监点個卯就成,反正也不会有不开眼的国子祭酒真抓一個皇子的壮丁,而且托了那日“插刀横锏赋诗”的威名,国子监上上下下对這位冯延巳口中的阿修罗诗人也是极为敬仰,国子监祭酒已经差自己夫人进宫问候……
又過了几日,李煜索性向钟皇后讨了赵春张鸿到自己手下来办差,這也是李景逷教他的,赵张二人因为那日向内司以外的人吐露自己的行动机密,虽然說事急从权,且最终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坏了规矩的人,之后是无法得到重用的,规矩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虽然世人总說要以结果为导向,但在上位者看来,只有過程正确,才是御下的第一要义,過程正确了哪怕结果有错,也属可接受范围之内。
反之,则有失控嫌疑,必须在第一時間扑灭。
当然這对属下很不公平,但這個世界上哪儿有完全公平的事情呢?
真要找公平就努力往上爬吧,可就算爬到帝王之家就有公平可言?
李景遂和李景达显然要表示反对。
至于李景逷大概听到“公平”二字后直接便嗤之以鼻了。
那日李景逷向赵、张二人许愿說给他们找個好去处,便是来李煜手下当差。
钟皇后对此心知肚明,也正为如何处理二人而烦恼,一听李煜這個提议真是瞌睡掉下枕头,当下便准了。
李煜理由也很充分:此次刺驾纯属灯下黑,而且其中有关键步骤是发生在澄心堂内的,澄心堂
本章未完,請翻下一页继续閱讀.........大宋终结者最新章節第四十九章两难之选,網址:作为皇城的外围机构,虽然外面有雄武军包围的水泄不通,裡面也驻有两队人马,但本身并不参与澄心堂的日常行政事务,纯属保安性质;
而之前澄心堂作为图书馆和文具工坊也沒人想到要往這裡面加强内卫保安,结果事情就出在這裡面,自然需要亡羊补牢,自己手上也沒有合用的人,赵、张二人久在内司,人头熟,规章典籍也熟,拿過来算是物尽其用。
如此之下,赵春张鸿二人很快就到澄心堂听令,二人来安定宫谢恩时,正巧李景逷也在。
二人告辞时,李景逷跟随而出,走到院子裡悄声道:“本王今日给你们提個醒,你们之前是内司之人,现在起归了安定王,倘若再有内司主官问起你们安定王的日常行为举止,你们该怎么回答?”
内司是皇帝皇后亲领,這主官自然是不问可知是指谁。
赵张二人沉吟许久竟然不能答,只好請李景逷指点迷津,李景逷冷笑一声道:“算你们聪明,知道考虑,你们时刻要记得,安定王乃是正宗的金枝玉叶,和我這個闲散大王不一样,倘若你们是听命于我,那么上面问你们什么,你们答什么便是,但到了他哪儿”說道此处李景逷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们一眼。
“天下父母沒有不爱子女的,倘若你们据实回报了,看上去对上面是忠心,但反過来对安定王可就是不忠了,当爹妈的看在眼裡,心中会如何想?记住,我那贤侄可是有继承权的!该怎么說,你们自己琢磨吧,我言尽于此!”
袍袖一甩,飘然而去……
有些话涉及到更深一层的朝政問題,李景逷沒法明說,只能从這個角度下手,来点拨二人。
赵张二人对视一眼,同时从对方眼中看到种种惊惧,二人向来关系不错,在此事上却各自有了想法……
后来钟皇后果然单独召见二人询问李煜情况,张鸿觉得自己是内司出来的依然该向内司负责,遂有一說一,原原本本都說了出来,钟皇后大喜,厚赏于他;
赵春则咬牙,满头大汗的回复钟皇后“小的既然隶澄心堂,那自然该向六郎尽忠,如此之事小的实在不好說,倘若皇后始终要问,不妨给小的一個监督之权”,钟皇后震怒,叱曰“滚出去……”
赵春吓得走不动路,竟然顾不得御前失仪,真的是连滚带爬的离开清宁宫……
又過了数日,钟皇后似是无意间对李煜表示张鸿這奴才自己用起来甚是顺手,李煜闻弦歌而知雅意,将其完璧归赵。
又数日,懿旨下以张鸿勇于任事,尽心尽责故,迁其为皇陵监监司,太祖永陵由其守之……
這是后话暂且不表。
---------------------------豆腐的分割线
我好像开头几章提到豆腐在這個时节還沒被发明。
這個問題說明一下
豆腐一词是在《清异录》中首次出现,“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個,邑人呼豆腐为
`小宰羊’。”
作者是宋初的大臣陶谷,但现在认为是伪托。但可以說在宋初的时候豆腐开始逐步风行。
现在很多人都說豆腐是淮南王发明的,這一說法,在文字的渊源在于
朱熹咏素食诗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
有一本杂纂数术、方技的书叫(万毕术》,曾嫁于淮南名下。
但問題是从汉一直到宋朝,始终未见豆腐之名,這本身就已经颇为可疑。
到上個世纪八十年代,豆腐汉朝起源說达到了**,原因是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墓的发掘引发的。
此墓东耳室南壁的一幅石刻画像,內容曾被认为是制豆腐。
本章未完,請翻下一页继续閱讀.........大宋终结者最新章節第四十九章两难之选,網址:但当《密县打虎亭汉墓》一书正式出版后,从公开的照片看,這根本不是制豆腐,而是在酿酒。
具体大家可以搜《豆腐問題》作者孙机
豆腐真正发明应该是在晚唐,一种叫豆(食宛)的食物,经過现代学者考证认为就是最早的豆腐,但晚唐那個时代下,只能是小范围流传。
所以文中說沒有,也不算讲不過去,說有也是可能的,但毕竟這是一本網络穿越,诸位读者請一笑置之吧。
本章已完成!大宋终结者最新章節第四十九章两难之选,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