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初唐 第976节 作者:未知 烈火熊熊,岂是人力所能扑灭?渊盖苏文看了一眼,就知道势不可为,道:“高鑫德,你可知道密道的出口在哪?” 高鑫德咬牙切齿,說道:“密道的出口,我当然知道。但是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呢?高氏王族大半死于你手,我高鑫德恨不得食你之肉,喝你之血。怎么可能助纣为虐?” 渊盖苏文眼珠一转,道:“高鑫德,只要你愿意告诉本莫离支密道的出口,我不但免了你的死罪,還会让你官复原职!如若不然,哼哼……我就让人把你剁成肉酱!” “我高鑫德今天就沒想着活下去!渊盖苏文你就死了這條心吧,给你高爷爷我来個痛快的!” “高鑫德,這可就是你想不开了!俗话說,好死不如赖活着。你看人家荣留郡王高建武,大唐郭业,多聪明,早早就进了密道逃命了!也就是你高鑫德,被人忽悠了两句,就头脑发热,跑来跟本莫离支玩命。你以为你多么英雄?我送你两個字——傻瓜!” “渊盖苏文,你……你不要挑拨离间!” “是不是挑拨离间你自己心裡清楚。反正现在人家高建武沒有任何危险,就是以后到了大唐,也不失荣华富贵。而你高鑫德,马上就要身首异处!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你自己琢磨吧!” 高鑫德犹豫道:“那……我要說了,你真能让我活命!” “那是当然。我渊盖苏文马上就要当国主的人了,君无戏言,怎么能說了不算呢?只要你告诉了我密道的出口,我不但保你安然无恙,還能保你不失荣华富贵!” “那咱们击掌为誓,永不反悔!” 当啷一声,高鑫德把钢刀扔在地上,向渊盖苏文走来! 渊盖苏文心中大喜,走上前去,就要和高鑫德击掌! 可他刚举起手来,高鑫德就猛地往前一扑,双手伸出,掐住了渊盖苏文的脖子,道:“渊盖苏文,你這個畜生!我要给老国主报仇!” 第1387章 汉城 郭业等人出了密道,不敢耽搁,快马加鞭,一路南下! 按說出了城,就该分道扬镳。郭业往北,回转大唐。其他人往南,该立国的立国,该回国的回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不過郭业不想就這样回转大唐,就這么走了也忒憋屈了。 前一日還是调停三国纷争的大唐钦差,声威赫赫。眨眼间被人撵得像丧家犬一样,东躲西藏!回去了要怎么向李二陛下解释? 再說了,出长安之前,自己還雄心满满,要成为大唐的班超呢。结果班超就這個德行?自己這一关也過不去! 所以郭业就和众人一路南行,琢磨着能否把高建武给拐到大唐去。有了高建武在手,自己這趟也算沒白来。高建武虽然人是废物点儿,不過象征意义還是很大的。 李二陛下是支持高建武复国也好,是拿来威胁渊盖苏文也好,大有闪转腾挪的余地。 不归高建武這孙子是数寒号鸟的,好了伤疤忘了疼。刚刚逃离了险境,就把郭业给扔到了一边。专心讨好起杨万春来了!一有功夫就跟杨万春探讨成立南高句丽国的可能性! 杨万春也是左右为难,不答应吧,自立一国,說起来挺爽,不過难度也稍微大了一点。南部和高句丽、新罗和百济都有接壤。只要自立一国,就是四战之地,立马就是三国吊打的局面。饶是杨万春自诩是天下第一的英雄,一想到這個局面也一阵肝儿颤。 可要是答应高建武的要求吧,固然能获得大义,得到不少高句丽子民的支持。不過那样的话,自己這一阵子不就白忙活了嗎? 所以杨万春对高建武就始终不冷不热,吊着他的胃口。 贞观九年,四月初一,天晴。 郭业等人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汉城。也就是后世韩国的首都首尔。這裡是南部的大本营,也就是杨万春的老巢。 到了這裡就彻底安全了,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杨万春邀請众人一起入城,好好休养几日再作打算。郭业和金德曼自然是连连答应! 骑马进了汉城,郭业不禁对杨万春的治政能力另眼相看,道:“岳父大人,以小婿看来,這汉城的繁华,丝毫不在平壤城之下。有此雄城在手,您自立一国之事,可是十拿九稳了!” 杨万春道:“那是自然。如今高句丽国内,要說城防坚固的大城不少。不過要說繁华,還得說是三京!” “三京?” “不错,高句丽有三座都城。中都平壤,北都国内城,南都也就是汉城了。這三個城池称为‘三京’!在這三京之中,要說繁华,還得說是我汉城第一!” 說到這裡,杨万春咳嗽了一声,问道:“郭小子,你看我這汉城比之大唐长安如何?” 听了這话,郭业一翻白眼,好悬沒问出一句:“您听說過夜郎自大這個典故嗎?” 