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蜂窝煤与煤炉子
从那日早朝過后,仿佛什么都沒发生一般,世家很清楚什么叫過犹不及,不敢再贸然找李承乾麻烦,李承乾自然也明白现在還不是对付世家的时候,所以双方在无形中达成了某种默契。
只是坊间传言,从斗诗過后,王伦变得寡言少语,呆在家裡闭门谢客,有人說他准备奋发图强,再与李承乾一战,也有人說王伦受了打击,直接疯了。
李承乾沒時間理会這些,他每日把自己关在书房中,设计符合大唐现状的煤炉,這其中也少不了和玲珑,秀儿两個丫头做些偷偷摸摸的事。
当然碍于年龄的原因,李承乾也沒有做的過分,這倒是让两個丫头怀疑他是不是嫌弃自己。
大唐的冶铁技术比起后世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后世的煤炉在大唐很难做出来。
最麻烦的并不是炉子,而是导烟的炉筒,在大唐根本打不出那么薄,柔软度又好的铁皮,当然铜的柔软度要比铁好的多,但是从成本来看,用铜根本就不现实。
再从实用看,炉子发挥热量,很大一部分就是靠着弯曲的炉筒部分,所以要想把炉筒部分精简,炉子就要比原来大,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热量。
用了两天多的時間,李承乾总算是将自己理想的大唐煤炉弄了出来。
为了方便制作,李承乾将能省的都省了,至于导气筒在尝试陶瓷和竹筒失败后,李承乾不得不再次将目光转回到铁。
既然做不了薄的,那只能做厚的了,李承乾让人制作了一個半米长的环状模子,直接将铁水浇灌,最后做出来的样子就好像一根粗钢管一般。
在房间裡尝试了几次,最后都非常成功,李承乾直接让铁匠大量打造這种煤炉,蜂窝煤已经做出了很多,也是时候找個机会开始市了。
北国的冬,干冷干冷的,北风席卷着树最后几片枯叶飘然而下,入眼之处,尽是一片萧索的枯黄。
忽的一夜雪花开,忽的一夜寒风来,今年的冬来的比往年早了些,也要更冷。
一大早,李世民看着屋外飘荡的雪花,不由的幽幽一叹,今年本就是战乱不断,百姓刚刚稳定下来,不知道這一场寒风,又要吹杀多少百姓。
“启奏陛下,长安城周边作夜冻死的人数已经报来了。”一個户部的官员快跑着過来,估计這样能让他感觉暖和一些。
“快快给朕念来。”看着那官员脸色有些不好,李二心裡不由的咯噔一下。
“长安城外各处的庄子,有一百三十人冻死,长安城中目前发现四十八人。”
听到這個数字,李二身体不由的摇晃了一下,眼睛都有些发红。
光是长安城周边就有這么多人冻死,那其他地方呢,那些更靠北的地方呢?李二感觉心都在滴血啊。
“观音婢,你說朕是不是不配做這個皇帝,为何朕刚刚继位就遇到這么冷的冬,难道是天对朕不满嗎!”李二有些痛心疾首的道。
看到李二這般,长孙皇后一時間也是心疼的紧,不過面对天时,饶是她聪明,也是无可奈何,能做的也就是几句沒用的安慰。
“二哥,要不咱们把高明唤来,這段時間,他弄出了很多千奇百怪的东西,說不定会有什么良策抵御寒冬呢。”忽的,长孙皇后眼睛一亮,拉着李世民有些期奕的說道。
“对,对,对,去找那小子,听說他要的那座云雾山挖出了石炭,就算他沒有良策,也可以将那些炭分发出去抵御一阵。”
听长孙皇后這么說,李二忽的想起了什么,脸色瞬间就恢复過来。
“那臣妾這就让人将他唤来。”
见李二好了一些,长孙皇后终于松了一口气,连忙就要让人去东宫叫李承乾。
“慢着,朕要亲自去,几日不见了,朕倒是要看看他這一国储君平日裡在干什么。”
李二拦住了就要冲出去的太监,脸带着几分好奇的道。
东宫裡,
李承乾正坐在炕头和三個丫头搓麻将,其中两個自然是玲珑和秀儿,至于多出来的一個便是阿水。
从中秋节那天再次相遇,李承乾和阿水更加熟络了,从她嘴裡得知,原来她老爹竟然是一名铁匠,李承乾正缺人呢,索性就把這爷俩收入了东宫。
原本李承乾和阿水之间就有着几分淡淡的情愫,相处之下感情更是突飞猛进,现在阿水已经和玲珑,秀儿成了姐妹,一起对付李承乾的魔爪。
看着外面飘舞的雪花,李承乾心情大爽,這是他来到大唐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更早了一些。
现在李承乾终于发现了天气预报的好,一股冷空气弄的他沒有半分准备。
按照李承乾原本的预料,天气变冷起码還要二十多天,所以他将蜂窝煤和煤炉的市日期定在了三天后,谁知道天要下雪,娘要嫁人,一切来的這么突然呢。
還好前几日沒什么事做,李承乾让人在东宫寝宫打了几條大炕,否则就是煤炉烧起来,怕是也沒這么暖和。
“八筒……”
“胡了,殿下你已经欠我五十贯了,加這次是六十贯。”
玲珑小丫头一脸的激动,看着雪景,搓着麻将,什么是生活,這才是生活。
李承乾很无语,为什么呢,這是为什么呢?
自从让木匠帮忙把麻将做出来,交给几個丫头规则后,他几乎就沒怎么赢過,而且每次還是那個输得最多的。
“来来来,再玩再玩,老子就不信赢不了你们三個小浪蹄子!”
李承乾根本就不谈钱的事,偷偷的“惩罚”了玲珑一下,桌立刻又响起了噼裡啪啦的声音。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