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十四章 郑庄公之后

作者:空山微雨
有一天,齐国使臣带着厚礼兴冲冲来到郑国,给郑庄公送上一份国书。大意是:

  “郑太子忽一表人才,文武兼备,谦恭勤政,后起之秀也。齐侯有女,年方二八,美貌贤淑,待字闺中。是此郎才女貌,正合适百年之好。齐侯致意郑伯,有礼再拜!”

  齐国向郑国提亲了。对郑国来說,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事。因为有多少小诸侯国想攀齐国這样的大国還攀不上呢。

  要說齐僖公为何看上了子忽,那還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机缘巧合而致。

  有一次,居住在燕国以南齐国以北地区的山戎来侵扰齐国,齐僖公带兵围剿。郑庄公派太子忽带兵协助。子忽在那次的联合作战中表现勇猛,得到了齐僖公的赏识。

  齐僖公有两個漂亮女儿,大的名叫齐姜,小的叫文姜。齐姜嫁到了卫国,文姜待字闺中。這文姜生得如花似玉,齐僖公甚是喜爱,视为掌上明珠,一心想给她挑個好女婿嫁了。子忽就這么被齐僖公相中了。

  宋国公子冯刚即位的时候,郑庄公为了帮他坐稳君位,约齐僖公和鲁隐公会盟。子忽也跟着去了。齐僖公对子忽的表现很满意,私下裡,他给郑庄公提了自己的心思。郑庄公非常高兴,因为能够攀上齐国,這正是郑国求之不得的。

  不久后,郑庄公跟周桓王打了一仗,声名大噪,這让齐僖公觉得此事得抓紧办。于是就有了女方主动上门提亲的事情。

  在所有人眼中,這真是一個良缘佳配。但是出乎预料的是,郑大公子不同意這门亲事。

  子忽找了一堆理由,他說:“齐是大国,郑是小国。门不当,户不对。我要是答应這门亲事,世人就会說我高攀人家。我子忽是那种人嗎?大丈夫于世,顶天立地,何必仰视别人呢?”

  郑庄公大为恼火,但他也拿這個倔强的大公子沒有办法,于是就叫足智多谋的祭足去劝劝。

  祭足属于太子党的人,他和子忽的关系本来就很好。祭足苦口婆心的劝了一番,但子忽還是不答应。祭足急了,他对

  子忽說:“你抓住齐国,就等于抓住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如今天下混战的局面下,還有什么比這更重要?好好想想吧。”

  祭足又补充了一句:“你呀,太不通人情世故了。”

  子忽脑袋一昂,說道:“這是我自己的事,祭大夫就不要费心了。”

  祭足知道這位大公子一旦任性起来沒人拦得住,他叹着气、摇着脑袋走开了。

  郑庄公也去劝了一回,還是沒有用。子忽不答应,郑国只好婉言拒绝了齐国。但齐僖公不死心,他又派使臣来游說了一回,结果還是一样。齐僖公无奈。此事就這么不了了之。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43年,他得了一场大病。眼看不行了,他将祭足叫来,商量后事。

  郑庄公說:“在我十個儿子中,最有才干是子忽、子突、子仪、子亹這四個人。子突是最厉害的一個。子忽虽然做了多年太子,但他不是子突的对手。我担心,将来他们斗起来,郑国必将大乱。所以我想,不如先把這個問題解决掉。”

  祭足小心的问:“主公的意思是……”

  郑庄公說:“废掉子忽,立子突为太子。我死之后,你扶持他继位。”

  祭足說:“废长立幼是要埋下隐患的。子忽素有大功。去洛邑当人质,帮齐侯打山戎,還有,咱们约齐侯、鲁侯去帮公子冯那次,他也去了。就连齐侯都看重他,想招他为婿。不管怎么說,子忽在诸侯中已经有了名气。臣請主公三思。”

  郑庄公叹了口气,继续說:“倘若子忽做了国君,子突不服,那怎么办?”

  祭足說:“咱也可以学学宋穆公的做法,他不是把公子冯送到咱郑国来了嗎?咱们也可以把子突送出国嘛。”

  郑庄公說:“送哪儿去合适?”

