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裏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裏,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
就我多年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一個人的生命多少都缺了一些甚麼東西。
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元,卻遇到嚴重的不孕症;有人看似好命、能幹多財,情字路上卻是坎坷難行;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可是一輩子卻腦袋空空所學無術。
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道缺口貼了一個標籤,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跟著你。
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生活自如。
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口,彷若我們背上的一根刺,時時提醒著我們要謙卑,要懂得憐恤他人。
若沒有苦難,我們不知不覺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更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我也相信,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樣樣俱全,你怎麼會去管別人喫什麼東西呢?
我也體會到每一個生命都有缺陷,所以我不會再與別人作無謂的比較,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猶記得我那堪稱為臺灣阿信的企業家姑媽,在年近七旬遁入空門前告訴我:「我這輩子所結交的達官顯貴不知凡幾,他們的外表高貴亮麗實在很令人羨慕,但深究其裡,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甚至苦不堪言。」
所以,不必要去羨慕別人的如何如何,只要好好珍惜上天給你的那份恩典就好了,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並善待它,你的人生絕對會快樂豁達許多。
如果你是一個蚌,你願意受盡一生的痛苦而凝結出一粒珍珠,還是不要珍珠,寧願舒舒服服的活著?
如果你是一隻老鼠,你發覺你已經被關進捕鼠籠裡,而你前面卻有一塊香噴噴的蛋糕,這時,你究竟是喫還是不喫呢?
早期的撲滿都是用陶磁作的,一旦存滿了錢幣,就要被人一聲敲碎;如果有這麼一隻撲滿,始終沒有錢幣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它就變成了一個貴重的古董,那你願意做哪一種撲滿?
你每想到一個問題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固定不再變動,那就是你已經成熟了。
在生命中我們有時候會選擇裝傻,不論是面對生活、愛情、甚至自我。
生命中簡單的被親人關心的那種感覺是甜美的。
一位退休教授,跟老妻過著優遊的生活,早上一起爬上小山崗舒展筋骨,下午他料理陽臺上的花草,或看看雜誌,妻子則和朋友到咖啡室聊天。他們唯一的女兒,在美國定居。
月前一個晚上,朦朧間他感到牀墊溼了,是老妻尿牀。他推推她,發覺她已沒有反應。
「節哀順變。」不少親戚朋友說。
「謝謝關心,我會的。」
他極有禮貌地回答,沒失方寸,一派學者風範。暗地裡,他部署一切。花草贈送給鄰居,向人借的書籍郵寄送還,然後走上律師事務所,全部準備好了。
在月圓的夜晚,銀光薄薄的灑滿一室,他亮起微黃的檯燈,寫下最後的話語。面前,是一瓶藥丸。
就在他打開瓶蓋的時候,電話聲突然響起。他拿起電話筒,一陣溫柔而又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爸爸,我在機場,我好想陪陪你。」他猛然覺醒。老教授向我說完這段故事,接著喝一口香片茶後,緩緩道:「其實最有效防止自殺的方法,不是高深的學術修養,不是著名的心理醫生,不是豐厚傲人的財富,原來只是一種簡簡單單被關心的那種甜美的感覺而已。」
因為值得,請多傳一次給你的朋友:1、這個社會病態報導多,鼓勵人心的少。2、我們其實是他人豐厚財富的一部分,值得多存一些。於是..我轉寄了。
注:維基百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人可編輯的自由百科全書:“張忠謀1931年7月10日,臺灣企業家,出生於浙江省鄞縣(今浙江寧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學士、碩士,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臺積電公司創辦人,有「臺灣半導體教父」之稱。
張忠謀1931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父親張蔚觀是鄞縣縣政府財政長,1932年遷居南京,1937年遷居廣州,抗日戰爭爆發,廣州遭日軍轟炸,遷居香港。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香港。1943年遷居重慶,進入南開中學就讀。1945年抗戰勝利,遷居上海,進入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就讀。
1948年內戰,隨著家人到香港,1949年赴美國波士頓就讀哈佛大學,次年轉學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
1952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學士及碩士學位,同年與第一任妻子結婚。
(梨樹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