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对错 作者:八匹 2第二章对错小說旗 第二章对错 赏花宴上的事情一出,赵府就得了消息。 梧桐院那裡,赵老太太摔了茶盏,“赵家世代为人端正清廉,更不曾做過害人的事情,這是造了什么孽,出了這么一個孽障,快去把人接回来,难不成還要在外面丢人让人笑话去?” 赵老太太也是官宦人家出来的,打小注重规矩,嫁进赵府后赵丞相一路坐到丞相,家裡有五房除了在镇守边关在外的大房,都生活在一起,家裡一片和气,从来沒有出過什么事情,老了老了只想着饴儿弄孙,却不想出了這么一個丢人现眼的孙女来。 冯氏一边吩咐婆子去接人。 又一旁劝着,“這事也出了,娘动再大的气也袒夭焕矗泊有「糯笊┰诒吖爻ご螅睦镏狼嶂兀热嘶乩戳耍锖煤媒趟闶橇恕!p“是啊,娘,二嫂說的对,何况大嫂出身练武之家,本就不重生這些规矩,更不会教元喜,如今把元喜送回来,不就是想着要到了嫁人的年岁,才让娘帮着教导一番。”四房的程氏也在一旁劝着。 府裡的人都知道老太太不喜歡大房儿媳妇莫氏,正是因为莫氏出身的原因,此时程氏這一說,哪裡是劝,根本就是火上浇油。 冯氏看了程氏一眼,程氏笑了笑,一点也不觉得心虚,到是三房的高氏一直安静的坐在那,她原本就性子软弱,此时不上来劝說,到也沒有人觉得她有什么不对的。 “当初你大哥要是听我的话,何苦弄得今日這丢人的事情。”老太太是個人精,并沒有接程氏的话,却也說出了心裡的不喜。 又有小丫头端了茶进来,冯氏接過来,端到老太太手裡,“元喜性子直,到像男孩子,她在边关长大,那裡民俗风情与京城裡也不一样,怕是跟本不知道這女孩子给人送情诗有多严重,等人回来了,娘给她寻個老嬷嬷,好好教教她便是了。” 老太太抿了口茶,脸色也好多了,茶被一旁的小丫头接過去,才拍拍冯氏的手,“也就你知我的心。” 冯氏是老太太的侄女,婆媳感情自然不是一般。 程氏在一旁也不在意,笑了笑沒有說话。 有丫头挑了帘子进来,福了個身,“回老太太,二姑娘刚进府,走到二门了。” “让人到這来。”一听到闯祸的回来了,老太太马上就来火气了。 小丫头福了身子退了出去。 程氏唇角动了动,只等着看热闹。 至于冯氏则小声在一旁劝着,无非是什么一会儿好好讲道理,到底大嫂和大哥都不在,只把這一個孩子送回来了,可不能让人受了委屈。 赵元喜等丫头挑了帘子,就走了进去,她早就知道躲不過這一关,与上世不同的是她沒有再打架。 花厅裡上面坐着老太太,软榻上同坐着冯氏,下俯左边首坐着程氏氏,然后是三房的高氏。 垂下眼帘走上前去,作了個半福,“祖母。” 交领粉中衣,外面配了对襟印着桃花的大红褙子,同样是大粉的百褶裙,发髻上满是朱钗,晃得人睁不开眼,赵老太太坐在软榻上的身子就晃了晃,险些沒有晕過去。 吓得一旁的冯氏忙将人扶住,“娘。” 程氏生怕事闹不大,跳起来喊屋裡的丫头,“沒眼见的东西,還不快請太医。” “给我站住。”赵老太太喊住要去叫太医的丫头,一边瞪向程氏,“還嫌闹的不够丢人是不是?” 程氏被戳破心事,也不脸红,皮笑肉不笑道,“娘,我這還不是担心你嗎?” “行了,你也是有儿女的人,我也不愿在小辈的面前给你沒脸。”赵老太太挥挥手,坐稳了身子之后,才怒瞪向站在花厅中间的孙女,“你看看你穿的這是什么?满身的铜臭味,怎么不把那一盒子的首饰都戴到头上去?在看看你穿的這個衣服,就是新嫁人的媳妇也沒有你穿的艳,還不给我跪下。” 赵元喜听话的跪到地上。 她虽然听话,可看她一脸不知错的样子,赵老太太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从小在边关长大,到京城后抛头露面的出府,我也睁一只眼睁一只眼,只当等你看够了,也就安分了,现在看来全是我想错了,才让你干出今天這当子丢脸的事情,纵然再不懂礼数,《礼记》裡的男女授受不亲总该懂重,你還明目张胆的去送情诗,是不是想让赵府的名声都跟你一起受辱才甘心?”赵老太太用力的拍着身下的方枕,“赵元喜,我告诉你,你坏也是坏你一個人的名声,别连累了府裡的其她姐妹。赵相府也跟你丢不起這個人。” 赵老太太训人,屋裡一点动静也沒有,冯氏也沒敢吱声,只等着老太太发够了火气再劝,再說這元喜的装扮也确实太過了些。 程氏则抿着唇,面上不表,赵元喜也知道她心裡此时多高兴,就跟她那個一肚子坏水的女儿一样,自己想不明白到底哪裡碍了她们的眼,竟然這样害自己。 至于旁边的高氏,在府裡最不起码,谁让她的娘家与丞相府其他几房的儿媳妇比要低呢,自然要在人家眼皮子底下做小。 赵元喜知道自己說不說话,都在祖母那裡换不来好印象,索性就让自己痛快的来,赵老太太的话刚落,她便接了起来,“让我穿大红衣服的是五妹妹,她說女子這样才显得娇艳,告诉我写情诗的也是五妹妹,她說這是京城女子向爱慕的男子表达心悦对方的意思。现在听祖母這么一說,我才知道原来都是五妹妹在诓骗我。” 上一世因为送了情诗被所有人嘲笑,是赵元婉帮自己找的台阶,所以回到家裡之后,赵元喜也沒有說這些,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傻透顶了,竟還觉得自己讲义气重姐妹情谊,在对方眼裡,不過是個傻子罢了。 赵元喜的一番话落地后,整個花厅裡都静了下来,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