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两百三十五章 大火并(一)

作者:锋锐
“這是一次租界联合行动,所有人都精神起来,别让那群愚蠢的法国佬抢去了风头。”万国商团俄国二连一排排长马卡连科少尉,站在福特八轮卡车的车斗裡,对着手下大声训着话。

  马卡连科少尉的父亲,曾经是沙皇俄军的一名炮兵上尉,他的母亲跟随着新婚丈夫来到帝国的远东,他是在一座兵营的木屋裡出生的。

  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的风暴席卷了整個西伯利亚,不少俄罗斯远东战区的贵族军官们,遭到了被常年压迫的俄军底层士兵的集体清算。马卡连科的父亲就是在一场军营哗变中惨遭杀害,這位上尉和其他的沙俄军官一起,被士兵用皮带捆住手脚,扔进了驻地附近的小河裡活活溺毙。

  他的母亲因为還有些许姿色,结果在那场兵变中存活了下来,至于期间這個可怜的女人遭遇到了些什么,实在让人不忍多言。当时小马卡连科只有四岁,他藏在木屋的地板下,亲眼目睹了整出惨剧的過程,在那颗小小的心灵中,早早埋下了对那些“革命者”的仇恨。

  那场小规模的武装哗变,很快被依然忠于沙皇的部队血腥镇压了下去,但是悲剧已经酿成,马卡连科的幸福时光已经和他的笑容一起,被埋葬在了那個残忍血腥的寒冷冬夜裡。

  酷烈绝伦的俄国内战,最终以沙俄军队的惨败而宣告结束,当时马卡连科和无数不愿意接受苏维埃政权统治的帝俄军民一起,居住在远东地区沙俄最后的重镇海参崴。這时他的母亲已经改嫁给了一個六十五岁的帝俄步兵上校,只因为对方承诺愿意抚育马卡连科长大成人。

  這個老上校是個鳏夫,前妻沒有给他留下一子半女,他遵守了自己的承诺,对马卡连科悉心呵护视如己出。同时這位姓诺曼罗夫的步兵上校,還拥有俄罗斯帝国子爵的头衔,只是在侯爵伯爵扎堆的海参崴街头,這個头衔显然不怎么够看。

  不過诺曼罗夫上校毕竟是高级军官,他早就预感到了内战的失败,于是利用手中的职权,早早积攒起了一大笔钱财。這笔财富数量之多,足以让他带着妻儿穷奢极欲的過完下半辈子,此时战局已经完全崩溃,诺曼罗夫上校决定带着年轻漂亮的妻子与养子,逃离這座必定会陷落的城市。

  此时海参崴已经被三面包围,陆地通道完全封闭,除了還想要负隅顽抗的帝制铁杆死忠们,大多数有身份地位的人物,都在想方设法寻求其他的出路。

  這时帝俄残党们在海参崴還控制着一支小小的海军,這支舰队原本是苏维埃红海军的太平洋分舰队,拥有三條老式驱逐舰和大约一千六百名海军官兵,结果在俄国内战中,被日本干涉军与沙俄军队所俘获,此刻担任這支舰队司令官的,就是曾经担任過沙俄旅顺港司令官兼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奥斯卡.维克托罗维奇.斯塔尔克海军上将。

  這位海军上将曾因为日俄战争中表现拙劣而名誉扫地,關於他的著名典故就是,在一九零四年二月八日那天夜裡,日本驱逐舰队趁着夜幕的掩护突袭旅顺港,当时這位海军上将正在旗舰“彼得罗帕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上,为自己的妻子举办生日庆祝宴会,结果当舱房外传来的日本鱼雷爆炸声和闪光时,他還以为是部下为了宴会特别准备的礼花节目。

  一九二二年时,這位海军上将已经七十六岁了,命运却开玩笑般的又一次把关乎无数人身家性命的责任,放到了這位海军指挥官的肩膀上。

  這是一位性格顽固的老派海军将领,如同当年的罗杰文斯特文斯基海军上将一样,他带领着由三十條老旧军舰和民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远征。這支船队是由当时俄国人能够在港内搜索到,同时還拥有航行能力的船舶组成的,裡面除了驱逐舰和扫雷舰,還有普通的客轮和近海渡轮、远洋商船和沿海运输船,另外還有海关缉私舰、浅水炮艇、军用通讯船、海军破冰船,甚至還有一條蒸汽动力游艇。

  斯塔尔克就是带着這样一支型号五花八门的舰队,载着九千多“买到船票”的“帝俄难民”,冒着秋冬季恶劣的海况,从海参崴仓惶南逃至朝鲜的元山港。

  当时朝鲜已经是日本帝国的殖民地,日本人起初拒绝接收這批“露国难民”,但是很快就“迫于”欧洲列强的压力,同意让船队中的老弱妇孺上岸,但是只能居住在规定的区域裡。日本海关无师自通的在元山港外搭建起了一座有模有样的难民营,但是因为生活條件恶劣,很快人群中就开始流传起传染病。

  斯塔尔克不想在這些木排屋裡坐以待毙,于是毅然带着還能航行的十五條民船与军舰,载着三千多名俄军官兵、贵族官员与他们的家眷再次出航,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中国的上海,驰名世界的冒险家的乐园。

  当时上海政府与公共租界租界工部局,被不請自来的俄国难民船队给搞懵了,這些俄国人裡面不光只有贵族、商人和普通平民,還有不少是沙俄的职业士兵,如果一個安置不好,必定是一堆治安方面的隐患。于是租界方面要求俄国船队只能在港内停留四十八小时,随后必须带着所有人员离开上海滩。

  而此时俄国船队裡面已经只剩下十二條船了,包括一條驱逐舰在内的三條船舶,在前往上海的途中遭遇到台风不幸在海上遇难,如今俄国船队裡的乘客已经饱受磨难,再也经受不起再一次的长途远航了。

  于是俄国海军上将与当时的北洋政府代表做了私下的交易,他愿意交出船上运载的一部分沙俄政府财宝,作为中国接收這批俄国难民的條件。最终中国方面同意了這笔交易,于是除了少数俄国海军船员,剩下的三千多人全都登陆上岸,他们被政府安排在华界分散居住,成为了上海滩一道新的风景,那就是在這座城市歷史上留下独特印记的上海白俄难民。(作者记得在小的时候,上海還有不少当年這批白俄难民的后裔,白肤金发高鼻深目,却說着一口标准的上海闲话。)

  到了一九二七年,北伐军逼近上海,当时公共租界一片混乱与恐慌,工部局终于决心要建立起一支常备的武装力量,用来随时随地保卫租界裡的侨民安全。虽然当时万国商团已经成立,但是就像前文裡說得那样,裡面的成员纯粹是玩票的各国侨民,只有在有事发生时才会集结起来,一年裡只接受三個星期的军事训练,所以压根别指望這种部队,能够阻挡住北伐军的进攻。

  当时的局势迫使工部局必须在最短的時間内,找到一批受到過正规军事训练的兵员,结果工部局高层把目光,放在了那批俄国难民的身上。

  那时候這些难民中除了部分家底丰厚的贵族与富商,剩下的人大都已经耗光了随身携带的积蓄,其中不少人缺乏生存技能,只能混迹于社会的最底层,靠体力和色相来谋生。

  這些人裡面有不少曾经是沙俄帝国的正规军人,只需要短時間的适应性训练,他们很快就能恢复一定的战斗力,如果再加上一笔数目合适的军饷,相信整個上海滩都找不到比他们更敬业的士兵了。

  PS:谢谢大家的支持,终于搞定电脑啦,只等学校那边稳定下来,就能开始安心的读数码字了。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