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90章:陷害

作者:苏子画
· 穆文仁苍白着脸色回了府。 宁氏见他脸色十分难看,心紧紧往上一提,“玉郎,你脸色怎么這样差,是不是身份有哪儿不适?” 她满面紧张之色,并伸手去抚他的额。 “风叶,快去請小姐過来给侯爷瞧瞧。”宁氏又扭头对一旁的风叶吩咐。 风叶应声欲离去。 “风叶,你先下去吧,不用請小姐過来,我沒病。”穆文仁出声制止。 “是,侯爷。”风叶点了点头,带着小丫环们退出房间。 屋子裡只剩下穆文仁夫妇二人。 穆文仁轻轻轻轻握住宁氏的手,摇头,“敏敏,我身体无事,但有不好的消息。” “出了何事?”宁氏挨着他坐下,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她有种预感,這不好的消息极有可能和宁家有关。 果然,穆文仁看着她,沉重的說道,“敏敏,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朝中又有风言风语传出,說……說父王要谋反……古伦之所以未能上榜,也和此事有关。” 他口中的父王指的自然就是康定王。 宁氏只觉得眼前一黑,心顿时像落入了冰窖,四肢冰凉。 她知道父亲不会做出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知道這是有人在背地裡陷害。 之怕以害怕,是因为谋反的罪名太大,它关乎国家的稳定安宁,无人敢小觑。 自古就有君王为了江山王朝的稳定,哪怕沒有真凭实据,但秉着‘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過一個’的原则,枉杀了多少无辜之人。 一旦被安上谋反的罪名,对于這個家族来說,那就是灭顶之灾。 几年前胡太师就曾经诬陷過一次父王谋反,但那回大周正面临着强敌,胡太师所提供的证据又太薄弱,加上正弘帝正是用人之时,希望父王能将强敌给打败,所以才沒有听信胡太师的片面之辞。 但自古君王多生疑,正弘帝也不例外。 正弘帝表面与父王称兄道弟,给了宁家无限风光荣耀,谁知他背地裡是如何看待宁家的。 宁家的功劳越大,正弘帝這心裡就越不踏实,他担心宁家会‘功高盖主’,這就是父王为何一直叮嘱宁家人为人行事要低调,沒有圣令坚决不入京城,表明宁家永远效忠大周的立场,希望能打消正弘帝的顾虑。。 但依现在的情况来看,正弘帝已经信了那些栽赃陷害之辞,古伦就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若正弘帝真的准备出手来对付宁家,那宁家…… 宁氏不敢往下去想。 她颤抖着问穆文仁,“玉郎,到底是谁要害我們宁家?是谁?” 穆文仁将她紧紧抱在怀中,咬着牙道,“放眼整個大周,除了他,還能有谁這样迫不急待的想置宁家于死地。上次阴谋未得逞,這些年谁知道他在背地裡准备了多久。” “真是该死!”宁氏也猜到了是谁。 除了胡太师,還有谁這样卑劣无耻。 她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害怕慌乱不能解决任何問題,眼下這时候,千万不能自乱阵脚让贼人有可趁之机。 “敏敏你别担心,父王对大周忠心耿耿,几十年为大周出生入死,绝无二心,就算是拼了我的身家性命,一定会力证父王的清白。”穆文仁看着宁氏的双眸,郑重的许下承诺。 “我知道的。”宁氏点头,然后附耳在他耳旁低声說了几句话。 穆文仁眸子轻轻眯了眯,微不可见的点头。 胡府。 大甘氏不知从哪儿听說了康定王要谋反一事,她得意的撇了眼胡太师,道,“当初我就說不能让铭儿和穆家那丫头定亲吧,你不仅不听,還天天逼着老婆子我想办法成了這事。 幸好這事沒成,否则一旦宁家获罪,到时不仅铭儿,就连我們胡家都要跟在后面遭殃呢。” “哼,妇人之见!”胡太师轻轻抚摸着手中的杯盏,冷哼一声,双眸中滑過狠戾之色。 不识好歹的宁家人,给你脸你们不要脸,胆敢三番两次的拒亲! 