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圣旨到(二)
不敢怠慢,赶紧带着学生们和小宝三人跑下来,這接圣旨可不是小事,稍有不敬,那就是杀头的大罪,這個电视上都演過。
赶忙跑到门口,李老汉已经带着府裡的人都跑過来了,贺贵带着皂工坊的工人和护院也在,李彪笔直的站在旁边。
“小凡,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還有圣旨啊?”李老汉和众人满脸惊讶,纷纷不解的看向徐凡。
“李大爷,我也纳闷呢,先不管這個,赶紧准备香案,咱们去迎接宣旨的公差,问问是怎么回事。”徐凡也是纳闷,咱也沒干啥事啊,就是做点生意,怎么還引来了圣旨啊,难不成李大帝看我這香皂生意赚钱,想收归朝廷所有?
伸头往外一看,外面几個公差已经下马,一個头戴冲天盔,身穿细鳞甲的将军正带着几個人正向徐凡走来。打眼一看,奶奶的,這不是那個长安兴隆斋的李继策嗎,前两天還在猜他身份不简单呢,结果今天就穿着甲胄来了,徐凡真恨不得再给自己一個嘴巴子。
“李兄,怎么是你啊?你不是长安兴隆斋的掌柜嗎,怎么一转眼成将军了,還過来宣旨?”虽然明知道其身份不凡,但是该装傻的时候還得装傻,该问的還是得问啊,徐凡硬着头皮迎上去问道。
“呵呵,徐兄,我之前還邀徐兄去长安开酒楼呢,看来這次要一语中的了,其他的咱们稍后再說,赶紧摆香案,先宣读圣旨吧。”李继策一脸的笑容,要先办公事,再谈私事。
“好...好,那就請进吧,李大爷,香案呢,准备的怎么样了。”徐凡赶紧将几個公差迎进来,回头去问李老汉。
在正堂门前,面朝北,摆好香案,“草民徐凡接旨”徐凡带着一众下人和学生跪在香案前。
李继策带着几個人站在香案后,拆开封线,打开秀有金龙图案的明黄色卷轴,站定后,双手打开各持一個卷轴,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特招徐凡前来觐见,钦此”圣旨的基本意思就是,李大帝自登基以后就非常重视农业,重视教育,徐凡呢,发明了新农具,极大的便利了百姓的耕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且免費给学生们提供书册并免費教学,所作所为很是符合李大帝的胃口,并且還发明了香皂、肥皂以及鞭炮等物,李大帝也很是喜歡。李大帝登基后,励精图治,求贤如渴,重用人才,想考察一下徐凡的才学,要委任官职,并命忠武将军,曹国公之子李继策前来宣旨并带徐凡去长安觐见。
圣旨宣完后,徐凡目瞪口呆,一是沒想到竟然是好事,李大帝要接见自己,還要让自己当官;二是沒想到李继策竟然是曹国公徐世绩的儿子。
“徐兄,赶紧接旨吧,别发呆了,這抗旨的罪過可是不小哦”李继策合上圣旨后开玩笑逗着发呆的徐凡。
“草民徐凡,领旨谢恩”磕了一個头后,徐凡赶紧蹦起来。
“李兄,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皇上他老人家怎么注意到我了啊?還有你不是长安兴隆斋的掌柜的么,怎么一转眼成了曹国公的公子了啊?”接過圣旨,徐凡揪着李继策,赶紧问道。
“呵呵,徐兄,此事說来话长,先让李管家招待一下跟我来的公差吧,然后去你的正堂慢慢說,刚好我也有事找你商量呢。”李继策笑呵呵的說道。
“好的,你稍等一会,李大爷...”徐凡喊過李老汉,让他去招待一下跟李继策来宣旨的公差,并让李老汉悄悄的给每個人二十两银子,经常看电视剧,這些门道徐凡懂得很;又让知画和墨香去安排学生们休息,今天李继策带圣旨過来,下午肯定要在府裡开宴,估计是上不了课了。
转過身,带着李继策来到正堂,小宝上完茶水后,想按例站到徐凡身后,徐凡一摆手让其退下去。李继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看到徐凡疑问的目光之后,放下茶碗后說道:“呵呵,不瞒徐兄,家父确实是并州总管,当今曹国公姓李,名讳单字绩,我本名李振,字继策,上次来襄阳是去剑南道公干。回来的时候,想顺道游历一下襄阳,恰逢其会,赶上你府上的李管家正在贩卖香皂和肥皂。兴隆斋确实是我們国公府的产业,所以我就代表兴隆斋参与了一下,說实话,徐兄你這肥皂和香皂的确是好东西,上次拉回去的那一万多块肥皂和近八千块香皂,沒用几天就被长安城的富商勋贵给抢沒了,我出来的时候,這一批才刚运回去......”
