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四百章 【二王相争】

作者:寇十五郎
第四百章二王相争 第四百章二王相争 寇十五郎:、、、、、、、、、 “我這裡有一份琅琊郡一年之内,有灾祸十四的奏报。其中最严重者,乃是沂水东堤决水的调查。盖因疏于巡察,未及时发现险情,洪水来时,沙石备料不足,堵决不力。诸般因由,太守杨肜,难辞其咎。” 丞相宅第中堂,王商将一份刚刚拆开的奏疏推到一人席前。 灯光照在這人脸上,正是久违了的史丹,如今已官至右将军,手握实权,又是王商姻亲,被其引为擙援。 史丹仔细看了一遍奏疏,放下,抚须,闭目不语。良久,才缓缓睁开,盯住上首的王商。他看到的,是一张古井不波的平静面容。 史丹若有所思:“记得当日子威兄曾言道,王孝卿(王凤)曾修书一封,递入署中,中有言‘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肜素善吏,宜以为后’……如今這封奏疏若能送到王孝卿案头,兄与其人之隙,或可缓和一二。” 王商哈了一声,仰首捋须,连连摇头冷笑:“君仲亦非天真之辈,某与其人之争,尚可寰转么?” 史丹吸了口气:“子威兄,這是要准备出手了?” “這是個机会,难得的机会。”王商平静的脸上总算有了一丝波动,“天予弗取,必受其咎。” 史丹想了想,道:“据子威前番所言,那张羿啸也有意联袂对抗魏郡(指王凤一党)。张羿啸机敏果决,其妾翁杜子夏素有才具。何不請二人一同前来共议?” 王商沉吟一会,摇摇头:“事关重大,多一人知晓就多一分泄露的危险,一旦为魏郡察觉,有了提防就不好办了。” “但琅琊太守那裡必有书信告之,魏郡岂会不防?” “這是四百裡加急送达的公文,杨某的书信再快又能快得過驿马?”王商神色坚毅,“因此,此事宜早不宜迟,必须早做决断。” “子威兄,一旦出手,再无寰转余地……請三思。” “君仲认为不妥么?” “子威矛头所向,陛下不会不知,就怕陛下那裡……” 王商拂然道:“我已绕开魏郡王氏,从其姻亲下刀,若這都不行,那還用与王孝卿斗么?如此前怕狼后怕虎,如何能成事?” 史丹拱手道:“兄既已意决,丹唯附尾翼而已。只要陛下将弹劾奏章交由廷议,丹必力挺。” “多谢君仲。” “子威此时发难,胜算還是有的。”史丹见王商意决,便一改原来的劝阻为支持,“事关姻亲,王孝卿需避嫌。他不出面,九卿百僚未必有人敢出头。” 王商抚髯点头,屈指计算:“张羿啸应该会支持;张忠(御史大夫)一向摇摆,不過他与杨肜有隙,或许会偏向我方;還有解光(将作大匠,九卿之一,王商的拥趸),王章(京兆尹),皆听命于我;再加上辛庆忌与君仲,左右二将军。如此,可有六分胜算了。” 史丹抚掌:“然也。” 随后,史丹入宫轮值。王商连夜起草弹劾奏章。 与此同时,王凤也沒闲着。在咆哮之后,他大口喘气,眼神直勾勾盯住虚无中某一点,眼裡滚动着一种莫名的东西,說不出是什么,但很可怕。 “王安。” “家主。”這是一個年纪与王凤差不多的老人,一脸忠厚。他是王凤幼年时的伴读,少年时的书僮,青年时的随从,如今的大将军府家令。王凤最信任的人之一。 “去把书房右边書架那個红匣子拿来。” “是。” 一般要取什么东西,随便叫個仆从就可以取来,让王安這家令亲自去取的,必是紧要之物。 片刻之后,王安小心捧来一個贴封條的红漆藤匣,轻轻置于案上,躬身退下。 王凤持烛火将封泥烤软,从案上掂起小刀将封泥削去,揭下封條,打开匣盖,匣子裡放着一卷帛书。 王凤取出帛书,展开,慢慢看着,眼睛眯起,有针尖样的光芒在闪烁。 這卷帛书,正是当年石显送来用以交换保留官位的东西。王凤一直收藏着,等待时机。這是一件大杀器,一旦祭出,必定见血。现在,时机到了。 “来人!” “在。” “拿我的帖子,召侍御史夏言秋前来。” 翌日,王商开始发难。 然而,王商信心满满将奏章递入禁中,却迟迟等不来天子的批复。王商急了,几次三番欲在朝会上提請廷议,却被王凤打岔。当他亲自入禁中催问时,天子也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這真是出师不利啊。 正当王商受挫,一时不知从哪裡打开突破口时,王凤的反击开始了。 八月乙末,大朝会,侍御史夏言秋突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将一份频阳人耿定的上书当廷呈送天子。這道上书裡,最骇人听闻的,有這样一段话‘商与父婢通,及女弟***奴杀其私夫,疑商教使’之语。 啥意思呢,就是指控王商与其父亲的奴婢***王商的妹妹与人***奴仆把她的奸夫刺死……這些阴恶之事,极可能是王商教唆的。 這、這都是什么事啊?为何這個频阳人耿定居然会知晓這样的秘辛? 王商勃然变色,朝廷大哗。 面对這样的指控,王商有点懵,却不得不当廷自辩。声称频阳人耿定,原是他府邸的“行人”(家臣),早在七年前因犯家规被逐出王府。此番上书,必是衔恨旧主,谣言中伤。 王商最后怒道:“如此恶奴,当弃市!其恶毒诽谤之言如何能信?” 夏言秋则請司隶将此人按系入廷狱,严加审讯,以验其言真伪。 “……若其言属实,丞相难辞其咎;若其系诽谤,亦可還丞相清白。” 将作大匠解光表示反对:“一弃奴之谤,如何能定大臣之罪?若一有谤言,便盘根究底,举朝岂非人心惶惶?徒乱朝纲而已。” 廷上口水仗打得热闹,始作俑者王凤却老神在在作壁上观。心下冷笑不已,這正是当年石显用以交换官位的有关王商的阴私。石显宦海沉浮数十年,早就看出二王必有相争之日,所以才用這份东西与王凤作交易。 与王商发难的迂回、谨慎相比,王凤可就彪悍多了,以阴私暗算,可谓不择手段,一剑封喉。 這下王商再也顾不上弹劾杨肜,而是手忙脚乱清洗泼向自家身上的這盆脏水。然而自古至今,作风問題,永远都是不能细究的,否则就如同在黄河边清洗污秽,越洗越脏…… 相关、、、、、、、、、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