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宣传 作者:未知 梁老师的小插曲并沒有对大家的学习热情造成多大的影响,周硕将他安抚下去,课堂秩序也就恢复了。(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毕竟在座的這些女孩也都是成年人了,尤其是像她们這样刚刚走上社会,领略了赚钱的辛苦之后,对于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尤其更加的热切。 夏季的夜虽然来的晚,却挡不住学习时候的度日如飞。当教室裡的一群人再抬头的时候,竟然已经是八点多了。随着周硕宣布下课的声音响起,女孩们不约而同的抻起了懒腰。 李祉磨磨蹭蹭的收拾好东西,同学们已经纷纷走光了。就在她正准备将书包背起来,手上却是突然一轻,就见周硕笑眯眯的站在她的身边,自然的說道:“时候不早了,還是我送你吧。” 李祉看着周硕熟练的将她的挎包背在肩上,脸上有些热的点了点头。两個人的关系虽然进展顺利,不過毕竟沒有捅破那层窗户纸,說起来這還是第一次被他送,她的心裡也有些小欢喜。 俩人骑着自行车,就着昏黄的路灯行驶在夜晚寂静的马路上。虽然沒有說话,只是這样并行的骑着,就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在心底徜徉。李祉偷眼看了看他,說起来周硕并不是很善于言辞,追女孩更谈不上什么方法。他不会死缠烂打,也不怎么会制造浪漫,但是李祉反倒绝得有种难得的安全感。 一晃眼到了她家门口,周硕将她的挎包递過来,她這才想起来竟然還有事情沒說,连忙将包接過来說道:“对了周哥哥,我别的同学也听說了你在教计算机课的事情,跟我打听能不能再来几個人,不過我担心你们学校电脑不够,就沒敢答应……” 周硕惊讶的“哦”了一声,笑道:“沒事儿,让他们都来吧,电脑不够大不了我再买就是了。” 李祉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一台电脑好多钱呢,要不我让他们出点学费吧?” 周硕倒是真沒想到1994年的时候电脑培训就這么有市场了,他认真思考了一下,說道:“這样吧,你关系好的同学就不用了。我最近要开個电脑培训班,如果還有人想来学习的话,就让他们报名好了。” “好!”李祉认真的点了点头。 转過头来第二天周硕上了班,又将会计刘桂芳和两個教研组长找了過来。一职高现在人少钱更少,会计的工作時間大半倒是要闲着,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周硕来了之后倒是有拿会计当秘书用的倾向。 周硕给三個人倒了杯水,向刘桂芳问道:“刘姐,学校的帐上现在有多少钱?” 刘桂芳想了想,痛快的答道:“机床车间那边钢木家具厂打来了八千的预付款,不過眼看這個月就要工资,仓房的房租這一块就剩不下了。算上两個门店的收入,账面上能动的大概有一万零三百元。” “老梁,老刘!”周硕转過头来问两個教研组长:“我有一個想法,在一职高开個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班。你们两個专业的课程,如果去掉文化课,再精简一下,能不能在三個月的時間裡把內容学完?” “三個月?”汽修的组长刘常有吓了一跳,不由得說道:“咱们职高的学习時間可是三年呢,三個月能学到啥?” 周硕手一劈,认真的說道:“我是說有沒有成的办法?不用学文化课,不用学基础理论,就从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問題出,在短時間内培养出能处理大部分問題的工人来?” “這样的话,也不是不行。学几個主流的车型,什么毛病就换什么零件。就是学完了基础不牢靠,未来展肯定要受限制……” 周硕听到這裡,满意的点点头,问道:“你多久能拿出這样一套教案来?” 刘常有嘿嘿笑道:“這個快,把上车的实习课都拎出来,有個两三天就好。” 周硕转過头来看向旁边,问道:“老梁,你呢?” 梁老师却又叹了口气,說道:“我這边也沒問題。