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咎由自取 作者:萦索 一年前的顾氏谋反案牵连极广,毕竟是国戚,愿意巴结顾家的大有人在。据传大理寺为了分辨哪些是可能跟顾氏谋反有关联的,哪些只是平常普通的“交往”,花费了足足两個月。结果,有些人只是送了几样礼就同样被关押了,有人贿赂的证明都摆在桌案了,仍旧以“无关人等”的名义放了一马。 那段時間,大理寺昏庸沒少被人骂。骂得最难听的,无非是說大理寺并刑部衙门上上下下的官员,都如同吃饱了的蚊子,吸血吸得走不动路!可是沒办法,谋反大案株连九族,等闲人挨都不敢挨,更别提为案中人求情了。只能在暗地裡悄悄打点办案的人员,帮助亲朋故旧了。 這一日,永安帝宣召傅之进宫觐见。当然,不止他一個,御书房内還有几個人,分别是大理寺庄碧贤、工部曾岩、吏部徐静波等六個人。他们都有一個共同点,年轻,有朝气,且在各自的部门都是挑大梁的“骨干”。除去傅之的话,更有一個特点——与八大世家无关! 傅之若不是用三年的時間真刀真枪的证明了自身的能力、忠诚度,也沒有這样的机会。 “陛下,陆家势大,须缓缓图之。” “放心,朕心中有数。這么长的時間都忍了,最后关键时分怎么会弄了岔子!”永安淡淡的道。然后对自己花了多年才组建的心腹团体說了他放任這段時間谣言的真正原因。 “为扳倒陆氏,顾氏牺牲极大。朕欲宽慰太后之心,决定封顾氏‘承恩侯’。” 庄碧贤暗暗皱眉,“陛下,如此做,岂不是让陆氏起了提防之心?” 他一直是大理寺办案人员,外人只知道他查案厉害。却不知這次“谋反”的苦肉计全出自于他。八大世家同气连枝,除了张家忠心耿耿,一开始就倒向皇室之外,其他世家或多或少总有些遮遮掩掩的秘密。陆氏势力最大,四五年前因族长被迫卸任,远离中枢朝廷,能量转为地下,這让一心想除去陆氏的永安,觉得比较棘手。 有什么办法,能斩草除根呢?還要防备其他世家唇亡齿寒。相互勾结? 永安从前读史,看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字句,還觉得为君者怎能這样心胸狭窄。等到真的亲政后。才知道不是当皇帝的小气,而是任凭是谁,也无法忍受自己的政令,還得通過世家的审查后才能实施。這当中,尤其是陆氏——太過分了。简直像八爪鱼,从方方面面掌控着朝政,让天下百姓都认为陆氏是擎天大树,而他這個皇帝,只是摆设! 如果他是昏君,耽于享乐、不问黎民疾苦。那无法否认世家也有稳定百姓、维护社稷的功用。可是他一心图治,一心想做個名垂千古的明君。 世家,挡着他的路了。 为什么先拿顾氏开刀?一来顾氏女封了贵妃。“残害皇嗣”绝难姑息,算是一個合适的由头;再者顾氏是外戚,朝顾氏动手不会引发世家勾连在一起,只会观望着,以为他和太后之间出了什么問題。第三。顾氏真的清白无辜嗎?那几封书信,怎么到了顾家家主的书房?還被人轻易的发现? 如果真真是被陷害的。那永安宁可放弃這個计划! 顾氏抄家,抄出的何止是书信。更是扯出来多少两面三刀、卑贱无耻之辈! 为了不引起陆氏的警觉,沒有直接将刀锋对准陆氏的人,所有被抓者都是和顾氏有所关联的。怪就怪陆氏太心毒了,陆家可能早有不臣之意,可是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名声,一直藏身母后,悄无声息的设下埋伏下,从顾氏族人中自甘堕落的败类中入手,若干年来慢慢经营,最终得意的将顾氏拖下水——谋反案一查,不是顾氏挡在前面,還能有谁呢? 這给永安清理的机会,一面将顾氏的女眷接到宫中保护起来,一面则将那些良莠不齐的“母族”亲戚全部下了大牢。