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先兆
活水肯定不一樣。
財叔還去用溪水泡了好多西瓜,等他們看完修路回來,就端了上來。
幾位舅舅舅母也是第一次近距離觀看怎麼修路的,表示十分新鮮。
“朝歌這事兒辦的好啊!”
“正是,難怪大傢伙都齊聲誇讚,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兒。”
“造福大家啊!”
“行善積德是應該的。”
舅舅舅母們從修路那邊回來,就一路上誇個不停。
修路的村民們一聽他們是三小姐的舅舅舅母們,也出了銀子的,態度那叫一個好,把慕朝歌的幾位舅舅舅母哄得飄飄然,直說每家再拿一百兩銀子。
慕朝歌也替村民們謝過舅舅舅母們,高高興興收下來。
財叔看見他們一行人回來,趕緊招呼張氏她們端上溪水泡過的西瓜,現切現喫才叫新鮮,又補充不少零嘴。
慕朝歌還讓杜鵑姐姐把棋盤和其他玩樂的東西拿過來。
招呼舅舅舅母們一塊玩兒。
“難得來一趟,就只管放開了玩兒,也不是天天這樣不是?”
慕朝歌對着舅舅舅母一說,他們也覺得有道理,於是就放開玩兒。
她的新院子修的漂亮,除了那個大茶室,還有很多亭子,在亭子裏面擺放一些瓜果零嘴,掛上竹簾子遮擋太陽,邊玩邊賞景色,再吹吹風,特別舒服。
老祖母是下午才睡醒的,一睡醒就也過來湊熱鬧。
大家熱熱鬧鬧玩了兩天。
也該回去忙正事兒了。
連帶着老太太也被幾位舅舅舅母接走,非說讓她到老宅子那邊去回憶回憶童年,畢竟重新修整過。
有些地方還是不太一樣了。
陸行州也勸着老姑母回去一趟,慕老夫人還是心動的。
最後一塊跟着去。
馮氏還問慕朝歌要不要也回去住幾天?“正好和你祖母一塊?”
慕朝歌就直搖頭,“我就算啦!農莊還有一堆事兒等我我呢。”
她掰着手指頭算給小舅母聽,“您看看呀,這果酒得盯着,過些日子紅薯也快收成了,我還得忙着弄些紅薯幹,上一批給小舅舅的貨剛出,最近也得忙着給喬叔那邊趕貨,雖說加工坊那邊我不在也行,但時不時也得去看看,修路那邊也不能離人。”
慕朝歌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所以就先不去打擾舅舅舅母們了。
馮氏一聽都覺得頭大,“你這一天天的比我都忙。”
她嗔怪地看她一眼,又摟着慕朝歌低聲讓她注意休息,“也別太累了,東西是該攢些,可也要當心身子。”
馮氏這含含糊糊的話,讓慕朝歌警惕起來,也靠近小舅母問到:“這可是又收到什麼消息了?”
馮氏立馬說沒有,“世道倘若真要亂起來,你舅舅和我還會瞞你不成?安心做你想做的,我是讓你也別太拼了。”
她還是哪怕真的要亂起來,她和陸行州也能護主她。
慕朝歌忍不住甜甜笑道,摟着馮氏就撒嬌道:“舅舅舅母最好了!”
不過心裏卻在想,小舅舅小舅母確實能護住自己,但自己的農莊呢?農莊的這些人呢?她自己也得護住他們呀。
馮氏臨走的時候還寬慰了慕朝歌一句,“別怕,三五年內,不會大亂的。”
慕朝歌這心才安穩一些,她也記得原着劇情沒說世道要亂啊?只是之前聽說了點風聲,她就怕現在劇情已經偏離,所以總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
不過馮氏說的三五年內不會大亂,但沒說不會小亂。
日子一天天過。
慕朝歌也聽到了些許風聲,說是邊關那邊最近不太平。
又聽說哪哪鬧水災的。
應該說是附近的人都聽說了,最大的影響就是今年秋收的糧食大減,糧價猛漲,而他們這邊的糧稅也高了不少。
財叔一聽要交四成的糧稅,愁到好幾天睡不着,“這這這,咱們今年秋收和冬收可怎麼辦喲?!”
就盼着多囤糧呢。
現在農莊可不是從前,那麼多張嘴等着喫飯呢。
張氏和小張氏也在說南方那邊鬧水災的事兒,“快入秋了怎麼雨水這般多?不正常嘛這是?”
“這老天爺說翻臉就翻臉,誒喲,南邊的人就慘嘍!”
“哪年是順順當當的?不總有些地方受災的麼?”
張氏和小張氏看的很開,到底是過來人,經歷的事兒多,現下這邊只是稅收高一些,好歹還能剩下一些。
從前慕朝歌沒來農莊的時候,那也有艱難的時候。
“如今三小姐您來了後,我們這日子好了不止一星半點。”
“就是,實在不成,每日減少到喫兩頓飯,那也比從前好太多。”
張氏和小張氏還帶自己剋扣自己口糧的,其他婦人們竟然也附和着,“就是就是。”“餓不死就是福氣嘍。”
慕朝歌這會兒正在做紅薯幹呢,聞言就讓她們不用操心,“放心,咱們夏收的糧食都夠咱們喫到開春的,秋收和冬收的加起來,喫到來年夏收也不成問題。”
怎麼能捱餓呢?
能喫飽肯定要喫飽的,不然哪裏來力氣幹活啊?
特別是農莊這邊乾的全是苦力活。
慕朝歌因爲是主子,也不用幹什麼重活,這都覺得挺累的,但其他人天天干的活兒可不輕鬆的啊。
地裏討食兒喫可想而知。
粒粒皆辛苦也不是假的,大家這麼累還喫不飽飯真的不要太慘。
慕朝歌再怎麼也會努力讓大家喫飽飯,她讓她們放心好了,“真到了省喫的那一步,到時候再說吧。”
短期內肯定不用。
慕朝歌這會兒也想起小舅母之前的話,三五年內是不會大亂,但這會兒已經感受到了一點點先兆。
亂世這種情況,有人餓死路邊,也有人賺的盆滿鉢滿。
慕朝歌只知道小舅舅的生意影響不大,甚至挺穩的,她自己的洗護用品暫時有點波及,但也還好。
不少人富戶察覺到一點兒苗頭,也開始節省起來。
但也還好。
慕朝歌的生意還是能繼續做,她一邊改造農莊之餘,也開始留一份備用資金,不像之前那樣全扔進農莊改造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