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恐怕是科學神教 新書
張尋並不知道,歷史最著名的神棍之一,推背圖的重要作者袁天罡,就是站在路邊傻愣愣的看着他的糟老頭子。
這些天由於楊幼娘等神棍們的宣傳,如今這北流城內大多數的居民都相信了自己是明王了。
所以有一個老頭子並不像是其他的北流城居民那樣恭敬的鞠躬行禮,還是讓張尋稍微注意到了他。
不過袁天罡此刻並沒有在長安的時候的仙風道骨,暈了兩天船,再仙風道骨也變成糟老頭子了。
所以張尋也沒覺得袁天罡有什麼特別的,稍微看了一眼之後便離開了。
他剛剛視察了軍營。
而後要回到自己的書房。
這些日子,除了楊幼娘領着一幫神棍準備天道教的立教的事情之外,軍隊高層已經開始在醞釀對耽羅國的征服了。
這一次的行動,就不只是出動海軍,陸軍也要同步出動。
耽羅國畢竟擁十萬之衆,所以張尋計劃至少出動五千以的兵力才能把耽羅國征服下來。
當然了,這都要等到他正式稱明王之後,纔開始的行動。
在這之前,需要先成立天道教。
來到書房,楊幼娘已經在門口等着了。
“幼娘,教義方面,你考慮的怎樣了。”
張尋一邊進到書房,把佩刀交給了張德六,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楊幼娘從隨身帶來的一個羊皮口袋中翻出了一沓厚厚的文書:“天道教的教義,經文,幼娘已經按照明王的指示,參考了道教、佛教、摩尼教的經典,整理出了一些東西。暫時還很粗略。”
張尋將那一沓厚厚的文書拿過來專心翻看。
宗教的事情,他是不熟的,所以只能說個大概的方向,剩下的事情就要交給楊幼娘這個專業人士來完成了。
在魂穿過後,前世的黨員同志張尋,也已經不再是什麼無神論者了。
他開始相信冥冥之中有某種神祕的力量。
所以,女神棍拼湊整理出來的天道教教義,頗爲對她的胃口。
首先,楊幼娘從傳統的倒腳之中遭到了一個光明神的化身太一,又名東皇太一,起居住的北辰乃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那便是光明世界。在天道教的教義中,把太一神奉爲華夏至高神。
又參考了佛教的因果論,遵循天道者死後入光明世界,逆天道者墮入無邊黑暗地獄。
總之,就是個很俗套的故事了。
“幼娘,我看這天道教的最高目標需要修改一下。”
張尋說道。,
楊幼娘立刻躬身:“請明王示下。”
“除了死後進入光明世界,生者亦當奮發!”張尋說道,“咱們天道教的目標,應是將凡世建設成光明世界!”
“凡天道教徒,應追尋天道,怎麼追尋呢?那便是要總結天道規律,追求各種道理,知識,用知識造福普羅大衆!”張尋說着說着,便找到了思路了。
“沒錯!這天道,便是學問,便是知識!是宇宙萬物的真理,是天地間所有的知識!多探究掌握一點知識,便距離光明天國更進了一步,只要能掌握宇宙萬物所有的學問,便可以建設地之天國,讓世界大同,讓庶民享受物質之豐富....”
楊幼娘聽着,眼睛越來越亮。
她是全身心的相信張尋乃是明王的。
所以,對於張尋隨口間就說出了這一番道理,楊幼娘雖然不奇怪,但是心裏對於明王的敬佩也是越來越甚了。
她自己總結出的教義,只能吸引下層的窮苦百姓。
畢竟信天道天堂這一套,只能忽悠底層窮苦百姓,
聰明人是不信的。
但是張尋所說的這一番道理,卻能吸引到那些聰明人,那些精英人士。
“明王一番話,屬下茅塞頓開!”
楊幼娘敬佩的說道。
張尋笑了笑。
這道理當然是很好,很有蠱惑性了。
因爲這可是張尋直接抄襲了當年席捲了大半個世界的紅色思潮啊。
這天道教,在張尋的引導下,恐怕要變成左傾科學神教了
兩人繼續討論着。
最終,張尋拍板,這天道教將只有兩部經典。
一部名曰《光明經》,這主要是學習了一些一神教的經典編撰,主要受衆是廣大底層百姓。在這部經典中,描述了一個理想化的光明世界,這個世界的物質財富已經到了極大豐富,以至於人人都可以得到他們需要的一切物質財富。而這個世界的精神文明也到達了至高的境界,人們不是爲了取得財富而勞動,勞動本身已經成了第一需求……
而另外一本,則是張尋打算用來吸引層精英的經典,名曰《天道與科學》。
這本書的道理,主要就是強調學問萬能,自然便是道,便是神。其次就是實證主義的哲學思想,強調感覺,經驗,實驗和推理,輕視形而學的那些探究根本大道的哲學思想。認爲探究根本的通天大道是好高騖遠,探究可以實證的億萬小道才踏踏實實的求道做學問。如果能得證億萬小道,那無需探究通天大道,也能近似於神,也能讓天下大治,也能讓萬民大同。
而在《光明經》中描繪的光明世界,不僅僅存在於想象,而是可以通過得證億萬小道而逐步實現的因爲科學知識是可以轉化爲生產的,掌握的知識越多意味着生產的物質財富越多,當世人掌握了足夠多的知識之後,他們能夠生產的物質財富將會達到一個難以想象的程度!
在張尋的引導下,天道教不但是宗教...還恐怕會變成科學神教之類的東西。
在張尋和楊幼娘初步把這兩部“天道經典”搗鼓出來的時候,張尋不由得感嘆,要是有一天,這天道教真的通行華夏的話,也不知道未來的歷史會被他導引到何處去呢
“王,既已決定經典,那不如早證明王尊位,展露神蹟?”楊幼娘問道。
“既要明王尊位,還要展露神蹟,那自然要觀禮之人越多越好了!”
張尋笑道。
在他看來,所謂展露神蹟就是一場政治秀。
既然要秀,那觀衆自然很重要了。
如果只是北流城的居民,那這場秀的效果也未免太浪費了。
最好能把東亞世界所有國家的代表都請來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