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恶奴 作者:八匹 24第二十四章恶奴小說旗 第二十四章恶奴 包家派来的大夫和车夫沒有来,赵府老太太派来的梳枝却到了,由车夫驾着青色的小马车到了庄子外面,稳稳正正的架子,到像富户人家的正经妇人。 房妈妈看了心中就不喜,到底是老太太身边看中的人,连主子都要给几分颜面,何况是他们。 一下马车,梳枝就抿了抿鬓角的头发,开口道,“老太太不放心姑娘一個人在庄子上,让我過来看看,不知姑娘的身子可好些了?” “那可真劳烦老姐姐了。”房妈妈客套了一句,也沒有回话。 二人一前一后的进了院子,看到绿竹在前院,梳枝就看過去,“姑娘住在前院?” “是包府的李表少爷病了,正等着包府過来接人呢。”房妈妈见梳枝的脸落下来,自顾的說着,“昨個下雨,包府的小少爷带着几位朋友和国公府的陈小侯爷都到庄子上来避雨,夜黑路滑又沒有马车,就住在了庄子上,一大早人就走了,包大少爷是半夜来寻包小少爷的,走的时候說回府就派马车和大夫過来接李表少爷,人還沒有来,老姐姐就先到了,正好给拿個主意,现在人還发着烧晕迷着,大夫也寻不到,包府那边的人迟迟不来,我這正愁着该怎么办呢。” 這事可大可小,李表少爷虽不得宠那也是包府的表少爷,若真有個差池也不是他们下人能负得起责任的。 梳枝再受老太太重视,那也不過是個下人,也担不起這個风险,心下对着一脸巴结跟着自己笑的房妈妈狠狠的骂了一句,這老货根本就是诚心在這裡给自己找麻烦。 梳枝又觉得不說点什么,定会被這老货看不起,寻思一下,心裡就有了主意,“老太太让我過来看二姑娘,也沒有听說庄子上這事,我得老太太重视,却也不敢跃居過问主子的事情,這事怎么办還要看二姑娘的决定。” 把规矩和礼数摆上来,到也让人挑不出毛病。 房妈妈笑的越发明媚,“老姐姐說的可不正是這個理,先前我還在劝姑娘,留個外男在庄子上,传出去总是不好,姑娘却說救人是仁义之举,若哪些個心思长偏的,才会用這個编排不中听的话。现在再听老姐姐的這番话,我這心才真真的落了地。” “還是先去后院给二姑娘见礼吧。”知道自己着了房婆子的套,梳枝只能压下這口恶气。 心下冷笑,一直以为房婆子是個沒有心思的,现在看来到是她把人看佐了,生怕她說出难听的话来,直接就下套,让她把自己的嘴给堵上了。 不甘却也只能寻旁的办法。 后院裡,赵元喜只简单的梳了一個发髻,正在低头写书信,听到外面房妈妈的禀报声,头也沒抬的让人进来,梳枝进来的时候福身问安。 “奴婢见過二姑娘。”梳枝进来的时候就看到人在写东西,问安的时候也不安份,抬眼看了看。 “起来吧。”赵元喜到沒理会她,“祖母让你過来可有什么话?” “老太太不放心姑娘,让奴婢過来看看。”梳枝站直身子,眼睛往纸上望,隔了几步远,根本看不清上面写什么。 赵元喜手上的笔快速的游走,一边冷哼道,“我還死不了,沒有父母撑腰,哪裡像五妹妹,如今救了太子,這可是风风光光的回府了。” “五姑娘昨晚起了疹子,怕传给府中的其他人,已经连夜被人送到庄子上去了,老太太怕二姑娘心裡误会,对叔伯们生出不满,這才让奴婢過来看看。”梳枝低下眼帘,“奴婢看姑娘在這裡写书信,等回了老太太,老太太心下也不会担心了。” 赵元喜的唇角勾了勾,露出一抹嘲弄来,“我不過是写信给边关的父母,让他们過来接我罢了,不会儿這個也不能做吧?出来的时候,到也沒有人交代我不能给家人写书信,要不等妈妈去府裡问過回了话,我再写?” 话裡粘刺,梳枝知道是惹到這位了,不急不缓道,“原来姑娘是要给大老爷写信,這到巧了,府裡老太太也正要给大老爷写信,送信的人還沒有走呢,不如姑娘写了奴婢带回去,正好一同捎给大老爷。” 然后让你们把信扣下? 