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收尾 作者:未知 紫禁城,芷兰宫。 小厅裡,朱栩与海兰珠都伸着头,看着摇篮裡睡的很安静的小家伙。 海兰珠刚刚坐完月子,還有些虚弱,但精神状态特别好,一边轻轻摇晃着摇篮,一边轻声道“皇上宽心,臣妾這裡十二個时辰都有女太医在,慈煊很健康,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朱栩微笑着点头,這是他的次子,小家伙现在已经长开,小脸白嫩,煞是可爱。 朱栩刚要說话,曹化淳匆匆进来,面带喜色的道“皇上,南直隶传信,布娘娘生了,是一位殿下!” 朱栩双眼一睁,道:“真的?何时生的?” 曹化淳也面带喜色,道:“是三天前,神龙府,江.苏巡抚衙门都传来信了,母子平安。” 虽然已经有了三個孩子,但听到第四個,朱栩還是很激动,站起来,背着手,又看了眼海兰珠,笑着向曹化淳道:“好,传旨给神龙府,好生照顾着,再让司礼监带着东西走一趟,待会儿朕写封亲笔信,对了,让翰林院起名字,起好了,一起送過去。” “遵旨。”曹化淳看得出朱栩很高兴,连忙应道。 曹化淳一走,海兰珠站起来,走到朱栩身侧,带着喜悦的道:“皇上,妹妹也生了,是不是要接到京城来住?” 朱栩看了眼海兰珠,知道她在宫裡孤单,想了想,道:“還得再等等,坐月子要得個把月,孩子也小,不着急……” 海兰珠听了,也点头,慌忙又道:“皇上,臣妾這裡有很多东西,能一起带给妹妹嗎?她一定用得到。” 朱栩笑着揽着她,道:“可以,待会儿你让人送去司礼监,让他们一起带過去。” “谢皇上。”海兰珠有些雀跃,转身快步去准备了。 朱栩吐了口气,缓解下激动,又坐下来,看着摇篮裡的小家伙,微笑着自语道:“慈煊,你有了個弟弟,将来可要好好照顾他……” 小家伙睡着了,還是呜哇一声,小手晃动,然后又安静的睡着。 朱栩笑了笑,给他拢了拢被子。 好一会儿,海兰珠收拾齐了,让人送去司礼监。 這個时候,一個内监走进来,道:“皇上,朱大人到了。” 朱栩点点头,与海兰珠嘱咐几句,便起身走回乾清宫。 朱栩大步走进东暖阁,朱宗汉一见,连忙单膝跪地,道:“臣朱宗汉参见皇上。” 朱宗汉一身锦衣,這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特有的服饰。 “平身。”朱栩脱掉外袍,在椅子上坐下,拿過一杯茶,道:“說吧。” 朱宗汉负责漠西一块,现在朱栩决意对察哈尔用兵,那一直对大明来說晦涩难明的漠西就是一块绊脚石,必须要摸清楚,這也是朱栩召他回来的目的。 朱宗汉躬身在朱栩身前不远处,道:“回皇上,臣已经打探清楚。准格尔部的台吉哈喇忽剌前不久刚刚病逝,其子巴图尔继位。此人野心勃勃,素有大志,准噶尔几乎无人敢不服。但是他不喜歡黄太吉,两人虽然沒有公开冲突,但建奴的行动受到了限制。准噶尔与哈萨克汗国不和,连连征战不休,還有就是更北方出现了俄罗斯人,他们也对准噶尔虎视眈眈。若是准噶尔想要进攻科尔沁,援手察哈尔,還需要通過喀尔喀的领地,综合来說,臣不认为准噶尔有能力南下,黄太吉更沒有。” 朱栩手裡转动着茶杯,目光微眯。 情势虽然看似很好,但也是危机重重。准噶尔冒头,也就未来十年八年,它就会吞并四周,触角伸到察合台(西.藏),叶尔羌等(新.疆大部),喀尔喀(外蒙古),建立一個庞大的汗国,這個汗国将会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未来的主要敌人之一! 在准噶尔身后,就是日益壮大,领土欲望强烈的俄罗斯,她的地盘比现在的明朝還大,已经有了歷史上俄罗斯帝国的影子。它西进的路被奥斯曼帝国挡住,只能东来! 朱栩是不会等着他们找上门的,眯着眼,沉思半晌,道“嗯,你将详细情报留下,朕看看。对漠西以及更远的地方的渗透要加快,不要在乎银子,朕要看到效果。” “是,臣告退。”朱宗汉躬身,缓步退了出去。 有了朱宗汉的奏报,朱栩心裡的信心更足了几分,目光看向门外,冷芒跳动。 曹化淳站在不远处,看着朱栩的神色,悄悄低头,安静无声。 