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疾风知劲草
這样的人,那是有多少都不会嫌多的,怎么可能沒有好的位置安排?
让人去学堂和新东方技校拿了一堆教材過来。
“這些书是给庄子上的孩童们准备的东西,诸位先生可以拿来看看打发時間。”
“若是书中內容有什么错漏之处,還望诸位及时指正。”
给他们安排好了往处后,方二指着那一堆教材笑道。
方以智看到教材中的物理入门时,两眼不由的放起了精光,他第一時間把书抽出来抱在怀裡翻看起来。
物理這個词,他并不陌生,因为他自己就写過一本名叫《物理小识》的著作。
所谓“物理”,概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之理,与我們今天所說物理学之“物理”涵义不同。“识”通“志”,即记。即《物理小识》是一部全面记述万事万物道理的著作。
《物理小识》全书共十二卷,分为十五类,依次为天类、历类、风雷雨阳类、地类、占候类、人身类、医药类、饮食类、衣服类、金石类、器用类、草木类、鸟兽类、鬼神方术类、异事类。
从內容来看,它广泛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农学、工艺、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
在天文学方面,《物理小识》继承了中国传统天文学的优秀成果,并且吸取了当时西方传入的先进知识。
例如该书介绍西方的地圆說,认为:“地体实圆,在天之中。……相传地浮水上,天包水外,谬矣。地形如胡桃肉,凸山凹海。”
另外,《物理小识》關於光的色散、反射和折射,關於声音的发生、传播、反射、共鸣、隔音效应,關於比重、關於磁效应等诸多問題的记述和阐发,都是极其出色的。
所以,当他看到物理入门的教材后,第一時間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孙云球、李天经、焦勖三人更是如出一辙,每人都在书堆中翻找着自己关注的內容。
最终,孙云球選擇了机械入门和物理入门。
李天经看上了物理入门和大唐地理概述。
焦勖对化学入门看的津津有味。
而方以智的儿子方中通则是把数学教材视若珍宝。
见他们都在全神贯注的翻书,方二悄悄的离开了屋子。
去工坊那边看了看,生产還是一如既往的火热,商人们聚在工坊门口聊天,等待装货的马车,从工坊入口,一直排出去老远。
晚上,召集了各坊的主事,還有老马头和孙老四等人小聚了一下。
宫裡,长孙皇后指着面前的几箱书,疑惑的朝李世民问道:“二郎,這些书是?”
李世民随手拿起旧唐书递了過去:“朕這次和方小子去了别的世界,這是那個世界關於唐朝的记载,你看看,這上面,竟然沒有一点關於他的事迹。”
长孙被這话弄的有些懵,别的世界,關於唐朝的记载?
她连忙翻看起手上的旧唐书,只是刚翻了两页,心中便激起了惊涛骇浪。
快速翻动浏览了一下大概內容后,她把旧唐书放下,再拿起别的书翻看。
但越看下去,她的表情变的越发凝重。
“二郎,這些书,万万不能流露出去。”
“最好,一把火烧掉,就当沒有過這些书。”
两個时辰后,长孙皇后合上了手中的书本,再不敢往后看下去,神情担忧的继续道。
“安之的事情和這书中记载的,后面的事情比起来,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二郎登基之前的事情,這些书中记载的都分毫不差,难保后面的那些事情不发会发生。”
“若是這些书中內容流传出去,恐怕~”
李世民愣住了,后面?什么內容?
他這两日,将顾着找方二在史书中的痕迹了,還沒来得及看后面的內容,长孙皇后的话让他有些迷惑。
“這后面都写啥了?”
他下意识要去拿书来看,却被长孙皇后给阻止了。
“二郎,听臣妾一句,這些书,您不能看,臣妾也不敢再往后看了!”
“以臣妾之见,最后把這些书一把火烧了!”
好奇心害死猫,她越是這么說,李世民心中就越是如同百爪挠肝一般,想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烧?朕還沒好好看看呢,为什么要烧?”