  祭足說:“宋国。宋国是子突的姥姥家;如今是公子冯执政。主公对宋公冯有大恩,他肯定不会亏待子突。”

  郑庄公說:“好吧,就把子突送出去吧。送到宋国。這事你亲自去办。”他又叹气說:“哎,郑国将再无宁日了。”

  几天后,一代枭雄郑庄公撒手西去了。子忽以太子身份主持了国丧。之后,祭足率群臣立太子忽即位,就是郑昭公。

  郑昭公继位后,最放心不下就是兄弟子突。他觉得,只要子突還在,他便睡不踏实。因为有這份担心,他就派祭足到宋国去了解一下子突的情况。

  不料,祭足刚到宋国便被宋庄公冯扣押起来。祭足一打听,原来是子突搞的鬼。

  子突這個人确实不简单,他一到宋国就沒闲着。他利用姥姥家的关系,很快和宋国贵族们打成一片。公子冯在郑国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就不错。如今,他的境遇跟当年的公子冯颇有相似,两人愈发走的近了。子突经常对公子冯說:“你的命比我好啊。你遇到我爹了,他从头到尾沒把你当外人。当年宋国出兵来抓你,我爹就是为了护着你才把他们打退的。你回国,他又派兵护送你。嗨,你不单是命大,而且福大。我就沒你那么好的运气了。”

  公子冯安慰說:“子突兄不必伤感。你如今的遭遇,就是我当年的遭遇。我能体会你的心情。這么给你說吧,倘使有机会,我一定帮你,就像你爹当年帮我那样。這叫知恩图报。”說完,得意的大笑起来。

  子突和宋庄公好得恨不能穿一條裤子。因此,祭足一到宋国,子突就叫宋庄公把他扣押起来。他对宋庄公說:“你說過要帮我,现在机会来了。事情能不能成,都在此人身上。”

  宋庄公把祭足扣了几天,好酒好菜的招待,但是不跟他见面。等到他和子突把整個计划商量好之后,他才和太宰华督一起见了祭足。

  宋庄公說:“子突想回郑国,可子忽做了国君,他不敢回去。我听說祭大夫足智多谋,今天請你来,就想請教一下,你有什么好主意?”

  祭足說:“我想知道,宋公你想有什么主意?”

  宋庄公說:“子忽是你立的,你能立他,也能废他。只要你帮子突做成這件事情,你就可以回郑国去了。”

  祭足眉毛一挑說:“這是从何說来?子忽是先君立的,我怎敢废他?退一万步說,即便能废,那也不能做。我祭足是忠臣,怎能做這种事情被天下人耻笑的事情?”

  华督笑道:“祭大夫不明智了。我摊开了說吧。谋君之事并不少见。你有势力,你就能成。一旦成事,谁還敢說什么?前有鲁国的公子轨,后有……”华督本想說,還有我們主公,但话到嘴边,他看到宋庄公瞪着眼,便停住了。他转而說道:“你怕什么呢?天塌下来有宋公顶着,有何惧哉?”

  祭足是知道华督杀孔父嘉的事情,他想,有华督参与,他只能就范,不然是活不成的。因此他听着听着,冷汗就下来了。他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

  华督继续给他施压,說道:“话我挑明了。你应该知道。這种话除非你听不到,一旦听到了,只有两條路。要么去做,要么去死。”

  祭足還是闷着脑袋不說话。华督继续說:“其实,宋公完全可以先杀你,然后叫宋国大将南宫长万带兵护送子突回国。到那個时候,你已化成一堆枯骨了。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祭大夫不会分不清轻重吧?”

  祭足脑子裡迅速盘算:死,肯定是于事无补的,只有活着,或许還有翻盘的机会。于是他便答应了。

  祭足一松口,宋庄公便琢磨起了自己的利益。绝不能白帮忙。這一点很明确,但是帮了忙之后到底要什么,他一時間還沒想清楚。不過,有一点他也是很明确的。他要利用扶持子突的机会,把他這几年送给郑国的东西一把拿回来。這是他的一個心结,也是一块压在他心上石头。因为他即位以来,每年都要送相当数量的钱粮给郑国。起先他觉得是报答郑庄公,但是送的次数多了,他就觉得是一种负担,有时候,他甚至觉得中了郑庄公的圈套。因此他总在想,要是能把那些送出去的东西弄回来,那就好了。

  宋庄公认真琢磨了两天,终于想出了一個让子突就范的办法。经過一番准备,宋庄公叫人把子突找来,开口便說:“郑国新君子忽又派人来了,他叫我杀你。還许诺给我三座城。”

  子突吓得当即跪下,连连叫道:“宋公,你难道真的要那么做?”

