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6章 秋山烟雨图

作者:未知
叮咚... 大门关上,前后不過三分钟,门铃就再次响了起来。 王旭還以为余则成又回来了,打开门后一看,发现谢若林正倚在门口,神神秘秘的观察着周围。 “你来干什么?”看到是谢若林,王旭的眉头一皱。 谢若林脸上堆笑,鬼鬼祟祟的指了指走廊,贱笑道:“那個人,是余则成吧?” “跟你有关系嗎?”王旭不置可否,并沒有否认什么。 “沒关系,又有关系。”谢若林不請自来,也不跟王旭客气,不請自入的走进房间中,上下观察着:“两個茶杯,一個是你的,一個是余则成的。” 說到這裡,谢若林伸出手,将手指探入茶杯中,又道:“茶水沒动過,還是温的,說明你们从见面,到分开,持续的時間绝对不长。让我猜猜,你找余则成什么事,喝茶,肯定不是,有生意!”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谢若林說到生意时,王旭在他的目光中,看到了野狗见到肉骨头时的模样。 這不奇怪,谢若林有奶就是娘,本身是中统的人,却敢将中统的情报,高价卖给地下党。 這样一個人,讲的完全是利益,是非对错他根本不关心。 王旭记得在电视剧中,有一個环节让人印象深刻。 谢若林拿着两根金條,问余则成一個問題,两根金條中,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龊的。 对于這個問題,余则成无法回答,从侧面就描写出,谢若林本身就沒有底线,要說有,那就是一根金條,与两根金條的区别。 “余则成這人,细心有余,大胆不足,不是個好的生意人。兄弟,要是有发财的路子,咱两或许可以合作,我這人比老余开明的多。”谢若林住在余则成楼下,对余则成的小心谨慎,打心眼裡看不上。 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他认为余则成的生意,自己完全可以接手,不管余则成与王旭谈的是什么,他都有把握超额完成。 听到谢若林的话,王旭微微摇头:“你想多了,我這裡沒什么生意。” “沒生意,不可能,余则成走的时候,包裡装的是黄金吧?错不了,我听黄金的碰撞的声音,比听我妈的声音還要熟,给我次机会呗!”被王旭一口拒绝,谢若林也不在意。 什么是生意人,不要脸,只要钱,那才是生意人。 谢若林最喜歡干的,就是挖别人的墙角。 有挑战性,有成就感,长期以来乐此不彼,能撬一個是一個。 “你想多了,再见...”王旭這边已经谈妥,脑子有病,才会让谢若林横插一脚。 一言不发,摆出了送客的手势,随后重重的关上了大门。 门外,谢若林一脸纠结,他从余则成拎着的包裡,听出最少有二三十根黄金。 這么大一笔生意让自己遇到了,却偏偏碰不到,比杀了他還让他难受。 二三十根黄金啊,自己得卖多少情报,才能赚這么多。 一時間,谢若林目光流转,怎么也不甘心就這么放弃。 第二天... 早上天還沒亮,昨天带着金條离开的余则成,就捧着個香炉,拿着幅画回来了。 一开门,不等王旭开口询问,余则成就率先說道:“明代,文王莲花香炉,镶嵌上好宝玉。北宋三大家,南派山水画鼻祖,董源的秋山烟雨图,看看货吧。” 王旭不懂画,先看的是文王莲花香炉。 入眼,香炉成青铜色,烟灰缸大小,放在手上正好能握住。 从香炉底座开始,整個香炉像是一朵莲花,层层向上开放。 香炉顶上,镶嵌着一颗红宝石,一看宝石的色泽,就知道经常被人抚摸,并带有歷史的厚重感。 “這座香炉,八根金條,是我从一個老朋友那弄来的。這幅画,十六根金條,是一個大户人家的镇宅之宝,人家要搬家到上海去,這幅画算我捡了便宜。”余则成一开口,王旭就楞了一下。 8+16=24 他给余则成23根金條,余则成一分沒捞,反而搭了一根。 這是什么精神,**在世,宋江重生啊! 王旭惊了,拿着香炉与画卷,久久无语,沉声道:“我就知道,你,是個伟人啊!” “哈哈,伟人不敢当,就想交你這個朋友。”余则成這么一說,王旭就知道問題所在了。 昨天他给余则成的东西,可不只是金條,還有一份關於军统特务,在延安方面潜伏的情报。 余则成在明面上,不承认自己是地下党,却用這样的方式,让王旭占了個便宜,美名曰想交他這個朋友,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得,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王旭满意的收起画卷与香炉,笑容不改,又道:“有机会,我們下次继续合作。” “不用下次,我知道你神通广大,這次也打算請你帮個忙。”余则成话到一半,微微沉思片刻,开口道:“我有個朋友,做的是药材生意,现在津卫是日本人的天下,药材生意不好做啊,不知道你有沒有门路,弄一批消炎药過来?” “沒問題,消炎药我...” 王旭突然不說话了,歪着头看向余则成,迟疑道:“你不是在试探我吧?” “不是,大家都是朋友,相互帮助嘛!”余则成還是一脸憨笑,真正的想法分毫不露。 王旭眯着眼睛,许久沒有說话。 消炎药在现代,不算是管制药品,随便哪個诊所裡面,都有一箱半箱的存货。 可是在1940年的天津,這东西可不一般,为了避免這些药物,落到地下党与忠义救国手中,日本人对药店三天两头的检查,稍有不对就会抓人。 余则成要這些东西,他可不相信是给朋友,八成是地下党需要弄到的物资。 地下党与军统不同,军统的主要任务,是谍报与反谍报。 而這個时期,地下党的主要任务,却是为根据地收集物资,副职才是收集情报。 “沒問題,但是你也知道,现在的药品可不便宜,我的药是进口货,要的价格可不低。”王旭在价格上咬得很重,因为他已经想到了,弄什么药過来。 青霉素,1928年发现,1942年投入生产,1943年风靡全球。 现在,是1940年,距离青霉素出现還有两年。 等到1943年,青霉素风靡全球,来到华夏时,刚开始的价格,一盒青霉素就是半根金條,专门为军官服务,也被称为将军药,意思是你不够一定级别,這药你都沒权利使用。 后期,青霉素随着生产扩大,价格慢慢降了下来。 但是普通士兵,也沒几個能用上,用這個药的人,最低也得是下级军官。 王旭分得清主次,不是无脑的果粉。 青霉素他可以卖给余则成,钱却一定会要,像那种小說中,一到抗战时期,就变成圣人的高大全们,跟他可不是一码事。 “什么药,好用嗎?”余则成沒问价格,而是询问药品的效果。 王旭想了想,开口道:“用我的药,不管是枪伤,刀伤,還是烧伤,感染的可能将会被将至最低。比较一下,现在的市面上,最好的消炎药百宝丹,效果只有我這药的三成。” 百宝丹就是云南白药,目前,华夏公认的消炎神药。 可是這個时期的百宝丹,工艺還沒有革新,制作方法传统,与青霉素相比還是要差一些。 王旭相信二者相比,现代工艺下的青霉素,效果与百宝丹相比,最少要好上一两倍才对。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