既然不能为老夫所用,那老夫就毁了你们,让你们后悔来到這世上走一遭! 又被训斥,大甘氏不服气的反驳道,“我怎么又妇人之见了?难道你還想和穆家结亲不成?” 胡太师面色忽地缓和下来,温声道,“夫人,老夫不是這意思,只是想要提醒你一下,這种话在咱们家裡說說就算了,千万别去对外人說,会被人笑话我們胡家肚量小。 再說了,在這微妙的时刻,咱们要尽量撇清与宁家的关系,你再提這桩事是不是太不合适了。” “放心吧,我又不是傻子,這种话也只能在你面前发发牢骚罢了,就算高兴,也得等宁家真正倒了之后再拍手称快也不迟。”大甘氏抿唇笑了。 稍顿片刻之后,她压低声音好奇的又问道,“老爷,您說這回宁家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還有皇上对宁家一直十分倚重,会不会真的对宁家下手呢?” “這件事暂时不好說,一切得看证据說话吧。”胡太师淡淡应道。 他的打算,他并不准备告诉大甘氏。 “看宁氏平日那嚣张跋扈的样子,我猜康定王還真有那心思呢,想快点看到他们一家被灭门,想想就大快人心呢。”大甘氏狠毒的說道。 她对宁氏的恨,已经深入骨髓。 “对了,听說博亲王妃对宁氏也有些不满,是不是真的?”胡太师将话题转移。 “因傅青玄那混小子,博亲王妃对宁氏母女恨透了。”大甘氏点头。 想上回让博亲王妃去定远侯府提亲,回来时她那脸色简直就可以开染坊了,相信她当时想杀宁氏的心都有吧。 “你沒事就去博亲王府走动走动,若王妃能主动去向圣上诉說宁氏的恶行,相信比其他人更加有說服力。”胡太师轻描淡定的提醒着。 “呵呵,老爷說得是,是该多走动走动。”大甘氏忽然明白了什么,得意的笑了。 胡太师也轻笑了起来。 只是他的笑容中多了算计。 這回不仅要让宁家遭受灭顶之灾,陈国公也会被他拉下水。 等事发之后,陈国公要么和自己站在同一條船上,要么就和宁家一起去死。 這件事在胡太师的煽风点火之下愈演愈烈,京中大多数官员都知晓了這事,也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对宁家不喜之人自然是兴灾乐祸,坐等宁家倒霉。 而那些真心敬重宁家的官员们一边为宁家的前途担忧着,同时又为自己此时该如何站队而纠结着。 京城的气氛开始变得十分微妙起来。 定远侯府开始变得门可罗雀,几乎沒有外人再上门来,担心這时候与宁家走得太近会被牵连进去。 当然除了王家和古家。 王御史性格耿直,生性嫉恶如仇,他坚信康定王沒有要造反的心思,为這事在朝堂之上公然为宁家辩驳過。 古老也同样相信宁家沒有谋反之意,還和从前一样,不时来定远侯府串门,去杏林堂找老定远侯喝茶聊天,顺便再說些医道。 关键时刻王家和古家的相信支持,让穆锦晨一家十分感动。 而宁古伦也从落第的阴影中走出来。因他已经知晓之所会落第,并非他无用,而是有人要害宁家。 但他得知了這件事情之后,第一時間就提出要回乌兰关去,被宁氏给劝了下来,让他稍安勿燥。 不過胡太师失算的是博亲王妃并沒有进宫去說宁氏的坏话。 其实被大甘氏一挑唆,博亲王妃還真准备去添油加醋,在這关键时刻,陈国公来到王府及时制止了她的行为。 在对宁家不利的消息传出来之初,陈国公就忽然想到了自家女儿博亲王妃。 自家女儿什么脾气他十分清楚,因为外孙那件事,女儿对宁氏和穆锦晨十分痛恨,万一有人利用這件事去挑唆女儿,那可就不妙了。 依他对康定王的了解,认为宁家谋反的可能性极小,這应该又是有人在暗地裡陷害,他不希望女儿被卷进来。 如果宁家真的被判定为谋反,那女儿就是害人凶手之一,他无颜面对宁家人。 若最后查出宁家无罪,是被人冤枉,女儿就会成为陷害忠良的罪人,而他這做父亲的也难辞其咎,他更无颜面对宁家和天下人。 不管這件事最后的结果如何,他都不希望女儿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更不想陈国公府被拉下水。 一想這,他就坐不住了,亲自来到王府警告女儿不许胡闹。 博亲王妃刚开始還不以为然,认为沒父亲說得那样严重。 