  宋庄公說:“不杀你,我能有什么好处?”

  子突說:“你放我一马,莫說三座城,要什么,尽管說。”

  宋庄公忍不住笑起来,他换了個口气說:“你想回宋国,沒祭足可不行。我已经帮你拿下了。”說完,他转头对旁边喊道:“請祭大夫出来。”

  祭足和华督同时从幕后走出来。子突一见這两人,心情立刻稳定下来,他悄悄擦把汗,赶紧站起身来。

  华督把祭足愿意帮忙的情况讲了一下。子突的脸色开朗起来。接着,华督又把宋国的要求說了一遍。祭足一言不发,实在被逼的要表态的时候,他便点点头。子突是什么都答应。

  這样一来,所谓的商量变成了宋国要什么,郑国就答应什么。当宋国所有的要求都得到满意答复后,由宋庄公做主,华督执笔,草拟了一份协议,主要有两條內容:

  其一、以祭足为主,宋国支持,废掉子忽君位,立子突为君。

  其二、事成之后,子突奉谢礼于宋公,城三座,白壁一百对,黄金一万两。此外,每年纳黍于宋国两万石。

  子突毫不犹豫的全部应承下来。宋庄公叫子突先签字画押,然后再叫祭足签字画押。

  做完這些,宋庄公還不踏实。他又提了两個條件:

  其一,他叫子突答应,将来做了国君,要将郑国的大权交给祭足来管。他說:“如此一来,可保郑国朝廷稳定。”

  其二,他知道祭足有個女儿,于是提议,叫祭足把女儿嫁给宋国贵族宋雍的儿子雍纠。他說:“成亲之后,你们可以安排雍纠做郑国的大夫。你们看,怎么样?”

  祭足也只好答应。最后,宋庄公提议,四個人对天盟誓。事情才算完成。

  祭足被释放了。当晚還住在国兵馆,照样是好酒好肉的优待。但他彻夜未眠。天一亮,他就带着随从离开了宋国都城睢阳。

  祭足前脚走,子突后脚就跑去见了宋庄公,他发起了牢骚:

  “宋公,祭足就這么走了?万一他反悔了怎么办?”

  “哦這個問題我倒沒有想到”宋庄公怀着侥幸說:“不過,我想他应该不会吧。”

  “绝不能心怀侥幸。如果他反悔,必然会发兵来攻。到时候我們就鸡飞蛋打了。”

  “那你說什么办?”

  “两個办法。一是我去追他,和他一起回郑国。再是,請宋公派大将南宫长万带兵随后而来。如果能文的解决,就来文的,如果文的不行,那就武力解决。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宋庄公笑道:“都說你子突狡猾。果真是狡如狐矣。”

  就這样,子突去追上了祭足,同他一起回了郑国。半道上,子突把欲行政变的想法给祭足說了,祭足只提了一個要求,只要不害子忽的性命,他就配合。子突答应了。

  祭足回到郑国就称病不出。当然,他是装病。连续三日,不去上朝。到了第四天,郑国大将高渠弥和几個大臣结伴来探望。

  高渠弥见祭足的气色毫无病态,便问:“祭大夫得的是什么病?”

  祭足說:“我沒病,是郑国病了。你们還不知道,宋国大将南宫长万已经带着兵马向郑国来了,很快就到荥阳城下。你们說,這是不是病?這病该怎么治?”

