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证监会和分税制
教完了小萝莉两节课之后,贾鸿渐又被罗老和王蔻兰邀請留下来吃晚饭,甚至小张做菜的水平好像都比前一次好了不少。一边吃着饭,贾鸿渐一边跟罗老還有王蔻兰就着新闻联播裡的各种新闻报道乱聊着。
“今日,证监会发文宣布将于近日对国内法人开放a股交易资格……”当电视裡传来這样的报道的时候,贾鸿渐盯着电视愣了一下。
王蔻兰看到贾鸿渐一愣,她好像意识到了什么,猜测的问道:“小鸿渐還对财经方面有研究?”
贾鸿渐此时并沒有意识到王蔻兰看到今天他這么敬业的教萝莉而变了对他的称呼,他只是有点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稍微知道一点皮毛,這要对国内法人开放a股交易,意思就是允许对上市公司展开并购、收购了……”
“是這個意思?”王蔻兰一愣,不太熟悉财经的她還真不知道那一句让普通人听不懂的财经新闻背后是這個意思。
“对,国内法人不就是国内公司么。法人不是自然人,法人就社会组织在法律中的人格化,也就是說社会组织、团体可以进入股市炒股了。但是可以炒股的同时,因为组织团体或者公司的巨大财力,他们甚至可以收购大量某公司的股票,然后就成为该公司的股东甚至大股东……”贾鸿渐解释道。虽然前世作为中学生的他并不记得這條规定的颁布,但是有着大叔心的他知道,现在有了這條规定,那父亲供职的延中实业肯定马上就要被收购了。
“都是**的企业,有什么好收购的,大家都是为社会主义做贡献嘛……”罗老爷子不以为然的說道。
听着罗老爷子的话,贾鸿渐笑了一下,想起了前世遭遇收购时候的老爹贾钢,当时老爹的反应跟罗老爷子一模一样。“是,大家都是为了社会主义做贡献。但是社会主义也是分亲儿子和老婆带来的拖油瓶啊……国有企业是亲儿子,集体企业是干儿子,私人企业是拖油瓶。私人企业贷款都不好贷,在這個通货膨胀慢慢起来的年代,他们要融资圈钱的话,除了收购上市公司股份借壳上市,還能干什么呢?”
罗老爷子和王蔻兰顿时一愣,他们到是从来沒想到過這個問題。他们不是贾鸿渐,他们沒经历過后世的網络知识大爆炸,他们沒办法通過在網上聊天打屁就了解很多偏门很多专业的知识,他们也不像贾鸿渐前生在金融平台打拼多时,不知道国家对民营企业一直爱理不理的。
“你是說……现在很多国有大企业還沒上市……所以他们可以花钱收购上市的集体企业的股份,成为大股东,然后凭借着股票价格的上扬来融资?”王蔻兰不知道怎么突然联想到了這方面。
虽然她說的跟贾鸿渐說的不是一個問題,但是贾鸿渐還是点了点头,“是,之前第一次上市的老八股不都是集体企业么,都是因为资本不够雄厚而且股份分散,還沒什么人保护,才被推出去当第一個吃螃蟹的。而且现在也的确有很多国企央企沒上市,他们的确可以收购老八股的股份来融资,比如家父供职的延中实业,超過91%的股份是掌握在散户手中的,只要收购超過5%的股票,就可以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收购超過9%的股票,就可以变成大股东,变成董事长……”
当贾鸿渐說完了這话之后,王蔻兰一下走神了,她好像在琢磨什么事情,好像是想到了什么方案。
“這御姐不会也要参与进来吧?对了!還不知道她到底是干嘛的!她不会正好是深圳宝安上海分公司的吧?”贾鸿渐觉得突然背后一凉,别自己老爹公司被收购的事情在這辈子就是他這個做儿子的多嘴弄出来的!不過還沒等贾鸿渐问出口,那王蔻兰就道歉了一下然后回自己卧室打电话去了……
看着御姐婀娜多姿的背影,贾鸿渐想道,“算逑,应该不会這么巧,不過就算這么巧也沒关系,反正他老爹离职了才能跟自己一起去打拼,只要别弄巧成拙的弄得深圳宝安取消收购就算一切顺利。”
“小鸿渐怎么对金融也這么熟?”此时罗老爷子好奇的突然发问道。
“熟么?呵呵,也沒特意去研究,就是大概了解了一下基本规则,然后看到了新闻以后大概就能知道后面的走向……”贾鸿渐随口找理由道。
不過就在罗老刚刚产生贾鸿渐這年轻人很强的感慨的时候,电视裡又传来了這样的新闻——“今日,副总理兼中央人民银行行长朱-镕-基宣布我国将在1994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税制,之后全国税务局将会分成国税局和地税局两個系统……”
罗老爷子此时只发现贾鸿渐听到了這個新闻后突然很沧桑的叹了一口气,“怎么了?”老爷子问道。
“分税制一实行,以前中央穷地方富的局面就要改变了,变成中央富地方穷……”贾鸿渐感慨道,他可是深知分税制对21世纪的中国到底会造成什么后果的。
“恩?”罗老爷子不太懂金融,但是想来想去,觉得贾鸿渐描述的這個场面不是還不错么?“這不是挺好么?之前听說北京那边中央财政都算的上拮据了,好像财政部长刘仲藜找管财政的副总理要條子给钱,副总理都說沒钱,结果一分钱都不给。听說去年中央好几個机关都到了年底不借钱的话,连過年福利和年底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注
贾鸿渐一听老爷子的话顿时一惊——這老爷子到底是什么人?去年中央什么状况他這么清楚?虽然只是道听途說,但那时這种事情是一般人能道听途說来的?连财政部长找副总理要钱的事情都能道听途說来?
