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他不配 作者:一楼 :18恢复默认 作者:一楼 “妍丫头這样的好孩子,打着灯笼也难找,老爷居然還嫌弃。”周夫人百思不得其解。 老夫人脸色不愉,“你和我那不孝子說了這是我的意思了嗎?” 周夫人颔首。 老夫人刹时震怒,“逆子,连我的话也不听了。他回来了,你让他過来一趟,老身有话要說。” 周夫人耐心劝着婆母,“母亲,您别生气。這一气,药效都要降三分,不是辜负了妍儿一片苦心。老爷回来了,我再好好劝着点,他早晚得答应。” 老夫人在她劝說之下,脸色好看了点,“妍儿那么好,他有可什么挑的。依老婆子看来,是他不配。” 周夫人顺着老夫人的心意,同仇敌忾,“是,是,是他不配。” 不配当李妍父亲的周毕进来了。 室内一般子药味還沒有散。 周毕瞧着桌子上放着的两只空碗,脸都白了,“你们把药喝了?” 周夫人一怔,下意识回道,“喝了呀。” 老夫人本来就气他,见他這么說话,气更不顺了,“怎么了?孩子送来孝敬的好喝,這药還喝不得了?” 周毕急道,“当然喝不得,這药是李妍自己瞎捣鼓弄的,怎么能喝?” “妍丫头自己捣鼓的怎么了?” 老地人不以为意,“正是因为這药是她自己捣鼓,咱们才更要喝。妍丫头的孝心你自己看不到,就不要跑来防碍我們。” 周毕瞠木结舌,李妍這是给他家裡人下头了吧。 老母亲、妻子两個人为了小姑娘与他一再的争锋相对。 這還是明理的母亲? 這還是温柔贤慧的妻子嗎? 他都快要不认得她们两個了。 老夫人继续指责,“我看你這么多年当官是当傻了,连孝义两字都不会写了。如今连老母的话也不听了。” “当日裡含辛茹苦把你养大,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让你气我嗎?” “早知如此,当日就不该生了你,我還落得個清静。” 老夫人怨怨艾艾,拿着帕子假意拭泪,不时透過帕角,拿眼偷瞄。 看到周毕惊慌失措、无可奈何的的样子,不禁暗自偷笑。 就說這一招在儿子面前百试百灵。 老夫人偷偷和儿媳妇挤眉弄眼。 周夫人会意,“母亲,您别伤心,您的话,老爷還是听的。” 說着,用手肘碰了碰周毕,示意他說句话。 周毕的气势立时降了大半,只得苦口婆心地劝道,“母亲,不是我不让你喝药,只是李妍她医术不行。” “她别說是制药了,就是连普通的药材怕也分辨不清。” “她胡乱制出来的草药,岂可轻易乱吃。一個不好,把人吃坏了,就追悔莫及了。” 也就婆媳两個心大,别人给什么她们便吃什么。 周毕不由小声数落了夫人几句,“老夫人年纪大,行事任性,可你是怎么回事?让你陪着老夫人,你怎么不多劝着点,任由她如此胡来呢?” 周夫人心中不快,口气也不好,“妍儿不懂医术,老爷是听谁胡說的?明明妍儿的医术了得,她开的药可比医馆裡的大夫有用多了。晌午我和婆婆就喝了药。不仅一点事儿沒有,精神状态還前所未有的好。如此好药,求之不得,怎会吃出病来。” 为了跟李妍认亲的事,周夫人与周毕一直置气。 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就无精打彩,头重脚轻。 也是奇了,晌午過后,喝了李妍的一济草药。 小憩后起来,這些不适的症状消除了不說,浑身蓄满了力量。 這种感觉既舒服,又神奇。 老夫人也一脸认同,“周氏所言不虚,妍丫头不要太医术精湛,老婆子我吃過药之后,也觉得耳清目明,整個人仿佛年轻了十来岁。” 周毕,“。。。。” 這婆媳两個一搭一唱的。 要不要這么浮夸。 只单单一济药,被她们說得神乎其神,跟食了仙丹一般。 果然,与李妍相处久了。 不仅自家老母亲,就连妻子說话都越来越玄乎了。 不過他观周夫人脸色红润、精力充沛。 老夫人也龙马精神。 想来两個人用了药之后并无大碍,他也就不叨叨讨人嫌了。 說了這么多话,老夫人不忘提认亲這茬。 当着儿子的面,直接吩咐儿媳妇,“与妍儿认亲的事,交给你去办。你去大悲寺走一趟,請悬空大师挑個好日子,把這事尽快定下来。该有的礼数咱们家只能多不能少,可不许亏待了妍丫头。 這一次,老夫人连问也不问周毕一声。 认亲的事,无论周毕同意与否,老夫人都决意按自己的意思来。 征得儿子同意是她给儿子脸面,既然他不给脸,那這脸就不必要给了。 老夫人看了眼外面黑乎乎的夜色,說道,“今日天色也晚了,你们两個早点回屋休息。” 老夫人又指派儿媳妇,“等明日天明,周氏你来我库房一趟,帮着挑点合适的物件。明日你去见妍丫头时,一并送去,便說是我的一番心意。” 老夫人不忘给儿子醒脑,“老婆子要认亲,有人可要悠着点。若敢从中阻挠,老婆子就当沒他這個人。” 老夫人在儿子面前霸气惯了,這一次,更是盖棺定论,容不得人反对。 老夫人這一番话下来,周毕全程垂头丧气、无话可說。 来时的气势早被老母亲灭得干干净净。 周夫人看他那憋屈样,低笑着对婆母应了声好。 這场仗,终究是婆媳两個赢了。 今日裡,苏老伯爷难得得了一株墨兰,就在廊下摆弄花草。 苏府的园子,本是整個和郡县最雅致、漂亮的。 因为旱情的缘故,整個花园的花花草草全都蔫了。 如今若要重新种植起来,更需花费不少時間和心血。 好在,苏老伯闲来无事,正好借此打发時間。 除开莳花弄草的雅趣外,苏老伯爷唯一上心的就是长孙苏子衿的学业。 刚给花浇了水,小厮匆匆過来,說是蔡大学士有事,今日要沐休一日。 蔡大学士是苏老太爷为苏子衿請的名师。 三年前,蔡大学士致仕,回到故土。 巧的是苏老伯爷祖籍就在和郡县。 为了使长孙拜入其门下,老伯爷就从上京城追人追到了和郡。 苏子衿也不负苏老伯爷重望,得到了蔡大学士的青眼,成功拜师。 這几年跟着蔡大学士读书做学问,苏子衿的功课大有长进。 苏老伯爷听后,吩咐小厮,“你与公子說一声,今日难得沐休,让他不必在府中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