想到上辈子直到自己被赵元婉鼓动的失了名节,又被赵府厌弃,嫁给庄启源之后被人冷落在后院,直到那时才见到家人,心下就是一片冷意,若是早些有家人给自己撑腰,指点自己,也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如今丞相府指望着用赵家的女儿拉拢关系,自己又岂会沦为他们手裡的棋子,重活一世,自要好好活才是,万不能再着了他们的道,如今只有一個办法,就是回到父母身边,远离他们。 隐隐记得前世,番王篡位,也就父亲所在番地和硕亲王那边最是安稳的。 “我的信送驿站就行了,我的性子急,多一天也不愿等,就不劳烦妈妈了。”赵元喜落下笔,接過房妈妈递来的帕子边擦手,一边笑盈盈盯着梳枝,“昨天庄公子来,要了我身边的一個服侍丫头過去,虽是我身边的丫头,可到底也沒有禀报過祖母,劳烦妈妈回去的时候跟祖母說一声,也省着传出什么闲话来,又闹得我一身的不是。” “姑娘身边的贴身丫头怎么随意送给别人,与规矩也不附和,姑娘這太样做冲动了。”梳枝见信拿不過来,只能从這裡找理由,“无缘无故的将人送给别家的公子,不管原由如何這也是不合规矩的,姑娘虽在庄子上,送個丫头也不必急于一时,大可让人送府裡送了信,得了老太太的话,由老太太做主再转送過去,到也不失礼数。不然這般,让人议论起来,到觉得是姑娘藏了别的心思,而坏了姑娘的名声。况且姑娘深在闺中,不知道外面的险恶,驿站虽是官家的,却也不把握,信丢了是小,姑娘的写的东西万一落到哪個男子手中就說不清了,不如奴婢带回去,由府中派的人送到大老爷那裡,出了什么差错也有說法。” 說的合情合理,如果不是最后一句话,赵元喜真觉得她是在为自己着想,可惜說了那么多,不過還是有目地罢了。 梳枝的话落,赵元喜并沒有急着接過话,而是慢條斯理的把信封印好,屋裡突然静下来,這感觉让人并不舒服,就像黑夜裡的闹市,突然变得漆黑一片,让人的心也忍不住提起来,从心裡透着害怕。 不過一個不知道规矩的姑子,梳枝跟在老太太身边這些年,什么大风大浪沒有见過,可心就忍不住提起来,這感觉說起来還真怪。 “妈妈跑一趟,把這信送到驿站去吧,给对方十两银子。” 语音刚落,梳枝只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衅,面上不显,“二姑娘,奴婢說的句句是为姑娘着想,姑娘還要一意孤行,就不怕府裡的老太太知道了会恼了姑娘?” “我沒有听說過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還会惹恼谁的,妈妈拿我当不知事的孩子好诓骗不成?妈妈只管去祖母那裡回话,若祖母恼了我思念父母之事,我就跪着去祖母那裡請罪。”赵元喜静静的盯着她。 梳枝打了個冷战,扫了房妈妈脸上闪過的得意之色,只觉得沒有面子,声音一沉,“奴婢跟在老太太身边多年,虽不全了解老太太,可也知道姑娘這样做,老太太定会不喜,姑娘也不想惹老太太不高兴吧?” “奴婢到觉得老姐姐拿大了,我們姑娘不過是给老爷和夫人写封家书,哪裡又做错了?弄的像错了天大的错一样,就是在大牢裡的囚犯给家裡人送封信也不沒有被拦着的道理。”房妈妈看梳枝拿大,也不高兴了。 “老奴可是一心一意的为二姑娘着想,二姑娘不领情便罢了,只是老太太怪罪下来,姑娘可要想好了。” 梳枝的话刚說完,一道嘲弄声从门口传来,“我虽不懂那些什么规矩,却也沒有见過功大压主的奴才。” 看過去,不知何时李习安一身病态的站在了门口,目光灼灼的看着赵元喜。 明天是中秋了,祝丫头们中秋快乐啊,在下面的留言裡和打赏裡看到了几個丫头的身影,谢谢大家的支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