一個内监悄悄进来,远远的看着朱栩,行礼道“启禀皇上,太后娘娘請您晚上過去用膳。” 朱栩一怔,醒悟過来,道:“你回去告诉皇嫂,朕知道了。” “是。”内监缓步退了出去。 很显然,慈宁宫那边已经知道布木布泰生孩子的事情了。 朱栩這边有喜事,内阁這边也终于有了可喜的进展,因为‘总理大臣’的存在,各地巡抚与内阁有了足够的缓冲空间,一系列‘新政’计划进行了‘弹性’处置,本来的障碍被扫除,‘新政’的草稿迅速拟定,朝野难得的团结一致。 内阁,毕自严,孙承宗等五人,坐在小会议厅,喝着茶,有些轻松的闲聊。 “总算是定下来了。”靖王道。他的督政院在‘新政’裡是很重要的一块,能有個好结果,他暗松口气。 汪乔年看向毕自严,道“大理寺這边沒有問題,大理寺从各地抽掉了不少人,清廉刚正,极其适合。政院那边培养了不少人才,人手相对足够,未来的计划沒有难处。*” 毕自严微微点头,大明不缺当官的,脾性刚直的在大理寺倒是极好。 孙传庭道“量才委用,這個应该是我們今后选拔官吏的一個准线。” 孙传庭统管内阁直属机构,对政院出来的‘专才’印象深刻。 “现在,就剩下三個总理大臣了,你们都有什么想法?”孙承宗开口,将话题扯入正题。 自古以来,官位都是一個萝卜一個坑,多少人打破脑袋的抢。统管几個省的‘总理大臣’,這個位置权势到底有多大,即便這些内阁辅臣心裡都沒底。 三個位置,给谁? 五個人相互对视,一時間谁都沒有开口。 好一阵子,毕自严身体动了动,道:“按理說,应该从六部九寺的主官中挑选,不過眼下朝局需要稳定,不宜轻动,還需从在野的人选拔,诸位有什么人选,可以說出来。我内阁权威未成,還需以大局为重。” 众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孙承宗沉吟一声,道:“杨景辰如何?” 毕自严想了一会儿,立即就道“可。” 杨景辰,天启年间的礼部侍郎,素有声望,能力也不错,有尚书衔,倒是合适。 “可。”孙传庭稍稍回忆一番,沒有反对。 汪乔年与靖王对孙承宗這個提议也沒意见,都道“可。” “王从义,如何?”靖王随后开口,他在内阁排位是第三位,轮到他了。 内阁中除了汪乔年,其他三人都对靖王有所‘警惕’,闻言沉默了片刻,毕自严率先道“可。” 王从义,崇祯初的山.东巡抚,此人锐气勃发,能力出众,事事敢为先,倒也不错。 “可。”孙承宗道。王从义他有所了解,不是靖王的人。 “可。”汪乔年道。他在内阁与靖王关系走的近,毕竟两人都比较特殊。 “可。”孙传庭道。王从义,他在户部有過交集,是個可靠之人。 三定其二,還有最后一個人,轮到汪乔年說话了。 汪乔年调任大理寺卿,入阁,是火箭提拔,在官场人脉极少,根基浅薄,根本沒什么人可推薦,想了很久,他开口道“工部的徐尚书在尚书任上已经很久,是否可以外调?” 毕自严等人对于大理寺是有些想法的,這個机构的权力完全来自于剥夺三司,品级高,权力大,地位特殊,将来若是党争再起,這個机构可能会是祸乱朝政的一個要害之地! 是以,毕自严,孙承宗,孙传庭都有意无意的压制汪乔年以及大理寺,自然,還有靖王的督政院,這些都是传统政体之外的特殊机构,不能大意。 毕自严稍稍思索,便摇头道“工部关乎重大,现在是节流的关键时刻,工部离不开徐大化。” 孙承宗也道:“六部尚书暂且都不能动。”与徐大化同样在任很久的還有兵部尚书申用懋,申用懋是眼下决不能离开的人。 汪乔年自然能感觉到毕,二孙对他与靖王的有意压制,嘴角动了动,沒有再說。 孙传庭见此,道“北方,辽东,河.北,山.西三省,交给周应秋,应该沒有問題。西部是陕.西,四.川,贵.州等六省,交给傅昌宗也无大碍。东部是山.东,南直隶,浙.江,這三省交给杨景辰。南部是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這個交给王从义,应该稳妥。剩下的就是河.南,湖广,江.西三省,身在腹地,需一個稳重之人,下官推薦余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