  高渠弥等人猛然听到這個消息,都愣住了。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事出蹊跷,不知說什么。

  祭足继续說:“有一方良药,可解郑国之困。只看大家肯不肯吃下去。”

  高渠弥是武将,性子急躁,便催促說:“祭大夫,有什么话你就直說。”

  祭足說:“我們只要拥立子突为国君,郑国就有救了。”他不等众人反应,便扭头对幕后說道:“出来吧。”

  话音刚落,子突从幕后闪身出来。高渠弥正想发作,却见房间裡各处都闪出人来,各個披坚执锐,杀气腾腾。高渠弥不敢乱动。他不动,其他人也老老实实的站在那儿。

  祭足的手指轻轻一动。子突走上前来,从怀中掏出一份奏章,哗的一声抖开,对众人說:“话不多說,你们在這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就行。”

  高渠弥等人纷纷望着祭足,祭足点了点头。高渠弥知道,祭足点了头的事情不干是不行的,他带头签了名。其他的人也跟着签了名。

  当日黄昏,高渠弥带兵逼宫。祭足、子突以及所有在奏章上签了名的文武大臣都随军而行。宫中沒有敢抵抗,军队顺利的闯了进去。

  当祭足、高渠弥、子突等人闯入内宫时,郑昭公(子忽),還在指挥人收拾金银细软。他见到子突,第一句话就說:“我料定有今日。”

  子突說:“本来父亲就打算传位于我。”

  祭足对郑昭公說:“宋公已经出兵护送子突回来了,我們沒有办法,只好請主公退位。”

  郑昭公见撇一眼祭足,又看看站在他身边的高渠弥等文武大臣,一句话也說不出来,整個人呆若木鸡。此时,祭足凑到他耳朵跟前悄悄說:“主公先暂时躲一躲。等机会来了,我一定接你回来。绝不食言。請相信我。”

  子忽脸上還是沒有表情。他对子突說:“都是自家兄弟,既然你如此想要這個位置,那就让给你。我走。”

  這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子忽下台之后去了卫国。祭足立子突为国君,就是郑厉公。

  郑厉公刚刚坐稳君位,宋庄公便派人来道喜。郑厉公清楚,這哪裡是来道喜的,分明是来讨要礼物的。但他装作忘记了的样子,一個字都不提。宋国使臣沒办,只好隐晦的提了出来。郑厉公既不做否认,也不答应,只把宋使敷衍走。

  使臣退下后,祭足提醒道:“他们来,主要目的是来提醒我們兑现盟约的。”

  郑厉公說:“這哪能兑现?当初着急回来,他们說什么我都答应。能算数嗎?再說了,三座城,如果真的给出去,那就叫天下诸侯看我們笑话了。”

  祭足說:“黄金、白璧、粮食,這些多少也给他们点,剩下的就說以后慢慢给。不然也說不過去。”

  郑厉公說:“那就照你說的,先给点儿。”

  宋使回到宋国,宋庄公大骂子突,說他是忘恩负义、過河拆桥的小人。骂到激动处,便要兴兵伐郑。

  宋国大夫公子御說赶紧上前劝說。宋庄公哪裡咽得下這口气?他下令南宫长万整顿兵马,准备对郑国用兵。

  就在宋国为了出兵的事情弄得人心惶惶的时候,鲁桓公来到了宋国。他自称是受人之托而来。原来,郑厉公也觉得冒然毁约的做法有点不妥,便和祭足商量,請鲁桓公从中来调解一下。

  鲁桓公确实很卖力,他认真的帮助郑厉公砍了几回价钱。结果价钱沒砍下来,反倒是把宋庄公惹火了,他說:“這是我和子突之间的事情,又不是你的事情,你何必那么费心?”

  鲁桓公觉得很沒面子,但是身在宋国,又不敢发作,只好灰溜溜的回去了。

  鲁桓公走后不到一個月,南宫长万的兵马、粮草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于是,宋庄公打算出兵讨伐郑国。却不料,边界上飞马来报,說郑、鲁两国兵马打进了宋国。

  宋庄公气的发抖。他想,子突太沒道理,欠钱不說,居然還打上门来。实在是忍无可忍。他当即决定迎敌。

  宋国大夫公子御說出言劝阻,南宫长万将他顶了回去。公子御說一气之下,也不管了。

  宋国军队匆匆忙忙的上了战场,结果被郑、鲁两国打得大败。宋庄公這才清醒,尽管他千万小心,到头来還是上了子突的当。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