可下一刻,长孙皇后噗通一声跪倒在他面前,摇头道:“皇上,臣妾看了還能装做不知道,但您看了必会心存芥蒂,還是不看为好!”
李世民连忙将她一把拉起:“你這是做什么,不就是大唐在二百多年后就沒了么,朕早就知道了。”
他细看了唐史的前面內容,粗翻了一下后面大唐的结尾。
对于大唐被取代,虽然心中有着气愤,但那毕竟是二百多年后的事情,而且還是别的世界的大唐。
眼下自己的大唐,早就因为方二变的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
所以二百年后的事情,根本沒必要再去考虑,是延续,還是灭亡,谁也說不清楚。
但长孙皇后却摇头道:“皇上,臣妾并不是因为這個才担心,而是本朝后面的一些事情,您還是不知道的好。”
如今的大唐,许多事情和旧唐书上记载的大为不同,但還有些事,却有着隐隐的相似!
“也罢,那朕不看了便是~”
见她态度坚决,李世民便答应了下来,瞅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他一把将长孙皇后拦腰抱起,爽朗的笑道。
“既然不让朕看书,那便让朕好好看看你~”
說完,便抱着长孙皇后向床榻边走去。
——猜猜我是谁——
半個时辰后,长孙皇后沉沉睡去,李世民却开心的不行。
自从被切了那一刀后,他便和方二一起去了大明,虽然和八女相处的很愉快,可并沒有走到最后一步。
所以,這是他动刀之后第一次行房。
沒想到,被切了之后,感觉竟然這么棒!
疾风知劲草,爽
他轻轻的替长孙皇后盖好薄被,然后下了床榻,朝那些书走去。
现在,总不能再拦着朕了吧?
可就在李世民下床之后,长孙皇后却悄悄的睁开了眼睛,看着他的背影,脸上尽是无奈。
李世民完全沒有发觉长孙在盯着自己,他已经在桌边坐下,翻看起了唐史。
這一次,他不再刻意去找方二、方安之、安国公這样的字眼,而是像长孙一样,快速的浏览书中內容。
每一页,只看其中的小半部分。
人的大脑很神奇,当你知道一件事的几個节点后,大脑会自动的,细节给你补充出来。
武德年间,沒什么要关注的。
贞观朝后的事情,也不至于让长孙皇后這么紧张。
那么,她所紧张的事情,定然是贞观五年以后才会发生的!
贞观四年,李靖俘颉利可汗,东突厥亡,日本遣唐使抵唐。
贞观八年,大明宫开始建工。
贞观九年,各乡置乡长。诏天下户分为九等。李靖大破吐谷浑。东突厥阿史那社尔附唐。
贞观十年,府兵军府改名折冲府,以折冲都尉为长,果毅都尉为副。
贞观十一年,颁贞观律令格式。
贞观十二年,高士廉等撰《氏族志》成,又称《贞观氏族志》。
這也沒啥值得观音婢紧张的吧?
可他這個念头刚起不久,便被书中记载的事情给弄的愣在当场。
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造反!
许久以前,高宠、秦良玉他们虽然也說過一些唐朝之后要发生的事情,但对于李承乾会造反一事,沒人会提及。
他们都不是傻子,這种事情,說出来便有挑拔帝王亲情的嫌疑。
如今,這一行文字,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砸在李世民的心头,他只觉的头晕目眩,憋闷的說不出话来。
“嗬~~嗬~嗬~”
他大口的喘息着,想要尽量让自己恢复平静,但却一点好转都沒有。
任谁知道自己的儿子,会在不久的将来捅自己一刀,估计都不会比他此刻好多少。
听到他喘息的声音,长孙皇后连忙转头朝他看来。
只见灯光下,李世民面色铁青,右手摸住胸口,嘴巴贪婪的张着,表情很是狰狞。
“二郎!”
