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交易 作者:温羡 回京都的事情不能再拖了。 高谨英是蒲州县令,沒有朝廷调令,不能随意离开,所以高谨英夫妇肯定不会离开蒲州。 至于秦瑞芝自己,有教唆苏攀回京的前科在前,高谨英夫妇肯定也不会同意她一個人回京都。 但是,如果能說动高凌楚和高凌舟一同与她回京,那事情就会顺利许多。 秦瑞芝打定主意,便开始安慰高凌楚:“阿楚,你不要哭了,就算你哭的蒲河水决堤,送出去的礼金也不会再回来了。大不了就苦一苦我們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巴,以后少吃些,旧衣服打打补丁也能穿,日子总能挨過去的。” 听到秦瑞芝這么一說,高凌楚哭的更难過了,本来高谨英为官清廉,高府的日子就過得紧巴巴的,如今一下子出去一千两,竟然要到缺衣少食的地步,干脆不要活了算了。 “阿姐,本来我們就過的很是节俭,如今竟然沦落到要穿补丁的衣服,那我們真的连小年都不如了。小年都从来沒穿過补丁的衣服。” 小年只在高府做事,并沒有签卖身契,高府仁义,并未苛待過仆人,所以小年的日子過的也算不错。 “娘這次做的真的太過分了。”高凌舟气哄哄的,可礼金已经送出去,往回要是不可能,想来想去也只能去找父亲告状,虽然不能要回礼单,但至少下一次,绝对不能再给這么多礼金了。 晏映竹才刚刚成婚,成婚以后会生孩子,孩子的抓周礼,生辰,那都是要钱的。绝对,绝对不能再给這么多礼金。 “我要去告诉爹爹,让他好好管一管娘,绝对不能再這么自作主张。” 让高金银约束孙修敏,对于高氏姐妹是個不错的好主意,可对已秦瑞芝,就太鸡肋了。 她想回京都。 秦瑞芝拦住高凌舟,“阿舟,舅父公务繁忙,心思都铺在政务上,你就算是跟他說了,他也会望之脑后,根本沒用。我倒是有個好主意,你要不要听?” “阿姐,你有什么好主意?”高凌舟催促道。 高凌楚也来了兴趣,凑到高凌舟身边,等着听一听秦瑞芝的高见。 秦瑞芝清清嗓子“我們回京都。” 回京都,是個好主意啊。 前几天孙修敏還跟高凌舟提過,要带他们姐俩回京都的事情。高凌舟满心期待,就等着回京都的日期。 高凌楚的眸子为之一亮,突然想到什么,眸子立马暗了下来,“阿姐,你不会還想着苏攀吧?如果你打着回京都的旗号,暗地裡又想跟苏攀重修旧好,我是万般不愿以的。是這样,那我宁愿留在蒲州,喝粥穿补丁,也不想你重蹈覆辙。” “啊?”秦瑞芝的表情扭曲了一下,伸手戳了一下高凌楚的脑袋,“你這脑瓜子裡都想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你把你阿姐想成什么人了?我会是那种自轻自贱的人,被人羞辱一次不够,還上杆子第二次送上门让人羞辱?再說了,我有几條命啊,死一次不够,還想多死几次?” 這么說也有道理,高凌楚拍拍扑通的小心脏,原来是自己写想多了,“阿姐,我知道错了,算我错怪你了,你别生阿楚的气了。” “我怎么会生你的气。我是觉得,高家同出一脉,蒲州的高家是高家,京都的高家也是高家,沒道理就只有我們在蒲州過苦日子,所以我們回京都去吧,躲在高家的羽翼下過些闲散富贵的日子。” 高凌舟点点头,附和道:“母亲是說過要带我們回京都的……” 秦瑞芝表情一滞,“舅母什么时候說過?” 高凌楚也好奇:“为什么母亲从来沒跟我說過?” “就……”高凌舟有些心虚,她想起母亲叮嘱過,父亲升官一事還未落定,最好不要声场,于是便适时地闭嘴,再也不說了。 “說啊,舅母什么时候告诉你我們要回京都?”秦瑞芝追问道,隐隐觉得這会是個大問題。 “母亲沒說過,是我自己想回京都。”高凌舟矢口否认,神情闪烁,一看就在撒谎。 “阿舟,算算时辰,晏映竹的婚车估计刚出蒲州境界,我骑马快马加鞭,用不了一天就能追上。要不然,我现在就骑马去追,追上了,就跟着他们一道回京,去苏府,给苏攀做個妾也行的。” 秦瑞芝戏谑的看着高凌舟,“我反正是在蒲州呆够了,肯定要回京都,要么堂堂正正回到高家做個前呼后拥的大小姐,要么就卑躬屈膝去苏家做個妾。” “好嘛……”高凌舟真是受够了秦瑞芝的威胁,這偏偏還是她的软肋,只好将那日母亲跟她說過的话如实道来:“就阿姐闹着去襄州那次,母亲說爹爹這次处理襄州难民处理的很好,沒有让蒲州百姓受到牵连,是個大功劳,有可能会升官,到时候我們一起回京都。” 处理难民得当,就能升官?而且升官就一定会调回京都? 秦瑞芝的眸子微微眯了起来,心中暗自揣度: 孙修敏未免也太自信了吧? 二十年前东宫之乱,高谨英受牵连被贬蒲州,从小小的县簿,熬了三年才升到县令,后来一直停滞于此。 這二十年裡功绩累累,该升官早就升官了。 二十年裡官位沒有升迁,說明有人不想让他升迁。 但是现在,他又能升官,說明有人帮他运作,能让他升迁。 苏意凌如今官居左丞相,又兼任吏部尚书,掌管官员任命,就在今天晏映竹以一长街的陪嫁高调嫁入苏家。 而在不久之前,宴夫人孙修扬派人在漩涡岭狙杀秦瑞芝,晏映竹又刺伤秦瑞芝,本该身陷囹圄的大罪,孙修敏却破天荒逼迫秦瑞芝咽下了這口气,息事宁人,不要毁了晏家和晏映竹的前途。 這可是敢带着刀去苏家替秦瑞芝求婚的孙修敏。 原来不是姐妹情深。 這是一场交易啊。 最终的收益者是高谨英,是高家啊。 以晏家为媒介,向苏家投诚,换高谨英一個好前途,进而让高凌楚和高凌舟的身份水涨船高,寻一门更好的亲事。 一千两的礼金真的不多。 既如此,那就回京都吧。 (本章完) 热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