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45章 弱鸡不是一天炼成的!

作者:终极侧位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谓千裡之堤溃于蚁穴、从表面上看,奥匈帝国也是一個拥有65万平方公裡土地,开战前5ooo多万人口的欧洲大国!怎么真正打起来就那么肉鸡呢?以至于奥匈帝国在战争中都将一些荣誉部队的称号取消了。原因很简单,打得太丢人了!

  正所谓成功和胜利不是一蹴而就,卖相如此之好的弱鸡之所以能成为弱鸡那也是有原因的!奥匈帝国的悲催不是某一個因素导致的,因为世界上沒有哪個因素有這么强大的作用!

  說起奥匈帝国为什么会悲剧,只要对歷史稍微有些了解的都会說道奥匈境内悲催的民族問題。以1914年1战爆发时为例,人口占总人口比例3%以上的民族就有11個,其中最重要的两個民族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3%和21%!這两個所谓的主体民族即使在自己的国家内的人口也占不到总人口的一半啊!

  然后捷克人12%,波兰人11%。捷克人還好一些,算是哈布斯堡王室的老臣民了,而波兰人加入奥匈帝国可是当年三家瓜分波兰的产物!塞尔维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一共占人口总数的9%.這些人和俄国人是同一個民族,再加上塞尔维亚的鼓动,分离倾向日趋严重,歷史上费迪南大公去哪干什么?然后又发生了什么,大家都懂!所以說整個奥匈帝国再民族性上就是一盘散沙!

  而民族的問題自然影响到军队的問題。毕竟军队也是人构成的!沒有一個民族能作为军队中可以信任的主体民族。如何一边保证部队规模一边强化军队的对内控制作用成为了弗裡茨皇帝必须面对的問題。

  所以奥匈帝国将部队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帝国国防军,一种是地方部队,前者是奥匈帝国的精锐部队和机动兵力,作为对外作战和对内镇压的支柱。他们的指挥官大部分从贵族中選擇,从指挥层开始保证对皇室的效忠。這支部队是奥皇最信任的部队。

  而就這支被奥皇视为精锐的、可以信赖、大力培养的部队依然被民族問題搞的一塌糊涂,按照规定,這支部队按照通用语言分为两种,分别为奥地利团和匈牙利团,這种用所說的语言来区分部队的做法也算是空前绝后了吧!

  但是不要忘了,這两個民族的人数都沒有一半!你从各地招過来的诸如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拉夫人、马扎尔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啊!再加上各方方言横行。造成了即使统一以某种语言作为标准用语依然无法高效的指挥部队,当时的教育水平非常有限,尤其是战争开始后扩军后临时征兆的部队,你能指望也给刚放下锄头语言不通的农民有多高战斗力嗎?

  相反,反倒是地方部队至少在语言和民族的問題上要好很多,至少大家都是来自一個地方的,语言相同,甚至入伍前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好得很,所谓上阵父子兵吧,期表现反而更好一些。

  除了最基本的指挥問題之外,随着战争规模的持续爆发,各种民族思潮等等問題被残酷的战争激发并且不断放大!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帝国防卫军,随着战争的进行而发生了各种严重的問題。以往的设定和预防措施被证明沒有卵用!

  贵族军官依然可靠,但是战争中随着有经验的贵族军官不断牺牲,新上来的军官是否可靠就难說了,对帝国能有多少感情也难說了,享受较高待遇的帝国士兵开始也是可靠的,但是那些补充的各個民族中下层人士就完全和可靠两字不挨边了!勃鲁希诺夫攻势为何能成功?和不少民族士兵抵抗意志脆弱,不战而降有极大的关系!不是俄国人太猛了,而是奥匈太水了!

  同样,在帝国防卫军中表现不好的时候,守护本土的地方守备部队却在防御作战中表现不错,比如說蒂罗尔射手部队,当意大利人突然宣战后,這支部队在近乎悬殊到无法计量的情况下拖住了意大利部队的进攻,而被奥匈政府授予了皇家射手部队的称号。不過這也一支部队在防御自己家乡勇猛异常的同时,对于其它战场的战局同样漠不关心,如果不是被指挥官忽悠的话,他们甚至不愿意支援相邻战区的友军!

  于是乎拥有這样一支部队的奥匈帝国還敢打世界大战,穿越者不得不对老弗裡茨的自信和骄狂說一声佩服!沒有民族凝聚力、沒有共同信仰、各种分裂和民族思潮横流的部队能坚持4年,也是怪不容易的!

  除了人的問題之外,奥匈帝国的装备問題同样非常严重。以开战时为例,看看奥匈帝国的部队和火炮数量比例你就能知道奥匈部队到底是個什么水平!先不說西线了,英法德三国的精锐部队云集,用這些部队来对比奥匈部队那是欺负它!单纯就东线来說,奥匈部队甚至连俄国都不如!

  东线开始时,由普利特威茨指挥的德国第八集团军一共拥有4個军和数個独立师级单位,总兵力为16個师,2o万人和1o44门火炮。(重炮数量少一些,一共才156门。)一個师平均65门各种火炮。

  俄国人则集中了6個集团军,一共拥有52個步兵师和21個骑兵师,一共拥有32o3门火炮,平均每個师有43门火炮。其中兵力最强的第二集团军,拥有14個师,7o2门火炮。

  好了,咱们现在开始看看奥匈军团!奥匈怎么着从表面上看也是一個大国,摆出来的架势倒是挺吓人的!一字排开了4個集团军,個师的步兵和11個师的骑兵,总兵力也有85万!但是,但是作为最重要的支援火力的炮兵才拥有1728门火炮!平均一個师才37门火炮啊!而且就這样一支部队中還充斥着大量的旧式火炮。

  然后双方在加裡西亚地区进行了第一次碰撞,在32o到4oo千米的站线上,俄国5個集团军和一個支队的兵力对抗奥匈4個集团军和1個后备军的兵力,在长达一個多月的交战中,奥匈部队损失4o万,其中1o万人被俘!而俄国损失23万,在德法英三国看来装备不咋地,部队素质也不咋地的俄国终于在奥匈帝国身上找到了自信!要知道,這些部队可是当初奥匈最精锐的部队啊!(這個资料出自毛子资料,不過对比其它数据后,感觉差不多。)

  开始就這么怂,后来就更怂了!火炮库存量少的可怜,当意大利参战,奥匈帝国甚至要动用一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制造的65mm青铜炮。正因为這样,穿越者认为奥匈帝国的军火市场還是大有可为的。

  第二更奉上~~~,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