她被吓坏了,惊叫一声后,快速的冲了過来,手忙脚忙的倒了杯温水送到李世民嘴边。
“二郎,快喝点热水~”
嗯,這是柴月告诉她的,每当自己不舒服的时候,方二总是让她多喝热水
李世民艰难的把杯中水喝下,似乎還真有一点作用,起码喘气不是那么费力了。
可下一刻,他双目圆睁,噗的一股逆血夺口而出,将面前书桌上的唐史染成殷红。
“二郎~”
长孙皇后被吓到了,她惊慌失措朝殿外喊道:“来人,快請御医!”
“别、朕、朕沒事了~你、你快去穿上衣服~”
李世民终于能够开口說话,连忙指着长孙皇后道。
长孙皇后這才反应過来,风雨刚過,身上不着寸缕,若是被人冲进来看到就不好了。
她连忙回到床边,抓起衣袍套在身上,刚做完這些,寝宫的殿门就被人从外面打开,邓登解一脸紧张的跑了进来。
“滚出去,朕沒事!”
李世民已经用东西盖住了桌上的那些唐史,并擦去了嘴角的血渍,强作镇定的喝道。
邓登解一脸懵逼,但也只能照做。
待他走后,长孙皇后再一次回到李世民身边担忧道。
“二郎,为何不传御医?”
李世民虽然比刚才好了一些,但脸色仍然铁青的吓人,他沒有回答长孙皇后的话。
唐史中,關於太子造反的事情,一字一刀的刺在他的心中,让他难以忘却。
思量了许久后,他抬头向殿外喊道:“来人!”
邓登解前脚刚出去把门关上,后面就听到了這声传唤,很是苦逼的再次推开殿门走进来,行礼之后恭敬的道。
“請皇上吩咐~”
“速去方家庄召安国公過来!”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說道。
“遵旨!”
邓登解后退几步,然后转身离去,并顺手把殿门从外面关上。
方家庄,方二躺在床上正在和周公的女儿聊人生,前戏刚過,正要上主菜的时候,就被张天给喊了起来。
任谁在這個时候都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他怒视着张天:“有事儿不能明天再說?”
张天一把将门外的邓登解给拽了进来:“公爷,您打他好了,不关我事!”
自家公爷最忌别人打扰他睡觉,听說這是一种叫做起床气的病症。
但凡有這毛病的人,都是胸有雄才的人杰,如秦之始皇、魏之曹操,都有這毛病。
那一句,吾好梦中杀人,就是這么来的。
好吧,這是公爷說的,也不知道真假。
方二看到邓登解竟然深夜過来,心中便不由的咯噔一声,莫不是宫中出了什么事情?
“何事!”
“公爷,皇上召您入宫。”
“走!”
出了方宅,坐上极狐电动车上,方二才继续问他宫中发生了什么,但邓登解哪裡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也只知道皇上在下令之前,刚刚和皇后敦伦過。
方二一脸懵逼,這两口子,喊自己過去干嘛?
甘露殿中,李世民看到二人进来,不待方二开口,便朝邓登解道:“出去,所有宿卫,退离殿外五十步!”
邓登解看看老李两口子,再看看方二,似乎明白了什么,连忙恭敬的离去。
等把命令传达给宿卫后,远远的看着甘露殿,心中很是神往。
皇上把公主许了安国公不算,如今竟然還
他连忙打了個激灵,左右环视一眼,将這個念头死死压在心底,這要是被别人知道,自己有十個脑袋都不够砍的!
殿内,一股霏糜的气息扑面而来,方二佯装咳嗽两声后拿出一個口罩戴在脸上,然后才笑道。
“爹、岳母大人,臣有些感冒,還請恕罪~”
李世民将盖在桌上的衣物拿开,然后指着那堆唐史,黯然的說道。
“有些事,朕一直疑惑,看了這些书后,似乎找到了答案。”
“你是什么人,朕不在乎,朕知道你做的一切都是为大唐好,這就足够了。”
“但有一点让朕着实想不通,朕自问待你不薄,可贞观十六年太子作乱一事,你为何从未跟提過?”
“别說会有什么挑拔的嫌疑,以你的能力,肯定有办法让朕信服!”
方二:???
敢情大半夜的把自己找来,就是为了這事儿?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