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 应对蝗灾
“对,就是现在大唐的食品来源太過单一,也就造成了抗灾害能力過低。”
唐平拿着手机一字一句的读着:“所以,我們应该尽量使大唐人民有更多的食物選擇。”
“更多的食物選擇?”
“沒错,我觉得土豆的种植,要提前提上日程了。”
原本是打算让大唐官方见识到了土豆的产量以后才全国推广,但是蝗灾的来临,让唐平知道,土豆的种植得提前了。
按時間来算,這一次他回现代大量带回土豆,然后开始大范围种植的话,蝗灾发生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土豆成熟的时候。
這样就算蝗虫到时候能把土豆叶啃食干净,但是埋在地下的土豆却能成为救命的粮食。
不過這就要看大唐官府的魄力了,毕竟大规模种植土豆,需要的就是一定数量的农田和人力了。
這势必会影响其他粮食的种植,用一种产量未知的新作物来代替原有的农作物,阻力必然不小。
李世民点了点头:“我会尽力推动此事!”
他虽然是大唐皇帝,但是皇帝還真能管到每個人田裡种什么庄稼嗎?
可以說這事必然也是困难重重,但是他也知道,如果真如唐平所說,那就是百姓最大的活命机会。
“還有嗎?”李靖问道,他也知道,虽然唐平這会說的两点只有寥寥几句话,但是做起来却绝对不容易。
“暂时沒有别的了。”
“好,李将军,我們即刻回……进宫!”李世民站了起来,想了想又拱手說道:“谢過唐小兄弟了!”
“不比客气!如果朝廷愿意大规模种植土豆,請在六日后来上河村。”
五日后就又是他回现代的日子,這次回去就是尽可能多的带受蝗灾影响小的作物過来。
至于后面還有一些阻止和防治蝗虫的方式,比如拉防虫網之类的,都只有缓缓再說了。
李世民和李靖再匆匆的回了宫,這时候的显德殿裡面已经被房杜二人把各部主官叫了過来。
从礼部尚书高士廉到工部尚书段纶,六部尚书都在這裡了,加上检校侍中魏征已经门下省诸官,整個大唐朝廷最有权势的人基本都集中在這裡了。
“這消息究竟是从何而来?”户部尚书戴胄问道,他执掌户部,房杜二人把蝗灾一事一說,他细想一下也觉得非常可能,但是還是想知道這消息究竟是谁說的。
房杜二人对视一眼摇了摇头,他们也很好奇,但是陛下不說,他们如何知道。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李世民带着李靖回来了。
“蝗灾一事,大家都知道了吧,诸位可有何对策?”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李世民看向下面的群臣。
戴胄第一個出列,這事儿本来就是他的工作:“請陛下下旨,让民间百姓多多捕杀。”
這次他聪明了,沒有說什么祭拜蝗神,让陛下告天罪己之类的。
人力捕杀,也是這個时代常用的灭蝗方法,具体下来又有烟熏、火烧等各种方式。
但是這种方式,其实只对小规模的蝗灾有作用,一旦规模太大,人力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還有呢?”
這一下戴胄不說话了,因为他也就這么一個办法,至于其他人,更是只能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李世民有些无奈,不說满朝文武,起码来說大唐中央管事儿的人都在這裡了,却還沒有一個孩子有见识。
恩,唐平在他那裡,直接被归成了一個孩子。
“既然大家想不到办法,那么朕說两個法子,各位讨论一下要如何推广下去。”
李世民直接都不问這两個法子是否可行,而是让他们直接讨论如何推广,已经很能說明問題了。
“第一,全国推广,饲养鸭子!”
“鸭子?”
“全国推广?”
下面的人都沒搞明白,不是說蝗灾嗎?怎么皇上突然就提起养鸭子了?
李世民看着下面自己的高管们是又好笑又好气,把唐平那些鸭子对于蝗虫幼虫的克制,以及养鸭子的好处說了一遍。
他可不像唐平一样,還得照着手机去念,唐平說過的那些,他听了一遍基本就能差不多的复述下来了。
“原来鸭子還有這样的作用?”
“想想好像還真的可以!那蝗虫幼时又不会飞,正是鸡鸭的食物。”
“明明這么简单的事情,为何大家原来沒有想到呢?”
不得不說,這群人接受能力還是很强,相通以后,很快就接受了這個方案。
不過他们接受沒用,最难的是实施。
别的不說,鸭子要养殖,你总得有鸭苗吧?這不是一家一户饲养,而是要全国推广,那么這些鸭苗就是一個天文数字了。
這才是這個方案最大的难题。
這时候礼部尚书豆卢宽站了出来:“陛下,臣出使东越时,曾见其民间多有养殖鸡鸭,這次需要如此之多的鸭苗,估计只有东越才有如此之多。”
“可我們和东越的关系……”魏征的话沒有說完,但是大家都知道,大唐和东越的关系并不算好。
恩,准确点說,這会的大唐和周围诸国的关系都不算太好。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家原来都是前隋的臣子,前隋无道,各地烽烟四起,各路反王高举义旗。
互有攻伐之后,纷纷建国。
大唐占据了关中长安诸地,這裡也是曾经的大隋中心,所以常以正统自居,而周边诸国自然并不是太過服气。
這几年虽然不再刀兵相向,也不過是因为各自需要休养生息罢了。
年初突厥围城,长安兵力捉襟见肘,也是因为周边诸国国境压力巨大,一旦疏于防守,很可能对方就趁虚而入了。
所以现在如果要和东越大量交易鸭苗,也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东越什么东西比较稀缺?”李世民皱眉问道,毕竟万事离不开一個利字。
如果大唐能拿出让东越心动的东西,对方才会愿意交易。
而這时的东越,其实占据的就是江南地区,那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气候宜人。
单轮自然條件的话,比大唐要好上不上。
回话的還是豆卢宽:“东越的话,应该对于铁器最为稀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