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十九章 初级增收果实(3)

作者:梦中捉刀人
青山墩的几個老兵之一的石韦,正坐在他田地裡面叹着气。 现在他的家,比起梁同管理青山墩的时候,要好過上许多。 原来在墩内,到处都是污秽,生活垃圾。但是何玄强令命令,叫所有人把這些垃圾全清除了,把墩内打扫得干干净净。开始的时候,墩裡的几個兄弟還不解,沒事要打扫干嗎?但是等真正的打扫干净,住起来之后,发现這样舒服很多。 当然,這只是一方面。 由于何玄不克扣一点兵饷,在杀了清兵后,還分了大家一人十两银子,所以让墩裡的兵,日子都好過了不少。 比如說,石韦家,原来就是吃黑窝窝头,還经常吃不饱。 现在,至少能吃饱了,偶尔還能吃一些糙米。 石韦還决定,過年的时候,给家裡的婆娘,扯一身新布。婆娘都好久沒有扯新布了。 石韦有两個孩子,儿子叫虎头,女儿叫喜妞。 虎头八岁,喜妞六岁,都是正好的年纪。 然而,就在他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越来越有奔头的时候,却突然的,闹蝗灾了。 别看蝗虫只是小小的一只,一個小孩子,也可以轻易的捉到十多只来玩。 但這种东西,一旦闹起来,那就真完蛋,蝗灾一起,赤地千裡。 石韦叫着他的婆娘李氏,一起去地裡,能捉几只蝗虫抓几只蝗虫,能多保留一点谷子,就多保留一点。他的心中,也不由的长叹着。 他们就要碰到蝗灾了嗎?家裡四個人,要饿死几個? 看着地裡上千只的蝗虫,而且未来铁定会更多的蝗虫。 石韦此时,只想哭。 一种名为绝望的情绪,正在蔓延着。 “唉,真希望何头儿,說做到做,真的能让蝗虫死绝。”石韦叹了一口气:“不然,我們真的沒办法了。” “但是,要让蝗虫死绝,這事儿,太难太难了吧,根本不太可能做到。”石韦的妻子李氏,摇着头說道,虽然何玄与大家打了赌說要治蝗,但她還是感觉治蝗,真是天方夜谈,根本不现实。 正說着话,却见前方出现了何玄的身影。 只见何头儿似乎在不远处的某個地方,掩埋着什么。 何头儿在干嗎? 要不要去招呼一声。 石韦和李氏对视了一眼,正打算去找何头儿,但何头儿埋好东西之后转身就走了。 正在此时,令石韦惊异之极的一幕出现了。 那些在地裡的蝗虫,居然开始疯狂的跳动着,還沒有跳动几下子,突然齐刷刷的不动了,再仔细的捏起了一只一看,這只居然死了。 石韦和妻子李氏两人再捏起几只蝗虫,发现這些蝗虫,居然全死了! 整個地裡,上千只数千只的蝗虫,居然在短短的時間内,突然就全死了。這场景,有着說不出的诡异。 石韦和妻子李氏,面面相觑。 他们从来沒有见過這么扯淡的事情。 這是?为什么? 难不成,何总旗是天降神人,他往那裡一站,蝗虫就要死绝了嗎? 何头儿,真的做到了他說的事情!以人治蝗! 這怎么可能! 公元1639年,也就是崇祯十二年末,秋日的這一场蝗灾,闹得极大极大。 西北在闹蝗,還一路到了宣府镇這边。 整個大明朝的北边,都被蝗灾给笼罩了。 而偏偏,在古代,可不认为蝗虫是一种普通的虫灾,而认为有一种神灵叫蝗神,蝗神是代表着上天,降下刑罚的。 最后,逼得当今的大明天子崇祯皇帝,也自己给自己下了一個罪已诏。到了天坛宣读這一份罪已诏,希望上苍能收回天怒。然后就算下了罪已诏,也沒有啥用,蝗灾该闹,還是一样的闹。 千裡之地,继续绝收。 大明朝的时候,本来就是南富北穷。 加上又遇到了小冰河时期,北方是又冷又旱。 這下子,灾民就更多了。 吃观音土的,吃树皮的,大把大把,吃這些东西胃消化不了,最后自然只有死亡一條路。 也有大把的人,活不下去了,跟着李自成去干。 李自成由着商洛山杀出来的时候,其实也就带了二,三千人。但是经過了蝗灾這么一闹,灾民增加。他的兵马上一下就如同滚雪球一般,滚到了十万之众。 而青山墩這边,旁边有孤山军堡,枫原军堡,百丈军堡以及黄牛军堡。 這一次闹蝗灾,整個北方到处都闹灾,他们四個军堡,自然也躲不過。 大把大把的即将丰收的粮食,被蝗虫直接的吃掉,连颗谷子也沒有留。 這样的后果,对于有粮饷发的军人来說,到也勉强饿着肚子,還能活下去。但是对四大军堡裡面很多农民来說,一下子就给逼到了绝路。 而這时候,大家惊奇的发现,在四堡交界的這個地儿,青山墩,居然一只蝗虫也沒有。偶尔有些其它地界的蝗虫,飞到了這個地方,也马上就死了。到了后面,其它蝗虫都不敢靠近這裡,主动的就飞走了。 一時間,這裡居然成了世外桃源。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