汉城再不错,那也是和平壤比。和长安比?那简直是叫花子和龙王比宝,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见郭业不說话,杨万春道:“郭小子,怎么了?是不是在笑老夫不知天高地厚?” “那倒不是。不過……”饶是郭业机智百变,一时之间也沒想出什么搪塞之语! 杨万春叹了口气,道:“唉,原来老夫還有点念想。见到你這表情,老夫就知道汉城和长安果然還是差得远!中原果然是人杰地灵,想不到我杨家几代经营,還是不能建好一個汉人之城!” “汉人之城?敢问岳父大人,莫非這就是汉城名字的由来?” 杨万春点头道:“不错,汉城的意思就是‘汉人之城’。郭小子,你可知道這汉城以前叫什么?” “還請岳父大人解惑!” “汉城以前并不是高句丽的地盘,乃是百济的都城,名叫慰礼城。大约不到一百年前,我杨氏先祖,大败百济,攻破慰礼城。百济被迫迁都雄津,从此這慰礼城就姓杨了。”說到祖先的功绩,杨万春眉飞色舞! “那为何又把慰礼城改名汉城?” “那当然是因为我杨氏的祖宗乃是汉人。既然是汉人,那南部的都城当然就得叫汉城了!說明我們杨家是正宗的汉人之后!” 郭业暗自腹诽,有道是越缺什么就越喊什么。看来杨氏宗族的汉人成色,实在是不怎么足。要不然有這個必要,什么都往汉人身份上攀扯嗎?這完全是心虚的表现啊! 在汉城休息了几日,平壤城的消息也就陆续的传来。 渊盖苏文宣布,荣留郡王高建武谋反,弑杀了婴阳王。他自己则是在悲愤之下率兵平叛,为婴阳王报仇。至于平叛之后的烂摊子么,国不可一日无主,为了高句丽的长治久安,他渊盖苏文就勉为其难的当几天国主好了。 至于高鑫德的下落,则有了无数的版本。有人說他最后和渊盖苏文大战三百合,最后不敌,受伤逃遁。也有人說高鑫德最后被乱刀砍死。甚至有人說,高鑫德被渊盖苏文抓起来了,受尽折磨。 郭业也只能默默祈祷,祝愿高鑫德好运了。 不過老在汉城待着也不是個事儿呀,离开大唐都快一年了。大唐将士们虽然嘴裡不說,但是从他们的神色之中,思乡之情表露无遗。就连郭业自己,也深深的還念起远在长安城的妻妾儿女了。 郭业下定决心,如果高建武再這么不识时务的话,那就只有另辟蹊径,撺掇杨万春立国了。 沒等他找杨万春,杨万春先找他来了。 這一日有人来报,南部大人杨万春有請! 郭业赶到的时候,发现人来得還真齐,不仅有南部的一些大将和自己的未婚妻杨凤怡,荣留郡王高建武也在其列,就连新罗的金德曼公主也来了。 此次会议自然是以高建武为首,這点面子還是要给他的。不過主持会议的還是杨万春。 杨万春看人来得差不多了,咳嗽了一声,道:“众位,今日把大家找来。实在是有一件大事发生。事关我南部的存亡,我杨万春不敢独断,還請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高建武也沒明白状况,道:“杨将军,您所說的大事,是不是要小王登基,成立南高句丽的事情?本王已经心灰意懒,何德何能担此重任?不過如果您强烈要求的话,此事也不是不能商量……” 郭业冷笑一声,道:“哪裡,哪裡。岳父大人要說的是杨氏自立一国之事。您不用担心,這裡边沒您什么事!岳父大人,您說我說的对不对?” 杨万春苦笑一声,道:“你们两位說得都不对。我要說的這件事情不解决,无论是成立南高句丽還是自立一国。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到底是什么事情?” “刚才我得到了消息。渊盖苏文已经起兵二十万,以渊男生为先锋,欲灭我杨氏宗族!不知众位,有何良策退敌?” 第1388章 郭业论战(1) 二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对于高句丽来說得算是倾国之兵。 高句丽现在总人口大概是在三百多万,其中军队顶天也就六十万,這已经是极其的穷兵黩武了。 但是這六十万裡面,有一半是各部的私兵,另外一半才是高句丽朝廷的部队。再减去驻守各城的兵马,渊盖苏文能凑出二十万大军,也真够不容易的。不用說,這裡面有不少渊氏的私兵。 高建武是知道其中厉害的,不由惊道:“不可能!不可能有二十万!渊盖苏文刚刚篡位成功,立足未稳。他怎么能调的出来二十万大军?平壤城他還要不要?他就不怕暂时隐忍的忠臣义士反戈一击,造他的反嗎?” 不等杨万春开口,郭业就說话了:“這有什么不可能的。就是因为他怕了您口中的忠臣义士,渊盖苏文才不能不发兵南下啊!” “你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渊盖苏文把西部的家主乙支文德都杀了,和西部有了解不开的深仇,他为啥不起兵打西部?