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3章 冷的只剩下寒冬

作者:难成一梦
第33章冷的只剩下寒冬

  听到刘洎的话,李泰也是眼睛一亮,“刘大夫,本王明白你的话了!”

  李泰說着,就立刻开始写奏折,他已经迫不及待要把這件事汇报给父皇了。

  写完之后,李泰就坐着马车,然后往太极宫而去。

  李世民正在甘露殿看书,贴身太监王德便在大殿门口轻轻敲了敲门,“陛下。”

  李世民放下书,道:“进来吧。”

  一個老宦官打开门,慢慢走进来,躬身道:“陛下,魏王殿下来了。”

  “哦?

  青雀来啦,让他进来吧。”

  李世民笑了笑。

  王德转身出去,沒一会儿,李泰便走进甘露殿中。

  “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点头,“平身吧,青雀,快坐下。”

  “谢父皇。”

  李泰坐下之后,李世民才问道:“青雀,你来找父皇,是有什么事嗎?”

  李泰正襟危坐,掏出一封奏折,“父皇,儿臣来找你,是因为收到了信息,說皇兄李承乾在黔州,可做了不少大事。”

  李世民脸色一滞,随即眉头紧皱,“那個逆子又弄出了什么动静?”

  “父皇,您看…”

  李泰将书信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拆开看了起来,而后用力一拍桌子,怒气冲冲道:“好一個李承乾,居然敢诛杀朝廷官员!”

  李泰心中一喜,但脸上却是痛心疾首,“父皇,儿臣也沒想到,皇兄他会這么做,儿臣听說,那沈良将黔州打理的井井有條,深得民心,如今却被皇兄诛杀,百姓们反应可是很大。”

  “這件事要是不给百姓一個交代的话,恐怕会惹来非议的。”

  李世民目光阴沉,“這件事,朕自有分寸,青雀,你先回去吧。”

  “父皇…”

  李泰還要說话,但是见李世民表情阴沉,他只能将所有话都吞进肚子裡,然后小声道:“儿臣告退。”

  当他转身的时候,一句话却突然传进他耳朵裡。

  “青雀,你…很关心你大哥嘛。”

  听到這话,李泰动作一滞,回過身来,正要說话时,李世民却摆了摆手,“回去吧,朕乏了。”

  “喏。”

  李泰低着头,慢慢往外面走去。

  甘露殿中忽然安静下来,十月的长安有些薄凉,让李世民不由得紧了紧衣裳。

  “王德…”

  良久,李世民轻唤一声。

  “奴婢在。”

  王德如鬼魅一般出现在门外,脚步无声走到李世民面前。

  “如何?”

  李世民淡淡的說道。

  王德低着头,轻声道:“黔国公确实杀了黔州刺史沈良,不過那沈良暗中指使土匪,劫道百姓,导致百姓怨声载道。”

  “黔国公初到黔州,便大刀阔斧对黔州进行改革,深得民心。”

  李世民听着他的汇报,表情一直都很平静。

  沉默半晌后,他才叹了口气,“若是承乾能早些醒悟,又何必落得如此田地?”

  王德又道:“陛下,奴婢還查到,黔国公刚出长安不久,就遭到了伏击。”

  听到這话,李世民眼中忽然爆闪出几缕精芒,“朕知道了!”

  說完,李世民便用右手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王德始终低着头,汇报完情况后,便一言不发。

  对于外人来說,他是内侍省监,为从三品,是整個皇宫的宦官头子。

  但是对李世民来讲,他是一個影子。

  李世民不方便做的事情,都会让王德去处理。

  毕竟是皇帝,手中岂会沒有自己的底牌?

  “王德…”

  李世民叫道。

  “奴婢在。”

  “去尚书省一趟,告诉房玄龄,說朕欲恢复黔州都督府,并任命李承乾为黔州大都督,统领黔州军政!”

  李世民道。

  這句话很惊人,但王德表情并沒有任何变化,而是轻轻一躬身道:“喏。”

  說罢,他便低着头退出了甘露殿。

  很快,诺大的甘露殿就只剩下李世民一人。

  他闭上眼睛,双手轻轻揉着额头,脸上露出一丝哀色。

  父子相残,兄弟相残…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悲哀,似乎又在他這裡重新上演着。

  生平第一次,李世民觉得這皇宫很冷,冷的只剩下寒冬。

  …

  這天中午,李承乾带着诸葛亮,一同往城西而去。

  過了這么多天,他想去看看土豆和番薯种植情况如何。

  那可是黔州立足的根本,如果沒有這些的话,那他发展黔州的计划起码得延后三四年時間!

  李承乾单独在城西划出了两块良田,并且派近百名卫士在附近建立哨岗巡逻,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去。

  到了城西良田不远处,因为前方有许多田地,马车不能過去,所以李承乾和诸葛亮便下了马车。

  几個卫士立刻小跑過来,“李公爷!”

  “嗯!”

  李承乾点头,然后望了望四周,“沒什么异常吧?”

  卫士连忙道:“李公爷放心,无任何异常!”

  “那就好!”

  李承乾說着,便领着诸葛亮往前方走去。

  很快,他就看到前方的田间,一個個农户正在忙碌着。

  那些农户见到李承乾,就立刻起身,齐声叫道:“主人好!”

  李承乾摆摆手,“你们不用管我,继续耕作吧,记得一定要照料好庄稼。”

  叮嘱完后,他才看见番薯和土豆都已经破土而出,发出一小截嫩芽,虽然不多,但却异常蓬勃。

  “李公爷,這些嫩芽是?”

  诸葛亮蹲下身,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嫩芽,不由得有些疑惑的问道。

  李承乾微微一笑,“要想黔州富起来,這些嫩芽可是至关重要,等過几個月,你就会知道了。”

  诸葛亮点头,不再追问下去。

  “时候不早了,我們先回去吧。”

  李承乾說道,便背负着双手,往回走去。

  诸葛亮跟在他身后,一言不发。

  很快,李承乾便回到了马车的位置,当他正准备上马车时,眼睛却突然瞥向了远处的田间。

  在那裡,几個不過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头顶着烈日,一锄一锄挖着。

  看到這场景,李承乾不由得皱了皱眉。

  黔州发展不起来,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教育不行!

  无论在任何时代,教育对一個国家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教育不仅促进了個人的发展,也为国家的发展源源不断的培养和输送人才。

  而大唐官方学校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其中最高教育管理机构为礼部。

  礼部在官学教育這部分主要负责颁定全国统一教材,确定中央官学学生的录取标准,指导官学的学校教育等等。

  大唐中央官学的設置分直系和旁系两大部分,直系的学校由国子监管辖。

  国子学原隶属于太常寺,贞观二年时,李世民将其改名为监,使其成为独立的教育机构。

  国子监下辖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皆置有博士、助教等学官。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