徐凡听着李继策讲述,心裡又想起李世绩的前半生。
李世绩,原姓徐,名世绩,字懋功,亦作茂公,跟徐凡也算本家,李大帝登基后,为避讳李大帝的名讳,遂改为单名绩。年青时家本豪富,隋末徙居滑州。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拯救贫乏,不问亲疏。隋炀帝大业末年,徐世绩才十七岁,见天下大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的军队。不久后,隋朝遣名将张须陀讨伐,翟让吓得要跑,徐世绩止之,与隋军两万多人交战,竟于阵中斩张须陀,大败官军,徐世绩一战成名,被翟让依为左膀右臂。
当时,蒲山公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兵败逃亡。徐世绩与浚仪人王伯当知道李密天下英雄,一同劝說翟让奉李密为主,以收买人心,扩大影响。
隋朝令王世充讨伐李密,徐世绩多次拒战,以奇计在洛水两岸几次大败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为东海郡公。当时河南、山东大水,饥民遍地,隋朝赈给不周,每天饿死数万人。徐世绩向李密进言:“天下大乱,本是为饥。如果我們攻陷黎阳国仓,大事可成矣”李密听计,派徐世绩带五千人自愿武渡黄河掩袭黎阳仓隋朝守军,当日攻克,开仓招民众随便领粮,十天之间,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万人。一年多后,宇文化及江都弑隋炀帝,越王杨侗即位于东京洛阳,赦免李密诸人,封魏国公,拜太尉。隋廷又授徐世绩右武侯大将军,命他们一同讨伐宇文化及。徐世绩守黎阳仓城,宇文化及率军四面攻城,形式危急,徐世绩从城中向往挖地道,忽然现身城外,大败宇文化及,解围而去。
后来翟让与李密心生嫌隙,最后发展到都要除去对方的地步。李密最后在众人劝說下决定除去翟让,趁宴請机会斩杀翟让,由于徐世绩当时是翟让属下,也被乱兵刀砍剑劈,遭受重创,李密见到后马上制止士兵的杀戮,徐世绩免于一死。
后,李密与王世充的作战中屡次败北,加之手下密谋反叛,大势已去,不得已归唐。
当时徐世绩全统李密旧境,东至于大海,南至于长江,西至汝州,东至魏郡,一時間未有所属。不過徐世绩是真义士,他对长史郭孝恪說:“魏公(李密)已归大唐,如果我自己上表向唐主献地,是自邀功劳而彰主公败绩,還是把土地人口军人数目造册,总启魏公,让魏公自献,于是派使臣上表。唐高祖李渊听說徐世绩有使人来忙召见,一见只有给李密的信,很感奇怪。使人详细道明原委,高祖大喜,认为徐世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马上下诏封徐世绩黎阳总管、曹国公,不久又加右武侯大将军,赐姓李氏,并封其父李盖为王,为李盖固辞,于是封为舒国公。
后来李密在广西反唐,唐将史万宝、盛彦师早有准备,伏兵山谷,横击李密及王伯当等人,众人皆被杀,李密时年才三十七岁。
李世绩听說李密被诛,上表請唐朝容许他收葬故主,唐庭诏许。徐世绩服重孝,与从前僚属旧臣将士隆重地把李密安葬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以君礼葬之,朝野闻讯都赞叹他的忠义。
“...,后来家父向皇上进言,下旨招徐兄去长安觐见。這就是此事的始末,徐兄,虽然为兄此前隐瞒了身份,但也是迫不得已,望徐兄见谅,不要责怪。”李继策說完后拱手施礼道歉。
“岂敢岂敢,李兄本为公干,隐瞒身份,情有可原,我怎么敢怪罪啊,呵呵”徐凡赶紧将李继策扶起来,咱就是一介草民,哪敢让国公的公子给咱道歉啊。
“那就谢谢徐兄了,徐兄,圣旨已下,刻不容缓,你今天收拾一下,咱们明天一早就赶赴长安吧?”李继策提议道。
“好,那今晚就在府裡摆宴给李兄及公差们接风洗尘,小弟略作准备,明日一早,咱们就赶赴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