北部本来就实力弱小,又刚刚内斗過一次,柿子摘软的捏,他为啥不打北部?退一万步說,就是中部還有不少大将,是你们高氏的死党呢,他为啥抓紧時間清理中部?偏偏要在立足未稳之时,着急败火地打南部?” “那你說是为什么?” “因为南部有荣留郡王您啊。只要有您在,高句丽的忠臣义士就有希望,渊盖苏文這個国主就当不稳当!只有把您抓住了,渊盖苏文才能睡的香啊。” 高建武洋洋自得,道:“想不到本王如此深得民心。杨老将军,如此看来,本王還是要早日登基。只要本王一当上南高句丽的新国主,高句丽国内的忠臣义士必定会群起响应,渊盖苏文自顾不暇,這二十万大军必然不战自溃!您以为我這办法如何?” 郭业冷笑了一声,道:“你這個办法太麻烦了。我郭业有一计,不费岳父大人的一兵一卒。也不用高句丽那些忠臣义士们流血,就可以退了渊盖苏文的二十万大军!” 這下杨万春都感兴趣了,道“什么办法?” “哼哼,只要岳父大人把荣留郡王绑了,献给渊盖苏文。渊盖苏文此行沒了目标,自然会退兵。岳父大人,荣留郡王,你们觉得郭业這個提议如何?” 高建武当时就急了,道:“郭业,你……你竟敢撺掇杨老将军出卖本王!杨老将军忠肝义胆,岂能听你的话。杨老将军,您說是不是?” 杨万春手捻银髯,道:“荣留郡王且放宽心,我杨万春的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出了名的吃软不吃硬!他渊盖苏文发来二十万大军就想把老夫吓住,让我把您给交出去,白日做梦!” 這句“吃软不吃硬”,非但沒有让高建武放心,反而把他给吓着了,道:“那他要是好言好语向您要人呢?” 郭业道:“那還用說。他敬岳父大任一尺,岳父大人敬他一丈!反正渊氏和杨氏又沒有什么解不开的深仇,自然是……嘿嘿,荣留郡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郭业!本王一向待你不薄!今日为何如此三番两次的针对本王!你别忘了,你可是大唐钦差,代表了大唐天子。现在渊盖苏文弑君作乱,你不帮着本王夺回王位也就罢了,怎么還帮渊盖苏文那個乱臣贼子說话?难道大唐天子是派你来帮乱臣贼子的嗎?” 郭业哂笑道:“本钦差這可不是帮渊盖苏文說话,而是說出事实罢了。岳父大人以一部之力,对抗渊盖苏文的倾国之兵,实在是太难了。再說,就算打赢了這一次又怎么样,渊盖苏文還能来第二次,只要有一次输了,杨氏宗族可就全完了。您要是岳父大人,您会怎么办?” 高建武沒词了,仔细一寻思,杨万春把他给交出去,還真是最优解。他缓和了一下语气,求饶道:“平阳郡公,您可不能放下我不管呀。当初可是您让我想办法交好杨将军,以图东山再起的。现在总不能不认账了吧?” 郭业心說当时我也就那么一說,谁知道渊盖苏文這么丧心病狂呢?他不但要杀高建武,连我郭业也不放過。這让我們大唐的面子往哪搁?不能把你拐到大唐去,我郭业咋对李二陛下交待? 当然這话不能对高建武明言,郭业把脑袋一拍,道:“此事实在是郭某人思虑不周。现在想来,以南部对抗整個高句丽实在是胜算不大!這些日子我也了解過了,整個南部,不過有五万兵马。和渊盖苏文的二十万大军比起来,实力相差太悬殊了!” 郭业一推二六五,高建武沒辙了,转头看向杨万春,道:“杨老将军,小王的生死可全掌握在您的手上了。您一定有办法对付渊盖苏文的二十万大军的,对不对?” 杨万春冷哼一声,道:“兵凶战危,岂有必胜之策。不過渊盖苏文的二十万大军,還沒放在老夫的眼中!” 郭业对杨万春却沒有那么大的信心,歷史上杨万春逼退了李二陛下的百万大军不假,不過那是在安市城,不是在汉城。 汉城,只要学過一点歷史的人都知道,是出了名的易攻难守。后世在汉城发生的大战,全是进攻一方获胜的。 另外郭业对杨万春部下的战斗力也信心不咋足。原来還觉得南部的军队不错呢,不過在平壤城中,荣留郡王府外,杨氏军队的战斗力,实在是让郭业失望了。五百人,根本沒费渊盖苏文什么力气,就全军覆沒了。 就這等战斗力,還以一打四呢,能以一打一,就算超水平发挥了。 郭业叹了口气,道:“岳父大人,這么說来,您已经有了退敌的良策了?在小婿看来,咱们南部军士的战斗力,和渊氏比起来,似乎……似乎……强点有限?” 杨万春道:“郭小子。不用给我們南部贴金。真论起来,我南部的战斗力,并不在其他部之上。” “那您是有妙计退敌?” “妙计也沒有。不過你别忘了,咱们這不是跟渊盖苏文打野战,而是守城战。按照兵法来說,渊盖苏文以四打一,攻城的话他不占什么优势。而且,高句丽军队是出了名的善守不善攻。老夫只要能死守汉城,渊盖苏文必将粮尽退兵!” 原来杨万春打的是這個主意,标准的龟缩流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