正巧博亲王這时回府,得知事情经過之后,一向对妻子言听计从的他立即肃了脸色,大骂她糊涂,怎能进宫面圣說這种事,难道忘了儿子還在宁家的军营裡? “玄儿只是小兵,宁家人阴谋造反与他又有何干?”博亲王妃不服气的辩驳。 “你傻啊,你以为玄儿真的只是简单去乌兰关历练嗎?那可是皇上授意去的。”博亲王吼道。 “你說什么?是皇上派玄儿去乌兰关的?”博亲王妃和陈国公二人都万分震惊。 “我……”博亲王下意识掩了下口,而有讪色。 這才意识到自己情急之下就說漏了嘴。 “到底怎么回事?”陈国公的面色更加阴沉。 “沒……沒怎么回事,就是皇上见玄儿整天游手好闲,担心被养废了,所以命我将他送去乌兰关。”面对岳父逼人的眼神,高大魁梧的博亲王下意识缩了下脖子,說话有些结巴。 博亲王虽然沒有說实话,但陈国公還是听出了话外之音。 他沒有說话,只是长叹一口气,忽然之间有些心寒。 想大周朝能有今日,宁家功不可沒,可以說,若无宁家,就沒有今日的大周。 可悲的是宁家为大周抛头颅洒热血,几代忠心耿耿,无怨无悔的坚守在遥远的边疆,随时随地都有为国捐躯的可能。 结果呢? 当国家安定之后,高高在上的君王开始担心自己的王权会不会受到威胁,开始怀疑起立下赫赫战功的良将忠臣,派人去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开始想如何折断他的翅膀,甚至想怎样要了他的性命而又不让他人所诟病,可谓是用心良苦。 在這一刻,陈国公生出了告老還乡的心思。 他不知道是否有一天自己也会落到宁家的下场。 入朝为官几十年,原本以为自己已经看穿看透了,遇上任何事情都可心如止水,现在才知并不是那么回事。 陈国公沒有再說什么,心思沉重的离开了博亲王府。 面对博亲王妃,博亲王正色說道,“玄儿在乌兰关并沒有传回来只言片语,你要是跑去皇上面前胡言乱语,皇上要么责怪你无中生有谋害朝廷重臣良将,要么就会斥责玄儿办事不力,你自己掂量着看。 看到底是你逞一时口舌之快重要,還是玄儿的前程更重要。” 博亲王妃也不是傻子,也听出了他话裡话外的意思。 原来儿子去做這种事情了! 万一要是被宁家人发现了可怎么办? 那玄儿会不会有危险呢? 一想到這些,她的心紧紧揪了起来,忙拉着博亲王问。 “放心吧,玄儿不会有事的。”博亲王忙安慰。 “怎会沒事?宁家都要造反了,他们能放過玄儿嗎?你可别忘了,玄儿可是姓傅呢?”博亲王妃忍不住抹起眼泪来。 一见她哭,博亲王顿时一個头两個大,忙道,“宁家不会谋反的,外面那些传言都不属实。” “你怎么敢這样确定?”博亲王妃一脸的不可置信。 “你细致想想,宁家要真有谋反之心,又怎会将宁家人留在京城,如今京中不仅有延清郡主一家四口人,還有宁古伦。康定王十分清楚,他若真的有谋反之心,這五人肯定活不了。 大周谁不知道康定王夫妇爱女如命,延清郡主可以說是他们的眼珠子,他们又怎会视她的性命于不顾。 其实十年前康定王让延清郡主一家回应天府,就是变相的向皇上表衷心,他对大周忠心不二,如今都将女儿送来了京城。此后他又将孙子古伦留在京城,进一步向皇上示弱服软……”博亲王认真的分析着。 “那也不一定呢,要成大事必有所失,康定王說不定就是故意将女儿孙子送来京城,让皇上失去防备之心,然后他才好谋事啊。 和江山相比,失去一個女儿和一個孙子又算什么,哪次改朝换代不是双手沾满鲜血。”博亲王妃不以为然。 但不得不承认,也說得也有道理,并非沒有這种可能。 博亲王并不想再继续解释下去,只是附在她耳边低声道,“我說不会就不会,具体原因是什么我暂时不能告诉,但你千万不许对外人提及此事,否则玄儿可就真有性命之忧了,到时可别后悔。” 他知道要想让妻子闭嘴,只有提及幼子。 “放心,打死我也不会說的。”博亲王妃下意识了捂了口。 她是恨宁氏母女,但绝不会拿自己儿子的性命去拼。 接下来的日子,她深居简出,大甘氏又来找她了两回,但都被她以身体不适为由回绝了,沒有见大甘氏。 大甘氏十分失望她沒有跟在后面添油加醋。 不過,她沒有失望太久,因为正弘帝下了圣旨,要将康定王父子押解回京受审。R1152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