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张泰顺来访 作者:未知 午后的方家庄很安静,只有微风拂過大地的声音。 方醒坐在书房裡,以手托腮在打盹。 正梦到自己拳打倭寇,脚踢蒙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這個好梦。 “少爷,少爷,有個叫做张泰顺的人拜访你。” 被打断了美梦的方醒很不爽,只是抬抬手說道:“請进来。” 哪怕酒精還在大脑裡起作用,可方醒依然强撑着精神,用手搓搓脸,摆出一副闲云野鹤的模样来。 “哈哈哈!德华兄,小弟有礼了。” 方醒的手還捂在脸上,听到這声音有些熟悉,就从指缝中看了一眼。 一身锦袍的年轻人看着精神奕奕,头上戴着做工精巧的幞头,正把折扇合在手中,抱拳行礼。 “你是……” 方醒的脸上被搓的发红,他觉得這個年轻人有些眼熟。 年轻人笑道:“小弟张泰顺,前几日和德华兄在庄子边上一席谈话,惊为天人啊!所以今日小弟冒昧前来拜会,失礼了。” 這人虽然笑意盈盈的,可身上却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息,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 方醒一拍脑门子,哦了一声道:“我想起来了,隔壁的庄子就是你家的吧?” 這是方醒在打混,想把那天自己驳斥几位文人的事情给混掉。 那言论虽然很出气,可在如今大部分人反对迁都的前提下,传出去是要得罪人的。 双方寒暄坐下,小白奉上香茶后,张泰顺打量了一下书房,就說道:“德华兄,那****看你說的不大痛快,所以今日過来,還是想請教一下關於我朝迁都的事,還請兄不吝赐教。” 這话很客气,可却带着些不容拒绝的味道。 好大的气势! 方醒瞬间就把這人的身份猜了一下,最后觉得应该是某位官员,而且是和迁都這事有牵连的官员的儿子。 方醒想拒绝,可又想到那位永乐大帝的执政時間還很长,最后只得假装叹道:“腐儒误国啊!” 张泰顺含笑听着。 這种姿态很高大上,让出身平常的方醒有些羡慕。 方醒用手蘸着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一個圈,大致和大明的国土范围差不多。然后又画了一條线,最后又把金陵点了出来,扬首看着张泰顺。 张泰顺皱眉用折扇敲打着手心,良久才說道:“德华兄的意思是……远?” “正解!” 方醒又把北平的位置点出来,說道:“如若我朝不迁都,那我敢担保,不出五十年,九边必然糜烂。” 方醒的神情中带着忧国忧民,一脸为了我大明愿意赴汤蹈火的坚定,可他的心中确实也是很赞同迁都。 如果不迁都的话,說不得自己還沒死,草原上的那些蛮族就会杀到北平来,到时候他能躲到哪去? 张泰顺用折扇指着金陵的位置,有些疑惑的說道:“德华兄,我朝如果不迁都的话,就算是北方示警,可京城也可以从容的调集大军支援啊!” 从金陵,也就是南方调集大军支援,這個论调在目前也是很有市场的。 方醒看到辛老七在门口晃了晃,一脸的警惕,就笑道:“那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毕竟是還年轻,张泰顺的脸上有些震惊,有些急促的问道:“德华兄,這话何解?” 方醒有些尿急,所以也不管不顾的說道:“从金陵到北平,一路几千裡地,等援军到的时候,北方早就糜烂了。” “那個泰顺,我先去更衣,稍待啊!” 等方醒畅快淋漓的完事后,就发现辛老七正守在茅房的外面,警惕的看着大门那边。 “少爷,那個张泰顺带了两個随从,有点意思。” 辛老七一手扶着唐刀,一边给方醒說着自己的发现。 有点意思? 那就是高手喽! 方醒从荷包中摸出颗薄荷糖,嘴裡塞一颗,扔给辛老七两颗。 “晚点给大妞吃。” 摇摇晃晃的进了书房,方醒看到张泰顺還在‘地圖’上写画。听到脚步声后,他把桌子上的水迹弄乱,转脸說道:“德华兄,从刚才你的分析中,小弟觉得你对大明的九边并不看好,对嗎?” 方醒沒有科举的压力,所以很轻松的說道:“九边出事是迟早的,最后葬送我大明的也必然是九边。” 蹭的一下,张泰顺就满脸怒色的站起来,那眼睛眯着,淡淡的道:“德华兄,還請明示。” 方醒打了個酒嗝,一股茅台酒的香气就飘了出来,然后才悠然說道:“所谓九边,不過是看门之犬,如果我大明的军制不与时俱进的话,早晚和蒙古人一個德行,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用手扇扇嘴边,方醒看到张泰顺依然是愤怒中带着思索,就說道:“你還年轻,回去多读读史书,看看那些王朝是怎么从兴盛转为衰败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啊!” 方大善人悲天悯人的說道。 目前的大明兵锋鼎盛,打的草原蛮子屁滚尿流,可用不了一百年,甚至用不了五十年,那位宠幸王振的明英宗就会在土木堡葬送了大明最后的士气。从此后,大明的兵锋就再也沒有大规模的进入過草原。 张泰顺脸上的怒色很神奇的消失了,他重新坐下来,言笑晏晏的仿佛刚才是另一個人。 “德华兄,那你看我大明的军制可是有什么弊端。” 這個题目太大,而且方醒也不敢乱說,怕被那位永乐大帝给砍了脑袋,所以他就敷衍道:“华夏史册中,独有大汉和大唐以强亡。” 這一点张泰顺是认可的,所以他的眼神有些炙热的看着方醒,把他看得有些毛骨悚然。 “咳咳!”方醒干咳道:“有宋一朝,军士地位可谓是历代最低,可你知道宋朝为何還能坚持那么久嗎?” 张泰顺有些懵懂的說道:“大概是因为文治出众吧。” 宋朝的文治确实是‘出众‘,直接是和士大夫共天下。 方醒斜睨了张泰顺一眼,指着他說道:“你不老实。” 张泰顺喊冤道:“德华兄,小弟确实是是心裡话啊!” 方醒懒洋洋的說道:“宋朝不過是仗着开海的好处,国库充盈,所以才能在沒有长城的保护下,并且军士地位低下的不利环境下,坚持到了南宋,甚至南宋還差点就把蒙古人给拖死了。” “這就是有钱的好处啊!可我大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