不過电器维修如果不学习原理的话,更新换代快了,很容易就会落后淘汰的。” 周硕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大不了以后咱们再开個进修班,把基础补上就好了嘛。” “只好如此了……”梁老师担心的摇了摇头。 周硕坐回办公桌后面,敲了敲桌子,笑着道:“既然大家都沒有問題,那就這么定了。刘姐,你拿出八千块钱来,去绣城日报上登個广告。” “八千块钱全用来登广告?”刘桂芳目瞪口呆的看着他,沒想到周硕竟然一口气拿出這么多钱来,怕他是不了解行情,连忙解释道:“校长,八千也太多了点。要我說花三五百有個半通栏广告就行了,现在社会上办的培训班不少,就是打個整版广告,人家该不来還是不会来的。要想招生多,关键還是学费便宜。” 周硕却无所谓,有些钱,该花的就得花,而且還得使劲儿花。 八千块钱在1994年可是老大一笔,二十年后這笔钱可能连一则通栏广告都买不下来,但是在這個时候,却足以买下三次绣城日报的整版广告! 刘桂芳劝了几次,见周硕坚持,最后反倒在怀疑是不是自己小题大做了。大概八千块钱真的不多吧?周校长這么有本事,說不定翻翻手掌又能轻松的赚回来呢? 刘桂芳找了熟人,一通电话過去,绣城日报的业务员当天下午就杀了過来。周硕和這业务员在办公室裡关起门来神神秘秘的呆了一下午,快到下班時間這才亲自把人送了出来。 看俩人在教学楼前依依不舍的神态之亲切,要不是這业务员是個半秃的中年大叔,說不定立刻就要有什么流言蜚语传出来不可。 沒有几天,绣城日报用了一個整版,在空旷的纸面上只印了一句话:上培训班,就是在浪费生命! 1994年的时候,东北正是大下岗前最后的宁静,待业青年和开工不足的工人们一窝蜂般乱哄哄的找着饭辙,但凡有点机会总是要努力一下。多学一门维生的手艺,就是這时候很多人的選擇。 這么多人见到绣城日报竟然打出這样的旗号来,纷纷给报社打去电话,客气的還只是指责对方大言不惭,不少利益攸关的人拿起电话来直接就是开骂!绣城日报光解释這只是一则广告,就费了一條河的口水。 但是不管怎么說,這样一则广告确确实实的形成了一股引人关注的风波。到了第二天,绣城日报又用了整整一版的版面,登出一幅蓝色的大海,海天之间仍然只有一行文字:谁敢为你的人生负责? 這时候市民们倒也有些反应了過来,再加上一些人的推波助澜,這是一则广告的消息在绣城开始不胫而走。但是人们的好奇心被挑起来之后,哪是那么容易熄灭的?究竟是哪家学校,竟然敢狂妄的挑战整個培训行业的猜测,渐渐的开始热烈起来。 虽然人们普遍不看好這個貌似要大言不惭的广告主,但是看热闹的心态却不会减少一丝。那些培训班的经营者,纷纷在公私场合将這则广告批判的一文不值、哗众取宠甚至是居心叵测。 但也有些人還是会打电话去绣城日报社打听這個广告主的身份,想着能有這样自信的学校,說不定手上還真的会有两把刷子。 当然,绣城日报是不会把谜底提前泄露出去的,只是告诉他们等待第三天的广告就能知晓。 到了第三天,不少人甚至早早的就在报摊前等待绣城日报的行。当他们拿到报纸之后,匆匆翻了两页,果然又是一则整版广告。只见一整张报纸的正中间,用霸气的加粗黑体字印着一行文字:绣城一职高郑重承诺:包教包会,本期不会,下期免費! 這行大字的下面,则是简要的介绍了一职高电脑、电器维修和汽修三個即将开办的培训班。 這天周硕刚一上班,迅将沒有课的老师们组织起来。在他们還不明所以的时候,先一人了一份当天的绣城日报。老师们匆匆看完,或者兴奋、或者震惊,顿时炸开了锅。 “天,這两天的广告竟然是咱们学校投放的?這下可出了大风头了……” “大手笔!這下可不愁沒有学生了,周校长真是太厉害了!” 不過也有人找到周硕,杞人忧天的问道:“校长,這要是碰上個榆木疙瘩,怎么教都不会怎么办?真让他就一直学下去?” 周硕压了压手臂,制止了众人的喧哗,左右扫视了一番,严肃的說道:“诸位老师,一职高能否作为一個学校重塑辉煌,就全看這场翻身仗能不能打好了!我有信心,今天将是载入一职高史册的一天!现在,听我命令!一部分人留在這裡负责接电话,另一部分人去搬桌子和椅子,在校门口等待来报名咨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