被酒色掏空身子、毫无用处的,死就死了吧,反正他们活着也只是制造麻烦。剩下活下来的,都是识时务的,不說能增添助力,至少不会三天两头闹出事故,让他和太后颜面难堪。 至于那些被陆氏当成棋子,和顾氏有牵连的,永安暗地裡示意庄碧贤等新晋派,能拉拢的拉拢,不能拉拢的就打压,一直寄希望世家能挽救他们的,一律打入死牢!先关着吧。 本以为還需要三五年時間,才能缓慢的把陆氏的人手替代出去,不让朝野动荡,谁曾想皇帝毕竟是皇帝,愿意效忠皇权的還在多数。這個過程,比想象的快速多了,以庄碧贤为代表的新晋派,還有一些开国的勋贵后人,达成了一致。再說世家之中,也不是铁板一块…… “陆氏中也不乏聪明才高之人,发现就发现吧,除非他们能找到阻止朕册封承恩侯的法子,不然,朕的圣旨一下,他们能怎样!” 說了几句朝政,其他人都发表了几句,类如“顾氏牺牲”“理应如此”的话,唯独傅之安安静静的站着,他的异样沉默,不仅显得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更让永安帝时不时侧目。他的耳中彷佛回想了某人的声音。 君夺臣妻? 不,不,想做明君的永安怎么会抢臣子的妻室呢?一沒成婚,再么……若是臣子主动进献,为君者不便拒绝臣下的好意啊! 永安心裡头转悠着。他也不清楚怎么就对顾静媛念念不忘。仔细的想,将认识后的画面一点一点交织起来,才明白原因——女子除了长相,性格也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顾静媛除了生就灵牙利齿外,還是一個严重表裡不一的人,有的时候像是一個谜,引人探究。 别人的表裡不一,是外表清高,内裡媚俗,或是表面和善,内裡恶毒。她呢,表面大胆,内裡是最谨慎不過。看似有点癫狂,其实她严重的冷静从来沒有消失。听宫嬷嬷說了她在九岁时做過的事情,简直让人仰慕。那时他就有好感了吧,可是对顾氏外戚的身份不敢太過亲近。 后来将静媛换成静妍……到底是失落多一点,還是庆幸多一点? “傅爱卿,你在北疆守城辛苦,耽误了终身大事。朕决意为你指一门婚事,令你无后顾之忧……” 永安准备将這一届最貌美的秀女指给傅之,哪裡晓得傅之“忠心耿耿”的跪下,马上就开始“谢主隆恩”了! “陛下日理万机還记挂微臣的婚事……”一脸感动,“三年前能得陛下指婚是微臣和微未婚妻的福气。虽然這三年波折重重,她和她父亲一脉被逐出顾氏,又受顾氏谋反的牵连,可如今真相大白,顾氏得以翻案,他们也是可以回归顾氏。微臣不在意她的身份,无论她姓高也好,姓顾也罢,三年前定下婚约便在佛前盟誓,今生相守,绝不背弃,否则乱箭穿心、死无葬身之地。” 永安哽住了,他瞪着傅之半响說不出话来。 当然,他可以赖皮的当不知道三年前赐婚一回事。可是,庄碧贤等人都是他的心腹,今儿他可以厚颜无耻的夺走臣子“盟誓不能背弃”的妻子,来日他们岂不是也要担心……跟随的不是是一個合格的君主,而是一個贪婪好色的,为了满足私欲不顾大局的皇帝? 在皇权大业之前,女人就是风花雪月,用来装点业余无聊时光的消遣、爱好。是以永安帝的脑中,顾静媛的影子很快淡去了,考量一番后果,他立刻做出最合适的姿态。 “哈哈,原来傅爱卿竟然是长情守诺之人!既然你念念不忘要迎娶太后的侄女,朕的表妹,朕当然乐见其成。嗯,朕即命人草拟圣旨,命你二人不日完婚。” 傅之磕头行大礼,這次多少是发自内心。 顾静媛在宫中住 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1段,請继续翻页 随机推薦:随机推薦: 2013()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