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改佛为道 作者:孤云飞岫 李世民进行這样的赐封,意图是什么暂且不论。 可李恒很清楚,自己肯定沒办法再像以前那样在诸位皇子中当個小透明了。 虽然早在那一日春明门祭祀之后,他就必定无法“普通”下去,可是在今天之前,他最活跃的身份還是人皇殿主持,甚至连皇子的身份都渐渐被许多人淡忘。 在考虑皇权归属的时候,几乎沒有人会把他算进来。 李世民這一次的赐封,可以說是直接把他拉了回来。 其他方面的事情暂时還不好說,可在皇权争夺方面,李恒已经难以再将自己置身事外。 就算他自己无心,十几位“好兄弟”恐怕也不会相信。 不過,现在李恒的心态也和以前穿越過来的时候不一样了。 以他现在两千多年的道行,整個大唐根本就不存在能伤到他的人,起码安全是有保障的,自然也就不怕什么。 “多谢父皇。”李恒恭敬行礼,对李世民的赐封坦然接受。 宣政殿内一下子变得沉寂安静,针落可闻。 不少文武官员都感觉自己在這诡异的寂静当中嗅到了****的味道。 甚至已经有人考虑该怎么站队了。 李承乾和李泰心裡也已经把李恒当做了自己的假想敌。 以李恒越来越强大的精神力量,這些人的情绪变化自然都逃不過他的感知,但他对此并不在意。 实际上,在了解到這個世界的确存在妖魔,甚至可能存在仙神之后,他的目标重心就放在了努力变强上。 尤其是在经過一场“大战”之后,让他更加意识到实力的重要性。 与自身的实力增强相比,什么皇权争夺,根本就不值得在意。 只有自身先强大起来,才有资格讲人道独尊。 “我只管做我的人皇殿主持,安稳签到变强就是,皇权争夺与我无关。”李恒心中暗道:“不過,若真有人過来招惹,我也不会让他好過。” 李世民稳坐金台御座,面带微笑,似乎对宣政殿内的诡异气氛毫无所觉,见李恒接旨后,便轻轻颌首,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 “妖僧虽除,但其祸患根源仍在,诸位爱卿以为,這妖僧胆敢公然作乱长安,甚至入宫袭击朕,底气何在?” 他的声音犹如金石坠地,回荡在宣政殿内。 “陛下,臣以为……”袁天罡适时出列,恭敬道:“妖僧前来长安,无非是为先前收取佛田赋税一事。 “他胆敢如此肆意妄为,所依仗的就是身后广大佛门,以及遍布大唐的众多僧人,這应是他的底气所在。” “沒错,正是佛门!”长孙无忌点头,也出列道:“陛下,臣早年曾在各地做過勘察,僧众许诺来世富贵,对普通百姓诱惑极大,不少地方的僧人数量甚至超過了普通百姓。” “陛下,僧人不可過多。”房玄龄也站了出来,沉声道:“僧人抛家舍业,不娶妻,不生子,视祖宗香火血脉于无物,满口阿弥陀佛,心无君父,佛门万不可壮大。”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朝官开始数落佛门的不是。 其实,這宣政殿内的朝官之中,有不少也是信奉佛教的,家裡甚至還供奉着佛陀菩萨的神像,时常焚香叩拜。 可自从妖僧事件之后,這些朝官无一例外地都把家裡的佛像菩萨像砸了個粉碎,换上了比较大众的道门神仙。 此时,在朝堂之上,這些朝官更是半点也不敢提及自己曾经信佛一事,甚至還暗自后悔,决心以后再不和佛门扯上半点关系。 最终,经過一番争论之后。 长孙无忌走到最前方,恭敬行礼道:“陛下,臣請愿封杀佛门,将這西来之神逐出中原,僧人全都還俗。” 這话一出,顿时引起一群朝官的附议赞同。 “不不,此事不妥。”房玄龄却是摇头道:“陛下,佛门虽然可恨,但若是一朝灭佛,令僧众還俗,势必导致流寇滋生,时局动荡啊。 “佛门在中原传承千年,又擅蛊惑人心,时至今日僧众已逾百万,這样巨量的僧人若是全部還俗,根本就沒有足够的土地和差事安置他们啊。” 众人一听,這似乎也很有道理。 僧人本来就沒有任何职业,如果一下子直接還俗,那就相当于多了无数流民,必然会引起极大的动荡。 “陛下,是否可以先禁制僧人继续传教?”袁天罡建议道:“先控制佛门的传教规模,再一点一点让僧人還俗归乡,一步步击溃佛门?” 這是一條相对折中的路线,再次引发一众朝官的讨论。 李世民轻轻抚了抚胡须,似是在考虑哪個方案合理,不過,他的目光很快又落到了李恒的身上,微笑道:“法师,你有何见解?” 话音未落,宣政殿内就又变得安静下来,满朝文武也都把目光投向了李恒。 其实,李恒這個时候正在考虑什么时候把那头鹿妖的尸体炼化给镇妖剑精炼,到时候镇妖剑或许就能升级到七八倍了。 美滋滋。 猛然间听到李世民的询问,他才回過神来。 其实,通過刚才這些朝官的讨论,以及自己之前做的一些调查,李恒也知道现在大唐的佛门现状。 虽然李唐崇道,甚至還找了太上道祖李耳做自己的祖宗,道教堪称国教,但由于佛教的传播方式太過于吸引普通百姓,实际上還是佛门刚昌盛一些。 毕竟,信道是需要不小成本的,无论是烧炉炼丹還是画符存神,都需要不低的成本,自身沒有一定程度的家私,都不一定信的起。 而且道门的传教欲望也不是很大,不少高功道士可能到老死都沒怎么出過自家道观,一直做梦想要长生成仙。 信佛就不一样了,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保你来世富贵。 十恶不赦的凶徒都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還有比這能更快扩张信徒数量的嗎? 对于這种情况,李恒心裡忽然一动,想到了一個办法,笑道:“我朝以道为祖,或可改佛为道。 “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尼为女德。 “父皇以为如何?” ps:大家觉得這個建议会真正实施嗎?嘿嘿。 Copyright易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