他尽量让自己的面色不变,装成在组织语句的样子几秒钟回复了震惊的心情,說道:“是,分税制其实挺好,世界上也流行着分税制。不過咱们国家吧,跟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個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政府管理着土地。我個人觉得朱副总理为了分税制肯定跟地方拉锯战了很久,就算是服从组织,但是底下人肯定要稍微补偿点不是?也许中央会下放不少自主权给地方。然后呢,有了分税制以后,中央富了地方穷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地方要是想多弄点钱,老爷子你說他们会怎么做?我觉得要是我的话,最简单的就是出让土地……”
是的,一次房改已经在92年完成了。這個所谓的一次房改,就是把以前完全属于企业所有、租借给国有企业员工住宿的房子以相对廉价的价格卖给了员工。這样就相当于开放了房地产市场买卖,之后又有了分税制,地方政府又控制土地出让权,之后会不会导致房地产商大肆收地盖房子,会不会导致地价越来越高、房价越来越高,這不是很明显的么……
贾鸿渐把自己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推论告诉了罗老爷子,最后点评道:“现在经济形势有点過热了,看眼下的通货膨胀率,再看着分税制,說不定20年以后,几十万元人民币,只能买老爷子您家一個卫生间……”
“几十万元人民币?”罗老爷子瞪大了眼睛,“哈哈哈哈,小鸿渐你真会开玩笑!我們国家的人民币又不是国民党的金圆券,怎么可能贬值哪么快,恩?你看88年的通货膨胀率那么高,普通工人现在的工资也不過比十年前翻了一倍而已,到了20年后,撑死一個中年工人一個月拿400块钱吧?這样還是算每十年一次大通货膨胀呢。你是不知道吧,88年那时候通货膨胀加上副食品价格闯关,那一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价格都飞涨,我家都囤积了一浴缸的酱油呢……”
老爷子显然不相信到2013年的时候人民币的币值会那么低,不相信老百姓会拿那么多纸片——拿的纸片越多证明纸片实际价值越低,因为劳动力价值变化不大!老爷子也不相信到时候会需要几十万元的人民币才能在他家這個内环线边上一点的核心城区位置只买到一個卫生间之类的事情……
贾鸿渐陪着老爷子笑了笑,并沒有說什么。他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拼命拉着别人,让别人非相信自己不可?他之所以会把未来地产走向告诉老爷子,那就是摸准了作为老革命的老爷子根本不会相信!
老爷子那是比他贾鸿渐的老爹還“古董”的,他要是今天告诉他老爹過些天延中实业会被收购,他老爹会有什么反应?“哈哈哈,别开玩笑了,都是**的企业,他们又有党性,怎么会互相收购……”不外乎如此。
所以贾鸿渐基本可以断定,现年已经70出头的罗老爷子基本不会对共和国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产生太大的蝴蝶效应,這也是他会开口告诉老爷子的原因。
注:此处描写的分税制施行之前中央的惨状为真。不過刘仲藜是在93年找的朱-镕-基,在這裡为了故事情节调整時間一点。
附:真实歷史上,1992年,全国财政收入3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000亿元,地方总财政收入2500亿元。中央财政支出为2000亿元,因此赤字为1000亿元……
求點擊求票票求收藏~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